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些小学语文寒假作业的题目

1 头悬梁,锥刺股 说的是( )两个中国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2 元杂剧中写唐高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的是( )。
3 传说孟柯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曾三次迁移,最后定居在( )。
4 舌战群儒 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 )。
连一连
司马光 《九章算术》
鲁迅 《悲愤诗 》
李时珍 《资治通鉴》
司马迁 《本草纲目》
蔡琰 《狂人日记》
祖冲之 《史记》

李春 小伙计 国画艺术大师
齐白石 石匠 著名数学家
华罗庚 小木工 赵州桥设计者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名著?
( ) 《 》
( ) 《 》

你还知道哪些小人物大成就的故事?
( ) ( ) ( )

成语中的家
1 家中日常的饭食,比喻常见的事。( )
2 家里只有四面墙,形容家境十分贫穷。( )
3 原指成年以后才出家做和尚,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项工作。( )
4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
5 仇人相逢,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 )
俗语中的家
1 ( )万事兴 。
2 清官难断( )。
3 穷人的孩子( )。
4 ( )才知油米贵。
古诗中的家
1 ( ),乡音无改鬓毛衰。
2 故人具鸡黍,( ) 。
3 旧时王谢堂前燕,( )。
根据谜语猜地名
1 大江东去 。 ( ) 2 一路平安。 ( )
3 风平浪尽。 ( ) 4 水中绿洲。 ( )
5 东方有战事。 ( ) 6 蓝色之洋。 ( )
7 兵强马壮。 ( ) 8 金银铜铁。 ( )
9 航空信。 ( ) 10 胖子开会。 ( )

1 头悬梁,锥刺股 说的是( 孙敬 苏秦 )两个中国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2 元杂剧中写唐高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的是( 梧桐雨 )。
3 传说孟柯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曾三次迁移,最后定居在( 学堂附近 )。
4 舌战群儒 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 诸葛亮 )。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鲁迅 —— 《狂人日记》 司马迁 ——《史记》
蔡琰 ——《悲愤诗 》
祖冲之 ——《九章算术》
李春 石匠 赵州桥设计者
齐白石 小木工 国画艺术大师
华罗庚 小伙计 著名数学家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名著?
( 高尔基 ) 《 童年 》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你还知道哪些小人物大成就的故事?
朱元璋以前是和尚,最后当了皇上。
韩信以前是地皮流氓,最后做了将军。
刘邦是地皮无赖,最后做了皇帝
春秋郑国商人弦高智退秦兵,保全了郑国。
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比利时小男孩一泡尿拯救了整座城市。
成语中的家
1 家中日常的饭食,比喻常见的事。( 家常便饭 )
2 家里只有四面墙,形容家境十分贫穷。( 家徒四壁 )
3 原指成年以后才出家做和尚,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项工作。( 半路出家 )
4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家喻户晓 )
5 仇人相逢,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 冤家路窄 )
俗语中的家
1 ( 家和 )万事兴 。
2 清官难断( 家务事 )。
3 穷人的孩子( 早当家 )。
4 ( 当家 )才知油米贵。
古诗中的家
1 (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2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 。
3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
根据谜语猜地名
1 大江东去 。 ( 上海 ) 2 一路平安。 ( 旅顺 )
3 风平浪尽。 ( 宁波 ) 4 水中绿洲。 ( 青岛 )
5 东方有战事。 ( 西安 ) 6 蓝色之洋。 ( 青海 )
7 兵强马壮。 ( 武昌 ) 8 金银铜铁。 ( 无锡 )
9 航空信。 ( 高邮 ) 10 胖子开会。 ( 合肥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24

    1  头悬梁,锥刺股 说的是(     苏秦  , 孙敬    )两个中国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2 元杂剧中写唐高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的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
    3  传说孟柯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曾三次迁移,最后定居在( 书院旁边  )。
    4  舌战群儒  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  诸葛亮 )。
    司马光                            《资治通鉴》
    鲁迅                                《狂人日记 》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司马迁                             《史记》
    蔡琰                                 《悲愤诗》 
    祖冲之                              《九章算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