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的三军是指哪三军

如题所述

古人说的三军是指:前军,中军,后军。

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帅所在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则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也有种说法,说古人一般都喜欢虚数,按照当时的理解“三” 和“百”以及 “万”一样,就是有很多的意思,三军实际上指的就是所有的军队。

“三军”在中国最早起源于周代,在春秋时期,“军”是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人数通常为一万两千五百人。周朝天子军队可保有六军,而诸侯国最多只能保有三军。

大诸侯国虽然都有三军,但名字却不尽相同,如晋国三军称中军、上军、下军,而楚国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不过不管怎样,后来三军的称呼就都用来统称整个军队了。

扩展资料:

现代三军

1、海军

海军指的是在海洋水面作战的军种,海军是个古老的兵种,地中海东部地域是世界海军的发祥地。 海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当时建造的兵船是桨船,以撞击战作为战斗的基本战法。

18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都加速了海军的发展。20世纪初期,一些大国海军开始建造潜艇和水上飞机,从此结束了水面舰艇是海军唯一兵种的时代,海军开始成为多种合成军种。

2、陆军

陆军是国家军队里的一个大的兵种分类,主要是指在陆地上作战的军队。陆军是最古老的兵种,从有军队存在开始就有陆军了,冷兵器时代的陆军主要由弓兵、骑兵和步兵组成。

一战、二战时代的陆军主要由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组成。现代陆军已经包含航空兵、炮兵、装甲兵组成的飞行化陆军,主要装备单兵武器、装甲、导弹、直升机、无人机、战略运输机。

3、空军

空军是现代化三军当中成立最晚的一支,许多国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有独立的空军出现。主要进行空中作战的军种,多数国家的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兵种组成。

空军装备的机种,通常有歼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等。基本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军、海军作战,对敌后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0

提起“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化中,古代的“三军”指的是什么?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而且与现代陆、海、空三军实质意义也相去甚远。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今天,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现代的陆、海、空三军所替代。不用谢哥,哥复制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1-23
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前、中、后三军。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 步兵)。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当时负责军队的一切杂务都是民工,当兵员不够时民工也要打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