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在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如题所述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两个文件,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和政策。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经过各地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逐步形成。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前不久,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已向社会公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地(市)、县也建立了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正在积极推进。作为我国21世纪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资源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正在积极稳步展开,取得了喜人的阶段性成果,各地还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云南、浙江等省已基本完成普查工作。

命名和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做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工作,我们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命名工作。去年6月,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五大类的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二批国家级名录项目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和民俗五类551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也于今年2月15日公布。今后文化部还将分期、分批地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正在探索有益的经验。在地方积极申报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科学论证、评审、批准等程序,去年6月9日,文化部命名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今年1月8日,命名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积极探索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

“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在去年6月9日我国第二个 “文化遗产日”期间,各地围绕“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主题,举办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演出、论坛、表彰等活动。文化部专门组织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等展览演出活动,并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在成都举办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文化部还对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设立了“文化遗产日奖”,对在文化遗产日期间宣传、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世界上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最多的国家之一。2006年6月,我国高票入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2007年4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第一次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也获得了极大成功。
今年是奥运之年,“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的特色之一。他表示,一定要借助北京奥运这个良好时机,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更好地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他说,在奥运会期间将会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要特别注重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这些展示,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的这些民族瑰宝能够借助奥运会的契机在世界人民面前更好地展示,让世界人民全面地了解中国”。

我们要精心策划奥运期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活动,举办全国性的展览、展演、论坛、讲座等,宣传、展示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我们还要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要积极推动将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使之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虽然国家、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周和平说: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现在我国还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法律是重要保障,希望有关方面积极推动,加大立法进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法可依。

“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对年轻一代成长至关重要。”文化部将与教育部等部门协商,积极推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中小学课程,将民歌、民乐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将剪纸、年画纳入美术课,将传统技艺纳入手工课,使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和喜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大学等,使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和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资料:http://news.sohu.com/20080603/n257247725.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18
给地方政府钱来搞维修。。。派专家去看看,政府将值得的文化遗产申报到世界去,就更多人去保护它。。就好像广东的开平碉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