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园博园简介

重要的是景点!!!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园博园内的“观景台”,除了卓尔不凡的杏林阁以外,就是桥了。

  以园博大道为主轴线,15座景观大桥将几个展园岛屿和杏林湾区串联了起来,30多座造景小桥则散落于各个展园,与不同流派的建园风格融为一体。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桥梁博物馆”。园博园兼收并蓄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桥型,拱桥如长虹卧波,索桥似凌空飞雁,浮桥枕水眠江月,石桥凝重浑天成……。

  “佳园无桥,如美人无鼻”,可见“桥”元素在古今中外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园博园内的桥梁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在桥型上大胆创新,不仅是连接岛与岛、岛与湾区的物理节点,也是重要的景观节点,成为一道具有园林景观性质的独特风景线。

  以蕴珍桥为例,这座位于主展岛西侧东西走向的大桥分为两幅,一个Y字形的主塔伫立在两幅之间,以钢索吊起桥身——拱起的左幅是行人的步道,平直的右幅是电瓶车的通道。设计者的巧思是,在形成高低错落美感的同时,更为游客打造了一个登高鸟瞰的“观景台”,将园博园美景尽收眼底。再比如空明桥,这座连接主展岛与温泉岛的五跨半圆拱桥,5个半圆形的桥拱,从中间到两端,次第收缩,桥身轻盈秀美,半圆的桥拱映在水中,与倒影组成了一个整圆,寓意圆满、团圆——采用古代桥梁的元素,运用现代桥梁的手法,取古桥精髓,建现代桥梁,是园博园“桥梁博物馆”的造桥理念。位于海洋文化岛北端的意远桥,三角形的桥塔,线条流畅、棱角分明,仿佛一只巨大的船帆。这是一座单臂斜拉索桥,是我市首次建设的桥型。

  15座景观大桥和30余座园区小桥,将园博园独具特色的水、园、岛、桥生态景观要素融为一体,成为第六届园博会的一大亮点。桥梁的布局也非常考究,设计的巧思令人赞叹——园区外围的七座桥分别是隐蔚桥、蕴珍桥、圆融桥、足音桥、澹泊桥、澄明桥、意远桥,以较大的体量,扼守进出园博园的主要路口,其分布恰似北斗七星;其余的清远桥、皓洁桥、覃思桥、迁想桥、空明桥、睿智桥、凝虑桥、敏悟桥等则均匀地分布在园区内一个圆形区域中,这个圆的核心就是园博园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月光环”。如此,所有的桥梁组成了意象鲜明的完美构图。

参考资料:http://www.xiamen5.com/html/tt/20071227/20.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19
厦门园博园
开放分类: 园博园

以“和谐共存·传承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园博会,将打造一个集园林展示、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和教育生活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她的建设目标是“展园精致、景观优美、自然和谐、海峡两岸风情浓郁、可持续发展的水上园博园”。

厦门园博园夜景鸟瞰图
从来还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厦门这样有气魄,一口气拿出了6.76平方公里的黄金宝地(其中陆域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用于第六届园博会的规划建设用地。政府的用意非常明显——全力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水上园博园,为厦门的未来再添一个“鼓浪屿”。用意如此,政府的各个部门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团队”合力,推进厦门园博园的各项工作。

2007年9月,厦门园博会将正式开园纳客,尽管比原计划的开园时间推迟了近一年,但是一年的时间足以让园博园变得更加完美与精致。从园博会筹建工作现场指挥部传来消息说,园博园的各项工作进展相当顺利,部分项目将在本届投洽会期间隆重向外推介。

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从第六届园博会落户厦门开始,建设部、国台办、省政府和其它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和支持本届园博会的筹备工作,省建设厅组织了全省各主要城市对闽台园的建设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政府相关部门将该项目列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并围绕“和谐共存·传承发展”的主题,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园博会的各项筹备工作。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亲自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对厦门园博会的筹备工作提出要求,并对组织管理、工程建设和征地拆迁等工作进行部署。市长张昌平也多次参与讨论园博园的规划和建园、办会特色等工作。同时,为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成立第六届园博会筹建工作现场指挥部。从今年6月在北京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以来,完成了园博展区概念分区设计方案,完成了676公顷园博片区的修建性详规和道路市政专项规划,完成了VI设计并建立了第六届园博会网站,有关招商招展和项目招投标的前期工作正有序进行。

征地工作基本完成

厦门园博园的征地拆迁工作可以说是我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复杂的征地拆迁工作,不算水域面积,园博园的陆上征地面积就达到了8332.36亩,征地范围东起杏林湾水库,西至杏林村北溪引水干渠,南至集杏海堤,北至杏北路延伸段(西亭村瓦山)。征地的类型广泛涉及到企业用地、鳗场、虾池、住宅等,很多问题征地专家都表示是第一次碰到。

到目前为止,除了杏北路以北1000亩左右的征用地稍迟以外,其它7000多亩的征地已经全部完成并交付使用,征地补偿款正陆续发放到村民手中。陆上征地结束后,相关部门将随即对杏林湾库区的水产养殖进行彻底清理,为园区的下一步大规模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自2004年11月发布园博园征地拆迁公告以来,集美文教区管委会、市征地拆迁主管部门等全力配合,为厦门园博园征地工作一路“开绿灯”,并同时做好整个征地过程的协调与监督工作,使征地得以顺利进行,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建设用地。

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距离2007年9月的开园时间仅仅剩下2年,从园博会筹建工作现场指挥部传来消息说,厦门园博园的工程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事实上,作为园博园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厦门园博大道早在今年7月就已经开始动工建设,到目前为止,园博大道的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园博园清淤吹填工程已全面展开,计划在年底前基本完成9个岛的吹填造地工作,园博大道及9个吹填岛屿的备土备苗工作年内完成,道路、护岸、桥梁、码头和相关市政配套工程在年内将相继开工。其它的工程项目,如:园博片区市政配套专项规划、园博园护岸工程景观和道路桥梁工程景观方案设计、杏林湾区域内水质、底质和水生生物的现状调查取样、有关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已基本完成。

除了工程建设之外,关系到园博园成与败的关键就在于办会的招商与招展。据有关人士透露,园博会的招商招展方案预计在年底前可以出台,并通过建设部向全国各省、市发出参展邀请,积极推进园博会的组织工作,同时,将适时组织人员赴兄弟省市、港、台地区和国际友城等地召开推介会,有针对性地开展组展招商工作。

根据项目工作进度的总体安排,今年年内要全部完成园博园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工作,2006年9月前完成各参展城市的展区划定和各自展区的规划设计,并通过园博会组委会审定,各参展单位进场施工。2007年7月以前,园博展区全部工程竣工验收,9月将如期开园。

本届园博会以“和谐共存·传承发展”为主题,本着“展园景致景观优美、自然和谐、海峡两岸风情浓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内容涵盖园林花卉、休闲旅游、自然生态、文化艺术和商贸交流,全方位地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和丰富多彩的国际园林风格,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园博园的建成不仅把岛外居住环境迅速提升上来,还扩大了城市空间。随着环境的不断优化,各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继入驻,各种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整个集美区的发展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建园博园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旅游、健身场所。本着为民建园这个大宗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提出了“两高一低”的理念,即高质量、高品位、低收费。门票不是按照建设成本、管理成本来定价,而是充分考虑了市民、游客所能承受的水平,作为主要收费标准,实行年卡制。此外,园博园分流派建园,各种特色建筑只能展示各地的文化精品、园林艺术,而不应该作为低层次的经营点,服务区应该在园林之外开辟。何立峰指出,厦门不是要把园博园建成赚钱的机器,而是要通过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岛外的自然环境。

园博园票价具体如下:
1、门票价格: 60元/人。
2、本市市民年卡、机关与事业单位户外运动卡中的园博园部分:60元/人,其中本市退休人员和学生年卡:30元/人。
3、市、区教育部门组织在校学生集体进园参观(凭教育部门证明):10元/人次。
园博园门票还对特殊人群给予优惠:
离休人员(凭离休证)、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凭证件)、70岁以上老人(凭老年证)、现役军人(凭军官证、士兵证)、残疾人(凭残疾人证)、身高1.2米以下儿童可以免费入园游玩;教师票按全票八折优惠(凭教师工作证),学生票按全票八折优惠(凭学生证),退休人员五折优惠(凭退休证),儿童票优惠价10元/人(身高1.2米至1.4米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90180.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