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的治疗,能治好吗?

宝宝3岁半被诊断为儿童抽动症,出现挤眼睛、清嗓子等症状,吃了3个月的小儿智力糖浆后症状消失,医生让停药,但是在停药一个月后出现了一次感冒发烧,继而症状又出现,医生又给开了2个月的小儿智力糖浆让吃完再看,不知这个病能否治好,小儿智力糖浆能否长时间服用,(之前做过脑电图结果是正常的)
急求解!!!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儿童时期起病,以慢性多发性运动、抽动伴有发生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虽然抽动症易复发,治疗时间长,但是还是能治好的,因为抽动症或多动症是一种儿童慢性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专家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方可见效,并且需要尽早治疗才能更快的治疗好。精苓口服液能有效治疗抽动症,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1、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可过度劳累,要保持足够的睡眠;
2、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培养孩子建立自信,缓解压力;
3、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4、应与学校老师沟通,避免给予患儿敏感性语言批评教育;
5、注意治疗期的饮食,不吃油腻、生冷、含铅量高的食物,服药期间不吃辛辣、海鲜、方便面、膨化食品,应以清淡佳肴为宜,适当补充营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6

    儿童抽动症就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多发于儿童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具体的病因还没有明确说法,患儿主要表现为眨眼、耸肩、斜视等等,会不自主的抽动,在紧张、焦虑等状态下症状会加重的。

    抽动症的治疗:

  (1)消除诱因:短暂性抽动障碍中,特别是抽动时间不长的患儿,在行为约见中往往不难寻找出诱因。年幼儿童的诱因通常是看紧张的电视或录像节目、玩游戏机、耳闻目睹害怕的事物所致,因此,寻找诱因并消除它至关重要。

      (2)详细分析心理因素:应对患儿病前的心理因素应详细分析,找出可能的致病诱因,然后予以解决。年长儿童常因遭受意外,家庭冲突、学习压力太大而产生抽动。

      (3)给家长以必要的指导:对患儿的父母说明此病的性质,不要惊慌失措,这样可消除由于父母的过分关注所造成的强化作用。父母对抽动常常过于担忧,应使父母了解抽动发生的诱因,合理安排患儿生活、学习和活动。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您好!这么小的孩子还是少吃药吧,建议还是带其它正规医院去看看。现在治疗抽动症有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经络导平疗法,它是传统医学的一次重大革命,是中医学与高科技结合的成果,导平仪是根据人体生物电子运动不平衡的状况,采用高压、小电流、低频率、定方向、定路线、超阻力地导通经络,即调整生物电、推动气血、调节脏腑,使人体阴阳得以平衡。追问

请问哪里有这种治疗,我在河北石家庄,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8
你好,鉴于孩子已经有了这么久的时间了,还是使用药物治疗的好!首先要将抽动症的诱因治疗好,例如扁桃体炎、结膜炎、鼻炎咽炎等。对于抽动症状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可以去医院,让医院根据孩子的状况开药给予治疗。
第4个回答  2020-04-28
小儿抽动症该怎么治疗?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于中医“肝风”“筋惕肉”“瘛疭”“慢惊风”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儿童的“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有关。其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肝火生痰,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失调。
健脑止动汤VS小儿抽动症三大阶段

  详解一阶段:祛风化痰,潜阳息风。药物入肝经,介类昆虫等动物及矿物药,息风止痉及镇静安神等。缓解眨眼,发声,情绪不稳,抽动等病症。
  详解二阶段:缓肝理脾,强土制木。健脾益气,顾护脾胃之气,土旺得木方疏通。诸药合用、柔肝养肝。从而达到止搐、止惊、止挛,止泻目的。
  详解三阶段:滋水涵木,平衡阴阳。为形全者宜损其有余,形缺者宜补其不足,人体的阴阳恢复相对的平衡状态。提高免疫能力标本兼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