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上 意识和认识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一、性质不同

1、认识:主体在发现客体对主体有影响后,在思维组织产生的认知意识的引导下,感知组织主动地收集目标客体的属性和规定的知识,有目的地系统、系统地发现了主体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危机、矛盾与问题,并通过主体的行为来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决策者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意图、方法、路线和方案。

2、意识:物质的一种先进有序的组织形式。指生物体从其物理感知系统中所能感知的特征与相关的感知和加工活动的总和。它必须与精神、理性和真理的概念清楚地区别开来。

二、产生不同

1、认识的发生、发展和结束,是在认知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是认知意识的表现。认知过程是指在知识发生之前就已经确立的认知意图、计划、路线和规则的过程。

2、意识是思维主体处理信息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和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思维主体是能够主动操纵信息的物质(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等作业)。


扩展资料:

认识意识从思维组织中产生并发送给感知组织以后,主体的感官会立即行动锁定目标对象,对目标对象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表现出高度的警惕和关注。因此,在认知意识的引导下,由知觉组织和感觉器官主动地收集客体信息知识的主观行为发生了。

在认知意识的引导下,主体各感官器官积极、有序、合理地收集对象属性和规律的知识,并对收集到的知识进行整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认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0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意识是相对于物质的概念范畴,指与物质对立统一的精神现象。而认识则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是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兼具主客观性。用手机提问我只能说99个字,说不清撒!

参考资料:金炳华 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意识,是人脑中的思维活动,经常是指主动的思维。被动的思维,经常被称为无意识的。

认识,指人脑外的事物到人脑中的反映。这方面与意识的区别很明显。此外,也指人脑中的判断,这方面与意识的范围上不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1-04
简单地说意识是主观的,认识的客观的,是经过分析总结得出来的。
第4个回答  2013-01-04
意识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意识的能力的表现与活动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