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曾研制V3超级大炮?

如题所述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曾研制V3超级大炮?

V3火炮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在希特勒领导下制造的一门大炮,纳粹也将之称作“伦敦炮”。V3是一种大型、多膛装弹炮,据说能够把200公斤重的炮弹发射到165公里的地方。其是德国于二战战败之前的复仇武器系列之一,希特勒希望其可以将英国首都伦敦炸成碎片。

1918年,法国军队曾制定了一项远程多膛炮的计划,以应对德国的巴黎炮(能够从德国线炮轰巴黎不少于125公里)。不过因为德军的撤退跟停战结束轰炸,法国多膛炮的计划便被存档了,毕竟他们最初想要研制多膛炮的目的便是对抗德国的火力。

而法国于1940年6月二战开始没多久便由于种种原因而彻底沦陷了,德军也由此获得了其远程火炮的计划。1942年8月,该项专利得到了德国列库林公司旗下工厂的总工程师August Coenders的注意。他在公司内进行过一些试验,并制造了一门20毫米口径的模型炮。

为获得军械部的支持,列库林公司跟施佩尔展示了Coenders的大炮项目,可以从加莱海峡海岸向伦敦开火。1943年5月,施佩尔将该提议告诉了希特勒。8月17日,英国皇家空军对Peenemünde火箭中心进行轰炸以后,希特勒赞同了施佩尔的建议,也就是不进行更多的测试便建造大炮。

V3项目也就被委托给了时任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部长的施佩尔。对于施佩尔来讲,首要任务便是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去建造必要的洞穴掩体。

最后选中了米莫耶克,除了其距离伦敦较近这个原因外,还因为米莫耶克离海岸有6英里,英国皇家海军的枪炮跟突击队员都难以瞄准它;且其还靠近一条铁路,军火、工人还有物资等都能够沿着铁路进行运输。最后一点,米莫耶克坚硬的地质构造保证了武器地基的稳定性。

在米莫耶克,需要修建两个相同的掩体,两者间隔近一千米。也就是说,要在地下挖出10个倾斜的武器室,长138米,角度为50度,每个室装有5个火炮,总共50支。此外,还修建了两条地下30米、长650米的铁路隧道,以给计划里将来1200人的守备部队提供补给跟军械。

至于V3炮,在使用的时候,会把多节炮身组装在一起,顺着山坡布置成一定的仰角,最佳倾角为55度。炮身从下到上呈多节形状,每一节炮身的左右两侧都有一个火药室,许多节炮身连接在一起,像多节蜈蚣一样。

在发射时,最下端的火药室先点火,使炮弹开始运动,随着炮弹快速地飞过各节的火药室,各节火药室也依次适时地点火,使炮弹不断地被加速。这样,可使83千克的炮弹离开炮口的初速度达到 1800 米/秒,最大射程可达 300千米。轰击伦敦自然不在话下。据说该炮造成之后,每天能向伦敦发射600吨炮弹。

然而,1943年9月,米莫耶克的工程还在火热展开的时候,盟军的侦察照片注意到了米莫耶克的异常活动。11月,英国皇家空军对那里进行轰炸。从1943年11月到1944年8月,英国跟美国的飞机在米莫耶克总的投下有4102吨的炸弹。

其附近的诺兰德村都被夷为平地。不过因为基地处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当中浇筑有15.7万立方码的混凝土,最终只使得11名工人于轰炸中丧生。

尽管盟军不了解德军在该地区到底搞什么名堂,但确认该地区是德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军事设施。所以,英国空军决定派出兰彻斯特轰炸机,携带重5.4吨的最新式超级炸弹去轰炸V3发射台。1944年7月6日,位于米莫耶克的基地在一次轰炸中被成功摧毁,V3发射台的一条发射斜坑完全被炸毁。

没多久,加莱地区被盟军占领。盟军也随之发现了V3大炮发射台,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新式武器,十分吃惊。在攻陷柏林前夕,一位盟军高级将领视察了V3发射台,感慨地说:“如果V3计划得以实施,肯定会摧毁伦敦。”此后不久,该发射台被盟军炸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