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建造的?

如题所述

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建造的。

紫禁城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时14年。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 

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扩展资料:

故宫建筑风格

故宫的整体建筑风格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风格,非常的严谨,是一座保卫森严的堡垒样的建筑。而且故宫的建筑非常的华美壮观,气势更是雄伟无比。

故宫有着四座大门,最为重要的就是正门午门了,这里有着高楼,主要就是负责查验和保卫。在故宫是有着外廷和内廷之分的。外廷是封建王朝的皇帝办公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内廷则是皇帝和嫔妃们居住的地方。

故宫里面最为重要的一个大殿,就是太和殿了,也就是传说中的金銮殿。虽然皇帝很少在这里办公,但是要知道皇帝登基和举行各种大型活动都是在太和殿举行的,由此可知太和殿的重要性了。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故宫发生过很多的,用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事件。比如:坤宁宫,因为在这里死了很多妃子,所以许多人都说这里阴森森的。还有就是,有人说自己晚上的时候在故宫的西部看见过一队宫女打着灯笼走过等等。

但是这些神秘事件,早就被故宫的官方辟谣了。官方表示以前所谓的“灵异事件”纯属虚构,这只是因为大家对故宫西部的不熟悉,而臆想出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禁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9

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建成的。

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开始营建北京,北京的营建工程主要分为内城、皇城和紫禁城。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紫禁城(即如今的故宫博物院)竣工  ,永乐十九年( 1421年) ,朱棣宣布正式迁都北京 。

今天北京紫禁城的规模就是当时奠定的,整个北京城布局严谨,极为壮丽,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史上的杰作。

建筑布局:

紫禁城又称北京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建了14年,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

故宫前部宫殿,建筑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后部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宫后苑 。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百度百科-朱棣 (明朝第三位皇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03
明朝嘉靖皇帝吧
第4个回答  2013-08-03
始建于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紫禁城自明初永乐五年始建,明清两代不断改建、添建,尤其是明代嘉靖时期的改制和清代乾隆年间的改建,使紫禁城最终形成今日之建筑规模。紫禁城的建筑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大成,从中可领略到中华五千年建筑文化的丰厚积淀。
  明代营建北京的四个时期--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年)诏建北京皇宫,此后营建工程一直陆续不断地进行,直至明朝末年。除一般维修外,以工程量计算,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永乐开创时期。这一时期,结合都城营建,将元大都故城整体向南推移,并完成了北京城墙的修建,从而确定了宫城的位置和规模。由于紫禁城是吸取明初凤阳、南京两地宫殿营建的经验而施工的,其布局更为完整。宫城南北分为前朝后寝,中轴线贯穿南北,左右对称,三路纵列,东西六宫环列,呈众星拱月之势,基本按《周礼》等传统文献中的王城规制进行规划。现存的故宫基本保持了永乐时期奠定的这一平面格局。
  二、正统完成时期。这一时期包括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是明代开国以后初步稳定和兴盛的时期,国家的财力、物力相对充裕,相继完成了北京各大坛庙和御苑的营建,紫禁城三大殿的重建和两宫的修缮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工程。朱祁镇登基后,第一件大政就是修建紫禁城,从正统元年(1436年)开始,到正统十年(1446年)完成。
  三、嘉靖扩建时期。明朝此时日渐昌盛,商业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北京前三门外逐渐形成繁华的商业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加筑南部外罗城以资防卫。这一时期的重点工程仍首推紫禁城三大殿的工程。此朝火灾最多,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的大火竟导致“三殿十五门俱灾”,不得不陆续重建,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才重新建成。其间因重建万寿宫致使三大殿工程一度停滞。
  四、明末衰落时期。万历至明末,衰亡迹象日益明显,政府已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兴建。万历朝三大殿又发生火灾,但此次搁置18年方重建,且工程历时12年,持续到天启年间才修缮完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