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三国协约的条款

例如哪一个国家攻击哪一个国家,协约国会做些什麼。

英、法、俄为了对抗三国同盟,通过 1904---1907 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结成的一个帝国主义集团。 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实力高速膨胀的德国,要同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分享“阳光下的地盘”。拥有强大陆军的德国又在大力扩充海军,使英国对帝国的安全非常担心。英布战争发生后,英国放弃传统的“光辉孤立”政策,逐步同法国接近。法、德之间的矛盾也促使法国向英国靠拢。 1903年春,英王爱德华七世访法,是英、法亲善的开端。7月,法国总统□.-F.卢贝回访,两国外长开始谈判,其目的是解决造成两国对立的殖民地问题。1904年4月8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第五)H.C.K.菲茨莫里斯和法国驻英大使 P.-P.康邦在伦敦签订一项瓜分殖民地的协约。其主要内容:①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②划定两国在暹罗(今泰国)的势力范围;以湄公河为界,西半部为英国势力范围,东半部为法国势力范围;③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让给法国西非一些殖民地。秘密条款规定,双方政府之一如为“情势所迫”,也可变更埃及或摩洛哥的现状。但自由贸易、自由通行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禁止设防等原则仍继续维持。一旦摩洛哥苏丹政权终止,其一部分领土,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让给西班牙。由此,英、法之间所谓的“衷心协约”(协约国由此得名)即告建立。 英、法协约签订后,英、俄也开始接近,英、俄在近东、中亚和远东地区都有利益冲突,但这时英、德矛盾的发展已超过英、俄矛盾;俄国与德奥在近东和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也超过了俄、英的矛盾。1907年 8月31日,俄国外交大臣А.П.伊兹沃利斯基和英国驻俄大使H.尼科尔森在彼得堡签订了分割殖民地的协定。主要内容:①划定波斯(今伊朗)东南部为英国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两者之间的地区为中立地带,对英俄两国平等开放;②俄国承认阿富□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并承允英国代管阿富□的外交。英国则声明不变更这个国家的政治地位;③尊重西藏的领土完整,不得干涉它的内政,只可经过中国政府中介与它进行交涉,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协定关于西藏的条款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 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加上法俄同盟,组成了“三国协约”或“协约国”。与三国同盟不同,三个协约国没有签订一项共同条约,只有俄、法两国是负有军事义务的同盟国,而英国却拒绝承担军事义务。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1882)双方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战中,协约国也就成了反对德国及其同盟者的国家的共同名称。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曾以协约国的名义, 3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随着协约国之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23
①划定波斯(今伊朗)东南部为英国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两者之间的地区为中立地带,对英俄两国平等开放;
②俄国承认阿富□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并承允英国代管阿富□的外交。英国则声明不变更这个国家的政治地位;
③尊重西藏的领土完整,不得干涉它的内政,只可经过中国政府中介与它进行交涉,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协定关于西藏的条款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 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加上法俄同盟,组成了“三国协约”或“协约国”。
第2个回答  2008-04-23
三国协约(Triple Entence)是指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在1907年签订的互相谅解和互相支持的协议。“Entente”是法语词汇,意指谅解。

1904年的挚诚协定及1907年的英俄条约签订后,英法、英俄的各种纠纷已经平息。这两个协约,加上法俄同盟便促使三国家走在一起。此外,他们皆因为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不断上升而警醒。因此,他们便结盟,名为“三国协约”。
法俄同盟

俄德的分裂,始于1878年的柏林会议。虽然俾斯麦后来与俄国签署再保险条约,但他在1890年被撤职后,该条约失效—原因是威廉二世抱有反俄立场,并且在俄国亦有反德情绪。

德皇威廉二世采取了新的政策。他选择了奥地利作为德国的忠实盟友,支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野心。德皇的政策因而引起了法、俄的猜疑和惶恐。

自1880年代末以后,俄国得力于首相威特 (Witte) ,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俄国渴望将资金流放到法国,而法国在俄国的巨额投资则为政治和军事上的合作铺路。

法国面对德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日增的影响,使急于避免德国再次进攻法国。与俄国结盟,便会使德国在战争中腹背受敌,减少战争的危险。此外,结盟可以巩固法国的外交地位。这样,两国便在1891年同意,一旦发生战争,便会互相协助。由1893至94年,两国秘密签署了正式的军事协议,这是针对三国同盟的。
法俄同盟是1895年法国与俄国所订立的结盟,是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逝世,新俄皇尼古拉二世于1895年1月正式缔结法俄防卫性同盟,简称“法俄同盟”。主要内容为:

1. 若德国/意大利进攻法国,俄国会出兵协助。
2. 若德国/奥匈帝国进攻]俄国,法国会出兵协助。
3. 若三国同盟全体出兵进攻任何一方,须共同作战。

英日同盟

英国在19世纪晚期采用“光荣孤立”之政策。然而,经过三国干涉还辽和波尔战争以后,英国感到自己在国际上是受到孤立的。因此,英国在1902年以后便决定放弃其孤立政策,开始寻求盟友。开始时,她尝试与德国结盟,失败后她便与日本在1902年结盟。这个安排,是由于英国想利用日本箝制俄国和德国在远东的发展。该盟约规定,英国同意,当日本在远东与另外两个国家开战的话,便多以支持。
挚诚协定

英国并不满足于仅于日本结盟。德国对英国政府的威胁与日俱增,英国寻找盟国的企望亦越加高涨,以抗衡德国在经济、政治、尤其是海军方面的挑战。另一方面,1903年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他对威廉二世的憎恶在法国人心目中留下了极佳的印象。法、英两国官员开始就其在非洲尚未解决的各种纠纷交换意见。最后结果是,签订了“挚诚协定”。

要留意的是,“挚诚协定”并非一条盟约,但却消除了两国之间的各种摩擦,因而使各国可以进一步在其他事务上进行合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经过摩洛哥危机后,“挚诚协定”变得越加巩固。

英法协约,又名挚诚协定(Entente cordiale),是指1904年4月8日英国和法国签订的一系列协定,它标志着两国停止关于争夺海外殖民地的冲突而开始合作对抗新崛起的德国的威胁。在协定中,双方就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控制权达成了一致,包括埃及、摩洛哥、马达加斯加、中西非洲、暹罗(泰国)等地。

谅解条约同时也对两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政治和军事合作奠定了基础。

英俄协定

俄国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被打败后,其在远东的扩张受到遏止。俄国便开始转回欧洲事务上。1905年俄国的革命震撼了俄国统治阶级。俄国因而需要稳定和健全的财政,以便从动乱之中复原。与英国达成谅解,便可达到这两个目的。

此外,由于英国与法国这个俄国盟友保持密切的关系,亦有助于结束英、俄两国在远东及阿富汗殖民地事务上的纠纷。英俄条约由英国与俄罗斯在1907年8月31日在圣彼得堡签订。它界定两国在波斯、阿富汗与西藏的势力范围。俄罗斯得到波斯北部,而英国则获得南部近波斯湾的地区。条约之目的主要是防止德国扩张至该地。结果,两国在1907年签订了英俄条约。

参考资料:维基百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