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领导者的影响力

如题所述

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提升领导力,执行力和增强创新力三个方面。
领导力就是影响力。21世纪人类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缺乏具有世界眼光的领导者。其实,在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中都有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每个机构,每个组织需要这些人的带动下去实现自己的愿景和目标。领导者最重要的特质是领导力,而领导力不是天生的。真正优秀的领导者并不在于天生的个性如何,重要的是看他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是否符合一个组织或一个机构当时的需要。
一个领导者首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学会肯定和赞美自己的下属,要能够尊重他们。只有心态健康的领导者才能够领导大家把工作做好。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非常棒,而且对他所领导的人有高度期望的时候,他们就会使身边的整个氛围散发出一种非常健康、非常良性的感觉。这正说明了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心态都很健康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会是一种健康的关系。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正是来源于上面的领导者的四种心态。
第一种是“我赢你也赢”也就是“双赢”。就像一个好的足球队教练与球员在比赛期间,如果协调得非常好,组织得非常好,打赢了球,最后大家就获得了一个双赢的结果。我校的强势发展也是一个典型事例,办学水平提升了,生源质量也好了,教师的地位、待遇也高了。
第二种是“我赢你输”。这是来源于自傲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会让下属意志消沉,有时甚至开始消极抵制,潜伏到最后,还可能会产生一种报复心理。
第三种是“ 你赢我输”,这是自卑的心理状态带出来的双方关系。一般会在下属的内心产生一种愤怒和委屈。
第四种是“我输你也输”,这是病态的心理类型,最后会导致两败俱伤。
一个领导具有正确领导风格的前提就是他能够充分了解下属现在的状态。领导在下达指令之后下属可能遵从也可能违背,而且下属还存在着有能力的无能力之分。所以,领导的风格是根据下属的不同心理和能力来划分的。
第一种下属既没有工作意愿也没有工作能力,他们对自己不太有信心,对工作也无从把握。对于这样的下属,领导风格就必须是指挥式的,一定要直接指挥他工作。
第二种下属虽然没有能力,但有很强的学习欲望。这时候领导风格就要是教导式的领导风格。要明确告诉他方法,要经常鼓励他,由于这种人心态非常好,经过鼓励以后,他一定会很快地学习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第三种下属非常有能力,但很懒散又不想做事。对于这样的下属,领导风格必须是沟通式,参与说服式。不需要告诉他该怎么做,因为他已经知道,但要做的是设法了解他的心态,问清楚他所担心的是什么,或者他不愿意做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帮他分析这个原因。这样就可以让他顺畅地工作起来。
第四种下属是有意愿也有能力的人,对这样的人。完全可以授权给他。
总之,从理论上来讲,只要下属有意愿也能力,那么领导的工作就会很轻松。但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下,他的意愿和能力就会不太一样,所以必须要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有智慧的领导者会根据下属的状况来不断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
3、领导者影响力的因素
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构成。
①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属于强制性影响力的一种,其特点是对别人的影响力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并以外部压力的形式起作用。在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服从。在教育工作中,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传统因素。人们对领导者形成的传统观念是领导不是普通人,他们有权有才干,比普通人强。这种观念形成一种无形的规范,使人们对领导者产生一种服从感。二是职位因素。领导者在学校中的职务与地位会使教职员工产生敬畏感。领导者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别人对他的敬畏感就越强,其影响力也就越大。职位因素造成的影响是以合法的权力为基础的,它与领导者的素质没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教职工也公认这是一项合法的权力,应该服从。三是资历因素。领导者的资格和经历是产生影响力的又一因素。资历是一种历史产物,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阅历。资历因素会使被领导者产生一种敬重感。
②非权力性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属于自然性影响力,它没有正式的规范,也没有上级的授权,但它却能发生着权力性影响力所不能发挥的约束作用。非权力性影响力是被领导者同意授受领导者的影响和指导,从而自愿赋予领导者的权力,并不是法定权。非权力性影响力强调的是顺从和依赖,而不是服从,构成非权力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品格因素。指反映在领导者的一切言行之中的道德、品行、人格和作风等。优良的品格会给领导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使人产生敬爱感。领导者的优良品质能吸引人,促使人去模仿。在教育工作中,这方面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必须发挥其为人师表的作用,而品格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要教师做到这一点,学校领导必须作出表率,时刻起到榜样的作用,成为教职工的精神支柱和行为楷模。因此,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决定着团队的凝聚力。古人讲:“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先修身而后求能”,说的都是修养品行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人品做基础,是成就不了大事的。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证,做人才坦荡,做事才顺畅,做官才通畅。二战期间的著名人物巴顿将军就特别注重用自己的形象和实际行为去影响部队的士气。他常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战场上的将军就是一名演员,他必须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部下,并尽力使他们效仿和追随。”巴顿将军就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为无声的语言,向部队传递着自己的信念、思想和精神状态。巴顿认为,如果士兵们知道自己的首长像他们一样有被敌军子弹击中的危险,那么他们就会从心眼儿里敬重他,愿意听从他的指挥。他说:“从舒适的掩体里靠电话指挥部队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对此他曾经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把一根湿面条放在桌面上,用手指从后面往前推,并说:“领导艺术就是这样,你从后面是无法将面条推向前的,面条会从中间拐弯。前线的士兵也是这样,除非有人率领才行。”因此巴顿将军无论是整顿军纪还是带兵作战,他总是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形象去影响士兵。他的坦率、真诚和勇敢得到了广大士兵的极大拥护和爱戴。任何一位接受过他指挥的部下都无法忘记和拒绝巴顿的非凡魅力。08年“5.12”汶川大地震,给巴蜀大地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怕危险和辛劳深入灾区最危险的地带,了解灾情,慰问灾民,靠前指挥抗震救灾,他们的行为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战胜灾难的决心,激发了十三亿人民救助的热潮,铺开了全国大救援的波澜壮阔的画面,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这就是领导的影响力形成的巨大的感召力。
领导者的品格主要包含“正直、严谨、谦逊、真诚、宽容、忠诚”等方面。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对于做大事的人更要有一种浩然正气,心有正气才能正人正已,才能成为最受欢迎的人。第二是严谨。严谨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遵守客观规律和行为准则的具体体现。体现在工作作风上,是务实、高效、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体现在生活作风上是:洁身、克欲、维系自我的一种手段。作为领导者更要慎言、慎行、慎独、慎思。第三是谦逊。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祸福相依,有一部电视剧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生活就是不断地重新再来。因此,我们要善于将自己的成功归零。要想把成功归零,只有先让自己的心态归零。这样才能快速成长,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就像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吸纳百川。“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系科学,脚踩大地,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到74岁时,他共获得11次世界大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有人说亚洲首富应该是他,袁隆平的品牌价值折合人民币不少于1000亿元。即便如此,袁隆平依然谦逊低调,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有一次在网上和网友互动交流,有网友问:“袁院士,您刚刚当选全国敬业道德模范请问有什么感受?”袁隆平风趣地回答:“成了道德模范,那就更要夹着尾巴做人了。”袁隆平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权威,只把自己看成“懂科学的农民”,看成13亿老百姓中普通的一员,永远保持一颗难能可贵的平常心。因此,我们说,谦逊是一种境界。对上级谦逊是一种本分,对平级谦逊是一种和善,对下级谦逊是一种高尚,对所有人谦逊是一种安全。只有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以及知识阅历等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做到为人谦逊、内敛、不张扬,才能达到水一样“无忧无虑、无为无形”的最高境界,才能不断提升自我,获得别人的拥戴。第四是真诚。曾经有个心理学家列出555个描写人的形容词,并通过调查让人指出其中哪些人品是他们最喜欢与最厌恶的。最后的答案上被选择次数最多的两形容词是“真诚”与“虚伪”。还有一个老师,有一天他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纸条,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他们所不喜欢的人的姓名。结果相差很大,有些同学一个也列不出来,而有的同学却能一口气列出15个人之多。老师经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那些列出人名数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众人喜欢的,而那些没有不喜欢的人,或很少有不喜欢的人的同学,也很少有人讨厌他。从这两个普通的例子中得到了不普通的启示:只有用真诚的态度去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喜欢与尊重。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也会对你怎么样。真诚的人能使人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受人欢迎;而不真诚的人让人心里没底,难结良友。对于领导者来说,无论是下属还是对员工,以诚待人就会在彼此之间架起一座心灵之桥,共同携手做事。第五是宽容。宽容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行为。宽容待人、宽容做事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做事方法,尊重别的人处事和选择。在接受别人长处的同时,也接受别人的短处。这样,人们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社会才显得和谐。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有爱才之心,用才之胆,还要有容才的气量。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后者,更是直接决定你以及你的团体的发展前途。第六是忠诚。忠诚是对一个人在生活所扮演角色品格的更高标准要求,是惠及他人造福社会的一种高尚情操。作为一名领导者就要忠于事业,忠于职守,表现出对社会,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总之,领导者具有高尚的品格,才博得下属出自内心的敬重,听从你的号令和指挥,甚至效仿你的作风言行,从而形成一种榜样力量,把整个队伍带进一种更高的境界。
二是能力因素。能力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意志、品格在工作中的体现。学识和能力是有区别的,学识渊博并不等于能力高强。学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学识的转化。学校领导都得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学校取得成功和发展的希望,容易使人产生敬佩感。敬佩感是一种心理磁石,会吸引人们自觉地授受其影响。作为新时期的学校领导者,应具备多种胜任工作的能力。从根本上来说,应至少具备以下几种能力:①观察思维能力,②自我管理能力,③组织指挥能力④协调控制能力⑤创新应变能力⑥智力开发能力⑦情报捕捉能力⑧科学决策能力⑨选才用人能力⑩统揽全局能力 11科学管理能力12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13协调人际关系能力14心理调控能力15语言表达能力等。作为优秀的领导者他应具备的能力也必须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
三是知识因素。知识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其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是科学所赋予的力量。知识的因素会给领导者带来良好的影响力,使下属对领导者产生信赖感。知识产生的影响力被称为专长权力。一个领导者如果具有某种知识专长,他便会对别人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也就能更加正确地处理各类问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学校领导者要树立在教育、教学领导中的真正权威,就必须从专业知识的深度,社会知识的广度,领导和管理知识的娴熟度等三个方面掌握知识,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学者型、专家型的现代学校领导者。
四是感情因素。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引起的心理方面的体验,包括积极感情和消极感情两种。在学校,领导者与教职工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便能彼此产生亲切感。有亲切感的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大,影响力也大。领导平时待人和蔼可亲,时时体贴关怀下属,和群众的关系十分融洽,那么他的影响力往往比较大。如果领导者与下属关系紧张,那么就造成双方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一种排斥力、对抗力,会产生负的影响力。(列举正、反两个方面的实例)。
领导者的威信主要来源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各种因素,要提高自己的威信,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效果。一个领导者,如果他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大,那么他的权力性影响力也会随之增高;反之,如果他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较小,就会使他的影响力降低。要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关键在于提高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要用人格力量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工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06
在组织中,领导者和成员共同推动着团队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和领导艺术,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积极互动,组织战略与经营目标的制定以及实现的过程都与企业的领导者本身的领导能力直接相关!领导力的核心是对他人产生的一种持续的影响力,影响力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影响力的第一源泉是领导的思想特质。这里所说的思想家,是指那些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哲学理念,对复杂问题有独到判断,并具有完备价值体系的人。
  2、专家。在专业领域里的扎实基础和精湛技能,能使领导者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专家。专家在特定领域具有权威的话语权,对特定问题有着超过常人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具备把这种认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这样的专家也往往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3、品格。有些领导者具有某种闪光的品质。这种品质既包括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也包括人在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人与人交流过程中的同理心和换位思维能力,对持有不同性格和思想的人的宽容,在处理危机时的勇敢和沉着。
  影响力是我们作为领导者——可以随时携带在身上的火种,不但可以用来取暖,更可以为我们的人生照亮继续前行的方向。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捧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把影响力施加到你的身上。一个人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彰显无穷影响力。专注地打造你强大的影响力,从现在开始,是走向成功的一条必经之路。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在别人的影响下生活着,就等于不属于自己,就等于被别人的意志给俘虏了,这样的人即使再优秀,也不会登上一把手的位置。” 的确,影响力弱的人只会生活在他人的阴影下。一个有强大影响力的人,身边总是会有很多的朋友,因为他们总是不自觉地会受到他的吸引;一个有强大影响力的领导,做起事来总是感觉更轻松自如,下属也总是更愿意真心接受他的领导;一个有强大影响力的职员,不但更易被领导欣赏,轻松让领导接受自己的建议,而且也能更广泛地影响其他同事。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是指身居高位的人,而是指能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