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是由什么组成的

如题所述

椎间孔是由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一块椎骨的椎上切迹构成,提供神经和血管进入脊柱的孔洞,是节段性脊神经出椎管,及供应椎管内软组织和骨结构血运的血管及神经分支进入椎管的门户。

椎间孔边界的特点是它有两个可活动关节,即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由于这两个关节可活动,因此椎间孔的大小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

扩展资料

椎间孔的边界如下:

1、顶部:上一椎体的椎弓下切迹、黄韧带的外侧缘。

2、底部:下一椎体的椎弓上切迹、下一椎体的后上缘。

3、前界:相邻椎体的后缘、椎间盘、后纵韧带的外展部分、前纵静脉窦。

4、后界:关节突关节的上下关节突,黄韧带的外侧延伸部分。

5、内侧边界:硬膜囊。

6、外侧边界:筋膜层和髂腰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椎间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2

椎间孔是由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一块椎骨的椎上切迹构成。

椎间孔提供神经和血管进入脊柱的孔洞,它是节段性脊神经离开椎管,血管和神经分支进入椎管的入口。

椎间孔是脊神经根离开脊髓通过的孔道,其上下壁为椎弓根切口,前为椎体外侧缘、椎间盘及后纵韧带,后为小关节及部分黄韧带的关节囊。神经通过椎间孔被蜂窝状组织和小血管包围。从神经根到椎间孔的总距离称为“神经根管”。

它的外侧份为椎间孔,内侧份为侧隐窝。外侧隐窝前壁为椎体后外侧和纤维环,外侧为弓根内侧,内侧为硬膜外脂肪和马尾神经囊,后壁为上关节突外侧和黄韧带。



扩展资料:

椎间孔上下界为椎弓根,前界为椎体和椎间盘的后外侧面,后边界为椎间关节的关节囊,黄韧带外侧缘也构成椎间孔的后边界。正常情况下,椎间孔比穿过椎间孔的所有神经和血管都要宽,剩余空间充满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以适应这些结构的轻微相对运动

此种椎管虽然力学程度增加,但矢状径减少。此外,小关节骨质增生、肥大,或上关节突长,椎体间关节退行性改变,不仅椎管矢状径变短,容积明显减少而且神经根管也相应地细而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椎间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腰椎椎间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24
椎间孔:是脊神经根离开脊髓通过的孔道,其上下壁是椎弓根的切迹;前方为椎体外侧缘、椎间盘和后纵韧带;后方为小关节的关节囊及部分黄韧带。神经通过椎间孔的管道中,被一些蜂窝组织和小血管所包绕。神经根自离开硬膜囊到出椎间孔的一段路程的总称为“神经根管”。它的外侧份为椎间孔,内侧份为侧隐窝。侧隐窝的前壁是椎体和纤维环的后外侧,外壁为弓根内侧面,内侧为硬膜外脂肪及马尾神经囊,后壁为上关节突和黄韧带的侧份。侧隐窝向外下续为椎间孔。椎管狭窄一般分为先天(原发)、后天(继发)两种因素所造成,实际上这两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胎生时腰椎椎管呈卵圆形.但随着人体的发育、负重、退行性变和各种超负荷的增加,则促使其向增加力学强度的方向发展。至成年时腰;至骶。和腰4~5大多呈三角形或三叶草形并使腰骶关节承受60%~75%的伸屈活动量。腰。、腰。为15%~20%。此种椎管虽然力学程度增加,但矢状径减少。加之小关节部骨质增生、肥大,.或上关节突过长以及椎体间关节的退行性变,不仅椎管矢状径变短,容积明显减少而且神经根管也相应地细而短。由于管内有效容积的缩小,致使马尾与神经根处于临界状态。任何可以增加管内压力的病理与生理因素,如骨刺、关节囊和黄韧带的松弛与肥厚、椎板、关节突增生肥大.纤维环的膨出等退行性变.增加了狭窄程度,直接压迫或刺激马尾和脊神经根引起腰椎管狭窄症。根据椎管狭窄部位与程度分中央型、侧隐窝型(根型)和混合型。中央型椎管狭窄多见先天软骨发育不良和退行性变。椎管的前后径与宽度均狭小,椎管矢状径小于10~12mm。主要表现为马尾神经源性间歇跛行。侧隐窝狭窄(根管)和椎间孔狭窄多为锥体后外缘骨赘增生或关节突增生肥大,侧隐窝的矢状径小于4mm;椎间孔可行两侧比较判定它有无狭窄。主要表现为根性神经痛。混合型椎管狭窄,即上述两种类型中两种因素的混合,既有间歇性跛行又有根性神经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