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中啥两句诗中含着历史典故,分别是啥

如题所述

北宋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中,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释义: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包含历史典故。分别是:

1、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出自《汉书·西域传序》:“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释义:

从敦煌向西直到盐泽,处处建起亭燧,而轮台、渠等地都有汉朝的屯田兵卒数百人,分别设置使者、校尉加以统领护卫,用以供给出使外国的使团所需。

2、排闼:开门。

出自《汉书· 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

释义:

当初英布造反时,高祖病重,讨厌见人,(高祖)躺卧在禁宫内(休息),诏令守宫侍卫,不准群臣入见。但樊哙排闼(排:推开;闼:宫中小门)直入,闯进刘邦卧室。

典故作用:

这两句诗,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

在前联里,已可看到湖阴先生是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人,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扩展资料:

原诗:

《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

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其二: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释义:

其一: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其二: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4
后两诗句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护田”, 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二是“排闼” ,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推开宫中小门)直入,闯进刘邦卧室。这两句诗,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湖阴先生是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人,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12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护田和排闼都是历史典故,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排闼:《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高祖 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羣臣。羣臣 绛灌 等莫敢入。十馀日, 哙 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张守节 正义:“闼,宫中小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