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的时间是在冬至吗

如题所述

冬至是全年最冷的一天。

冬至标示着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扩展资料:

冬至的天文意义: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

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日。

就北京市区来说,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正午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冬季,哪些天最冷?(与中国节气相关的资料)

冬至那天(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夜晚最长,太阳光照时间最短。理论上是一年中最冷的天。

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为“小寒”。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中国民间,从冬至之日起,进入了数九寒天。自冬至之日起,进入“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民间流传“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还流传说:“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老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25
不考虑其他因素,如大气压强、大小冰河时期和工业化、臭氧层稀薄还有月球反射等对气温的影响,理论上冬至日是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是太阳距离北半球最远的一天,太阳光照在北半球时间最短的一天,理论上最冷就那天了,但是如果要综合考虑西伯利亚高压的形成和副高向阿留申群岛的形成时间还有大气逆辐射等等因素,冬至不一定是最冷的一天,这最主要的事看西伯利亚的高压强度和副高北移的时间,你应该知道风的形成是高气压向低气压运动,而低压气旋又会形成对流层云层堆积,造成降水,而西伯利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如果移动规律和形成时间不正常的话,会找出气压差偏小或偏大,就会照成厄尔尼诺现象或者拉尼娜现象,而拉尼娜现象的表现就是异常寒冷········码字很辛苦啊···LZ···不采纳我的也要才能别人的啊····
第3个回答  2012-12-25
不是。冬至是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最靠南的时候,但最冷的时候是冬至过后二三十天,即冷在三九。
第4个回答  2016-12-21
理论上太阳在冬至直射南回归线离北半球最远是最冷的一天,但冬至过后太阳就往北半球移动,雪因为太阳辐射加强化雪,导致天气变得更冷。下雪不冷化雪冷,还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蒙古西伯利亚,雪也有化的现象,导致西伯利亚出来的寒流,导致这里更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