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作品和郭敬明作品的各自特点

如题所述

郭敬明小说特点他善于在作品中利用一些生命...
郭敬明的个人自评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崇拜自由的生活和善良的人性。 这不仅是郭敬明对他自己的评价,也是外界读者对他的看法。悲观的乐观主义者,确实,一半忧伤一半明媚,这正是郭敬明的写作特色,没有绝对的忧伤,也没有绝对的快乐。一如他在散文《爱与痛的边缘》里面所写到的:“大提琴的声音像是一条河,左岸是我无法忘记的回忆,右岸是我值得把握的璀璨年华,中间飞速流淌的是我年年淡淡的感伤。”他知道青春易逝,应该珍惜把握,但是在青春的整个过程中却又充满着深深的忧伤,使人无法理解一个悲观的乐观者到底有怎样的情感体验,但是人们又似乎总是被这样的特质所吸引,急于探索他的内心世界。就像上海的一位高中女孩看了他的散文后感概说:“郭敬明,让人读不透,但是那种细腻却牵系着我的神经,深深地吸引着我。”诸如 “我应该以怎样虔诚的目光迎接黎明,抑或是用怎样冷酷的姿势来扼杀朝阳”、“ 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兴好几天,可是看见你哭一次,我就难过好几年”之类的言语,无不透露着这是一个拥有着忧伤和快乐的男孩。崇拜自由的生活和善良的人性,郭敬明的小说正是这种个性的最好证明,尤其他的长篇小说《幻城》。它一上市,便引起了网络文学的一阵阵轰动。作者以第一人称,内视角的方式叙述了一个在水城与火城中发生的故事,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加上特有的幻想味道,融合了善与恶的对抗,美与丑的对比,爱情与亲情的挣扎,战争与人性的思考,构成了一部充满人性美、和谐、善良的悲喜剧。这部小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释空的明智与秋叶的单纯,梨花的善良与飞蝶的毒辣,雨落的执着与云水的无情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故事都充满着神奇与幻想的色彩,矛盾冲突激烈又具有隐含性,需要仔细的思考与挖掘。这种追求个性的自由与真善美的思想,神奇和幻想的特色深深影响了网络作家的创作,当时出现了很多类似《幻城》这样的小说,但是都不具有郭敬明小说这样的震撼力。郭敬明细腻的写作特点也是他吸引广大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善于在作品中利用一些生命比较弱小的东西比喻年轻与成长。例如在《爱与痛的边缘》散文集中写到“这个三月将成为我对于痛苦的一种纪念,很多蝴蝶就是在破茧的一刻被痛得死掉了,卡在那儿,死在羽化的途中,死在展翅飞翔的前一步——这就有点像我们的成长”、“紧握在手里的幸福应该是简单而透明的,就像两只大雁,依偎在一起飞过天空,那么简单,那么快乐”……这些都很中肯地描写了我们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他从追溯自己降临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试图剖析自己性格成长及心灵旨趣变化的内在动因,饱含渴望独立自由生活的追求,但是又有着强烈的现实感,所有这些,在他的散文中都有形象而生动的反映。又如“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新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雁宇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慢满衫。杨花萧萧落满肩,落满肩,笛声寒,窗影寒,烟波浆声里,何处是江南”作者仿佛置身于梦境,呼喊着某种渴望,解放着某种思念,释放着某种无奈……他的细腻,他的感情紧紧牵系着读者的灵魂,引起广大青年读者的共鸣,无怪于他的作品对人们具有那么大的震撼力!(来自百度贴吧)
韩寒极强力的笔杆下总是带着对世俗丑陋的讥讽。他的作品中毫不保留地谈到社会中的各种现实,并透露出对某些现象的愤慨与讥讽,鲜明地体现独立的思想。入木三分的犀利,干净利落的言论,从他的文字中透出的是一种时而狂野、时而调侃的黑色幽默氛围。颓废的很有力量,快乐的充满怒伤。(来自 QQUNF)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