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快的步子到公园去玩。(修改病句)

如题所述

修改为:星期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迈着轻快的步子到公园去玩。

病因分析:搭配不当。应该是“怀着”搭配“心情”,“迈着”搭配“步子”。

修改病句方法:

1、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例如:“在这次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缺主语) 改:“在这次比赛中,我得了第一名。”

2、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成分赘余、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等病句。 

例如:“我断定明天可能会下雨。” 改:“我断定明天会下雨。” 

3、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等病句。 

例如:“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增长。” 改 :“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扩展资料:

病因

1、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

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主谓搭配不当

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主谓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4、主客颠倒

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此句中主体是“我”,客体是“数学”,应改为“我对于数学”)

5、成分多余

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主语多余“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因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修改病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1

星期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踏着轻快的步子到公园去玩。

“步子”不是怀着的,所以不能和前面“怀着愉快的心情”并列。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语法错误出现次数较为多。

常见病句有以下六大类: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如: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状语位置不当。如: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不”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3)、介词位置不当

例如: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把” 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

二、搭配不当

如: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三、成分残缺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如:

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缺谓语。如: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3)缺宾语。如:

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的科学种田。(“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4)缺关联词语。如: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如: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例如:

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例如:

新华社公布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如:

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体验。(“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

五、含糊不清

含糊不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例如:

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

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3、指代不明。例如:

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六、逻辑错误

这里的“逻辑错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例如:

他是全部死难者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3、强加因果。例如:

因为他偏科,所以他数理化的成绩一塌糊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4、主客颠倒。例如:

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5、否定不当。例如:

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6、不合事理。例如:

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扩展资料:

辨析病句步骤:

1、读。 调动语感查语病。

2、提。 提出主干查枝叶。

3、析。语法无误析事理。

修改:

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因为修改病句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你认为哪里别扭,不知道题目是怎么要求的,轻快的步子 你是绝对怀不了的,看我改的“星期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迈着轻快的步子到公园去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17
应改为:
星期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踏着轻快的步子到公园去玩.
因为步子不是怀着的.
第4个回答  2013-01-06
星期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迈着轻快的步子到公园去玩。【这里是用词不当的问题,步子应该是迈着、踏着等,而不是怀着,这本是形容心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