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构造复杂程度,煤矿勘查类型划分为哪四类

如题所述

根据构造复杂程度,煤矿床勘查类型分为:简单构造、中等构造、复杂构造、极复杂构造。

D.1 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D.1.1 简单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断层稀少,没有或很少受岩浆岩的影响。
主要包括:l 产状接近水平,很少有缓波状起伏;l 缓倾斜至倾斜的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l 为数不多和方向单一的宽缓褶皱。

D.1.2 中等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断层较发育,有时局部受岩浆岩的一定影响。
主要包括:l 产状平缓,沿走向和倾向均发育宽缓褶皱,或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l 简单的单斜、向斜或背斜,伴有较多断层,或局部有小规模的褶曲及倒转;l 急倾斜或倒转的单斜、向斜和背斜;或为形态简单的褶皱,伴有稀少断层。

D.1.3 复杂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很大,断层发育,有时受岩浆的严重影响,
主要包括:l 受几组断层严重破坏的断块构造;l 在单斜、向斜或背斜的基础上,次一级褶曲和断层均很发育;l 紧密褶皱,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

D.1.4 极复杂构造:含煤地层的产状变化极大,断层极发育,有时受岩浆的严重破坏。
主要包括:l 紧密褶皱、断层密集;l 形态复杂特殊的褶皱,断层发育;l 断层发育,受岩浆的严重破坏。

一、名词解释:
1、煤炭地质勘查:是对煤矿床进行调查研究和获取地质信息的过程,是查明煤炭矿产资源和煤炭储量及生产所需的其他基础地质信息的过程。
2、勘查技术手段:是指为完成勘查任务所采用的各种工程和技术方法的总称。
3、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学的方法研究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在不同地层中的传播规律,如波的速度、波的衰减和波的形状,以及在界面的反射、折射等来研究地层埋深、构造形态以及岩性组成等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4、含煤率:是指勘探区内见可采煤厚的钻孔数与见煤层位的钻孔数的比值,或者沿走向或倾向巷道内可采煤体总长度(总面积或总体积)与巷道的总长度(总面积或总体积)的比值。
5、瓦斯地质:是把瓦斯作为一个地质体,用地质学的方法研究煤体中瓦斯的形成、运移、赋存和分布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的科学。
6、岩溶塌陷:在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地区,由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而产生的塌陷现象。
7、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在煤矿建井和生产过程中随着井巷工程的不断揭露和矿井勘探,矿井地质工作者能够观测和描述煤系地层中许多地质现象,利用文字和图表把这些原始地质现象真实地、全面地、系统地记录下来的工作,叫做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二、填空:
1、矿井地质编录的要求:经常、及时;真实、准确、全面;认真详细;系统统一;重点突出;宏观观测与微观观测相结合
2、煤炭地质勘查工作,通常要经过立项、资料收集、编制和审查设计、勘查施工和“三边(边勘查施工、边分析研究资料、边调整修改设计)”工作、地质编录、综合研究、编制和审查地质报告、地质报告印制等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骤。
3、煤炭地质勘查根据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特点和与煤矿设计、建设及开采的关系,一般可分为资源勘查和开发勘探两大阶段。
4、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影响井田划分2)影响井田开拓方式3)影响采区和工作面布置4)影响安全生产5)增加煤炭损失量6)增加巷道掘进量7)影响煤矿综合经济效益
5、根据温度状况,地壳上部可分为三个带。1)变温带2)恒温带3)增温带
6、岩浆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常呈一定厚度的接触带,接触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l)急变接触2)渐变接触3)混合接触
7、矿井地质条件和名称用带注脚的四位罗马数字表示:第一位数表示矿井地质条件类别;第二位数(用横杠与第一位数隔开)表示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并以复杂程度最高的地质因素代号(a 、b 、c)作注脚来表明断层(a)的、褶皱(b)和岩浆侵入对煤层的影响(c)。如断层的复杂程度为Ⅰ,褶皱的复杂程度为Ⅱ,岩浆侵人对煤层的影响为Ⅱ时,则整个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为Ⅱ,以Ⅱbc表示,如三者的复杂程度均为Ⅲ时,则以Ⅲabc表示;第三位表示煤层的稳定程度,注脚代号为d ;第四位表示其他开采地质条件,其注脚代号顶板为e,倾角为f,其他地质因素为g。
8、煤炭地质勘查工作成按照先近后远、先浅后深、先易后难的顺序,立足当前、考虑长远,安排好各种不同性质、程度的勘查工作;在做好重点开发矿区勘查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预查(找煤)和扩大现有生产矿区的勘查工作。
9、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 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代码(2M21)。
10、矿井地质勘探的特点:具有继承性和补充性、直接为采掘生产服务、针对性和局部性、具有一系列优越条件。
11、瓦斯的主体成分CH4是无色、无嗅、无味和无毒气体,不助燃,但具有燃烧性和爆炸性。
12、根据构造复杂程度,煤矿床勘查类型分为:简单构造、中等构造、复杂构造、极复杂构造。
13、根据煤层稳定程度分为: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层、极不稳定煤层。
三、简答:
1、描述煤与瓦斯突出情况主要有哪些指标?
1)突出强度2)突出频度3)突出压力4)始突深度5)突出类型
2、影响瓦斯涌出量的因素?
1)煤、岩的瓦斯含量2)开采规模3)开采顺序与开采方法4)生产工艺5)地面大气变化6).矿井风量的变化
3、竖井编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井筒展开图编录方法
2).井筒柱状剖面图编录方法
3).井底水平切面图编录方法
4、矿井原始地质资料整理程序和内容?
1).检查补充和誊清原始地质记录
2).清绘原始地质图件
3).建立原始地质资料档案
4).填绘地质图件
5、合理选择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要求?
能正确反映煤层的自然产状和特征;满足设计、开采部门的要求;估算方法简单、迅速、精确。
6、有哪几种地质说明书?
根据不同的采掘阶段,矿井地质说明书可分为建井地质说明书、开拓区域(或水平延深)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明书和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五种。
7、固体矿产资源勘查有哪些技术手段?
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遥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山地工程、钻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包括地面物探和测井)等五种。
8、固体矿产勘查划分为哪些阶段?
根据煤炭资源勘查的特点和与煤炭工业基本建设程序相适应的原则,将煤炭地质勘查的程序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四个阶段。
9、煤炭储量估算时,地质误差包括哪些内容?
①造误差②煤层对比误差③边界线误差
四、论述:
1、断层出现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煤岩层产状发生急剧变化:断层附近的煤岩层,由于受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影响,往往会发生显著变化。
2)煤层厚度发生变化,煤层顶、底板出现不平行现象:煤层受断层影响易发生塑性变形,使厚度改变。
3)接近断层时,煤层和顶、底板中裂隙显著增加,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在大断层附近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这些小断层是预兆大断层的重要标志。
5)瓦斯涌出量增加:断层可以赋村瓦斯,当巷道揭露到断层附近时,断层中的瓦斯就可以通过煤岩层中的裂隙进入到巷道。
6)涌水量增加:滴水、淋水要注意。
2、生产勘察是矿井地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贯穿于煤矿开采整个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①生产勘查直接为采掘工程服务,勘查任务单纯、解决问题具体;
②生产勘查工程布置灵活机动、因地制宜,强调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宜苛求其规范性和勘查网度;
③勘查手段可用钻探、巷探、物探,井上与井下相结合、钻探与巷探相结合;
④生产勘查往往是局部的小工程,无须详细设计,只需提交一份简单说明勘查目的、要求和数量的任务书,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后即可施工。竣工不需要提交专门地质报告,只需要利用其提供的地质资料修改图件、编制和补充地质说明书。
3、陷落柱有哪些井下特点?
(1)柱面的垂直剖面为两条折线;(2)平面形状为一封闭曲线;(3)剖面形状为梯形,上小下大;(4)柱面沉积物:铁质、钙质、泥质;(5)柱高与岩溶大小、地下水排泄条件有关;(6)柱内特征:a 碎石具棱角,岩性杂乱,颗粒大小不一等。b 柱内一般无水。c 煤层牵引现象不明显。
4、划分资源/储量块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划分各类型块段,原则上是以达到相应控制程度的勘查线、煤层底板等高线或主要构造线为边界。
②跨越断层划定探明的和控制的块段时,均应在断层的两侧各划出30~50m的范围作为推断的块段。不允许跨越断层划定探明的或控制的块段。
③小构造或陷落柱发育的地段,不应划定探明的或控制的块段。探明的或控制的块段不得直接以推定的老窑采空区边界、风化带边界或插入划定的煤层可采边界为边界。
④露天勘查各级别块段的划分,不受初期采区内平行等距剖面加密的影响。
5、在煤炭资源勘查工作中,煤矿床勘查类型的实际指导意义主要有哪些?
①煤矿床勘查类型可作为选择基本勘查工程线距及合理布置勘查工程和确定勘查程度的参考依据。不同勘查类型的煤矿床,具有不同的地质特点,可采用不同的勘查方法。
②不同的煤矿床勘查类型也可作为评价煤矿床的依据,它与矿井规模、开采技术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构造简单或构造中等,煤层稳定或较稳定,资源/储量丰富的煤矿床宜建设大型矿井;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的煤矿床,只宜建设小型矿井。
③不同的煤矿床勘查类型,反映勘查的难易程度不同,因而影响勘查成本高低和国家投资的多少。一般构造简单、煤层稳定的煤矿床,勘查效率高,获得的资源/储量多,勘查费用低;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的煤矿床,勘查效率低,获得的资源/储量也少,勘查费用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根据构造复杂程度,煤矿勘查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1.简单构造
  区内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断层稀少,没有或很少受 火成岩的影响。主要包括
  (1)煤(岩)层倾角接近水平,很少有缓波状起伏;
  (2)呈现缓倾斜至倾斜的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构造;
  (3)只有为数不多和方向单一的宽缓褶皱。
  2.中等构造
  区内含煤地层沿走向和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断层较发育,有时局部 受火成岩的一定影响。主要包括:
  (1)煤(岩)层倾角平缓,沿走向和倾向均发育宽缓褶皱,或伴有一定 数量的断层;
  (2)发育有简单的单斜、向斜或背斜,伴有较多断层,或局部有小规模 的褶曲或地层倒转;
  (3)发育急倾斜或倒转的单斜、向斜或背斜构造,或为形态简单的褶皱, 伴有稀少断层。
  3. 复杂构造
  区内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很大,断层发育,有时受火成岩 的严重影响。主要包括:
  (1)受几组断层严重破坏的断块构造;
  (2)在单斜、向斜或背斜的基础上,次一级褶曲和断层均很发育;
  (3)为紧密褶皱,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
  4.极复杂构造
  区内含煤地层的产状变化极大,断层极发育,有时受火成岩的严重破 坏。主要包括:
  (1)紧密褶皱,断层密集;
  (2)为形态复杂特殊的褶皱,断层发育;
  (3)断层发育,受火成岩的严重破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