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甲双胍?

如题所述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
  Metformin
  中文别名: 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盐酸盐、甲福明、甲福明盐酸盐、甲福生、降血糖、立克糖、美迪康
  英文别名: Diabex、Diaqex、Diaqormin、Dimethylbiguanide、Dimormin、Melbin、Mellitin、Metqormin Hydrochloride
  生产企业:
  药品类别: 胰腺激素及其它影响血糖药
  药理药动
  药效学
  本品降血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①促进周围组织细胞(肌肉等)对葡萄糖的利用;②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因此降低肝糖输出;③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与胰岛素作用不同,即本品无促使脂肪合成的作用,对正常人无明显降血糖作用,因此,一般不引起低血糖。
  药动学
  基本上同苯乙双胍。本品引起乳酸酸中毒的危险性明显较苯乙双胍为小,比较安全。
  [药理作用]本品为双孤类口服降血糖药。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包括延缓葡萄糖由胃肠道的摄取,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增加外周葡萄糖的利用,以及抑制肝、肾过度的糖原异生。本品不降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患者用药期间体重通常减轻、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前β脂蛋白水平可降低,外周葡萄糖代谢能得到改善。
  药动学
  主要在小肠吸收,吸收半减期为0.9~2.6h,生物利用度50%~60%,口服后2h其血药浓度达峰约2μg/ml,药物聚集在肠壁,为血浆浓度的10~100倍,肾脏、肝脏和唾液的浓度为血浆浓度的2倍以上,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以原形随尿液排泄,清除半减期1.7~4.5h,12h内90%被清除。
  [药理作用]降糖作用:本品降糖效果准确,和磺脲类降糖类药比无低血糖反应,对肥胖和不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NIDDM)均有效,对单纯饮食治疗无效者单独用本品,可降低其基础血糖浓度≥ 20%(一般为2mmol/L或36mg/dl)。可改善口服或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其降糖作用与用药前血糖浓度、年龄、病程、体重和基础胰岛素水平均无关,常与磺脲类合用于单独用磺脲类控制不满意的病人,合用比单用磺脲类可降低血糖20%以上,与胰岛素合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降糖机制:①本品的降糖机制和磺脲类不同,它不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其降糖作用主要是增加周围组织糖的无氧酵解,增加糖的利用,这一作用的主要部位在小肠,动物试验证实本品可增加小肠的无氧酵解,使空肠对糖的利用增加20%。②抑制肝糖元异生,由于减少糖元异生引起继发基础血糖减低而降低基础肝糖输出。③通过增加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增加胰岛素对血糖的清除作用,由于胰岛素抵抗是NIDDM的特点,本品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者的受体结合点和增加低亲和性的结合点的数量从而改善NIDDM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动物试验证明本品还有受体后作用,使胰岛素刺激的糖元生成增加,胰岛素受体磷酸化作用增加和使酪氨酸激酶活性增加。
  本品的其它作用:
  对脂质代谢,本品通过减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而降低NIDDM病人的血甘油三酯,对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可减低50%。可抑制小肠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储存,低密度胆固醇(LDL-胆固醇)和VLDL-胆固醇减低,而有轻度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
  对血管作用,动物试验观察本品有抗动脉粥样化作用,减少动脉平滑肌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的生长,对合并有周围血管病变者显示有血流量增加,其它临床观察还有增加血纤溶活性和减低对血小板凝聚剂敏感性的作用。
  服用本品对NIDDM病人不会增加体重,而往往可轻度减重特别是饮食控制严格的病人。据临床观察,肥胖病人服药一年平均减重1.2kg,而比用磺脲类降糖药者(如氯磺丙脲)平均增加体重5.2kg。体重减少和其降糖作用程度之间没有关系,机制尚不明。
  药动学
  本品口服后,主要在小肠吸收。本品的生物利用度为50%~60%,一次口服0.5~1.0g后2小时,周围血最高浓度为2μg/ml,胃肠道壁上累积浓度为血浆的100倍,肾、肝、唾液腺内浓度为血浆的2倍。本品性稳定,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以原型由尿迅速排出,估计血浆半衰期为1.7~4.5小时,12小时清除90%。
  适 应 症
  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尤其是肥胖者,用本类药物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对某些磺酰脲类无效的病例有效,如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较各自的效果更好。
  用于饮食疗法无效,特别是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单用或与磺脲类降糖药合用。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本品可作控制症状不满意的辅助药物。
  适用于肥胖或非肥胖的NIDDM病人,特别是超重的NIDDM病人的首选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7
二甲双胍为临床常用的双胍类降糖药,因其价格便宜,不加重胰岛负担,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在临床广为应用。其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和过量服用(或蓄积)导致的乳酸中毒。但有资料显示,10—30%的用药者出现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其机制目前尚有争论,有 观点认为是盐酸二甲双胍改变了回肠粘膜钙的代谢,而回肠维生素B12的吸收是钙依赖性的,因此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伴发巨幼细胞贫血。但其临床表现极少见,经国内文献检索也未见相关报道,故易为医务工作者所忽视。通过此病例,提示长期大量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的患者,尤其是摄入或吸收维生素B12 和钙不足的患者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建议做相关的血液学检查,并且可以口服钙剂,从而 避免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29
二甲双胍是降糖药,还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
第3个回答  2013-07-17
反正就是药嘛```
第4个回答  2013-07-17
治疗糖尿病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