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知而不行,等于未知。
2. 实践出真知。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事上磨。
3. 致良知,即听从内心的声音,听从第一感觉。
4. 心外无理,万物一体。心外无物,一切皆是心灵的投射。阳明心学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其精神内涵包括“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汉族。他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守仁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世槐誉)逝世,享年搜段五十七岁。明穆宗时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王守仁的学说以“心”为宗,认为“心”是宇宙的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倡言“知行合一”说,后专主“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
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他的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