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吗?

如题所述

因为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历时八百多年。由于经济政治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

一方面,北京话作为官方的通用语言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官话”,“官话”也就逐渐成了各方言区之间共同使用的“共同语”;另一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白话文学作品,特别是元明以来的戏曲,也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这样,北京话就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清朝末年,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汉民族共同语实际上已经形成。

新中国的普通话以北京官话语音(区别于北京胡同话)为基础音,加以部分修正(主要是吸收滦平话的特点如直接、清晰、明确)。

以滦平话为主要标准——滦平话是北京官话(热河省承德方言为东北方言的一支)的推行区、记录区,小小区别于北京胡同话。

扩展资料:

一、推行来源

明代初期定都南京,南京官话被推崇,以南京官话为官方语言,金陵雅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以古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

朱棣夺取建文帝的帝位,迁都北平(改为京师,称北京),以南京人为主、从全国各地迁徙数十万贵族、富户、民众。以南京官话为主要基础影响元大都语音,经历明朝整个时代的过程,北京官话(异于北京胡同音)初步形成。

二、滦平采音特征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一些语词当地极少使用则在其它地方采音)。

1953年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派出的语言专家,他们在为制定中国通用语言规范进行取音考察,在滦平的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火斗山乡三地进行了语音采集。

作为全国规范,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适合作为推向全国的公共用语。从后来普通话的规范来看,滦平日常的语言非常符合这些标准。

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语调比当时的北京话要“硬”一些,显得直接、清晰、明确,尤其是没有北京胡同音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易于学习推广。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定为“普通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普通话书上说:1955年 国家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并向全国发出“努力推广普通话”的号召 后又经各方研究 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23
对,普通话说白就是北京地方方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