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屋面的养护条件

屋面做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如何养护

第1个回答  2015-11-09
  砼屋面的养护一般可覆盖塑料布,草袋浇水养护。坡度较大的屋面或缺水地区可涂刷养护液养护。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第2个回答  2013-09-16
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第3个回答  2013-09-16
导轨法坡屋面现浇混凝土 施工工法 (编号:SZJXGF03-2008) 完成单位:深圳市鹏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蔡希杰 1.前言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迎合人们生活多样化选择的需求,近几年来,在建筑设计上呈现出许多新颖别致、纷呈多样的坡屋面结构。但往往由于坡屋面在施工中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易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极易引起渗漏。本施工方法针对坡屋面结构特点使用一种操作简易,切实可行的导轨,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工法特点 2.0.1 投入成本低,操作简易。 2.0.2 取消屋面砂浆找平层,缩短工期,减少机械费、材料费,降低垂直运输压力和施工成本。 2.0.3 避免了屋面砂浆找平层施工时因为结合不牢、基层清理不干净,养护不够而出现的空鼓,裂纹等质量问题。 3.适用范围 对于设计坡度小于25°的坡屋面,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骨料下滑力较小,因此可参照有梁板的施工方法安装单层底面模板后进行振捣、浇筑;对于设计坡度大于60°的坡屋面则可参照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安装双层模板后进行浇捣。本施工工法适用于通常设计坡度在25°~60°之间的密实性的坡屋面结构。 4.工艺原理 本施工方法是在按要求安装好坡屋面梁板钢筋后,在板筋上设置钢筋导轨,导轨与板筋焊接牢固(导轨面标高为屋面板结构标高),在屋面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采用4米刮尺在导轨上对浇注的混凝土进行板面找平,控制混凝土面标高,通过对混凝土平整度、标高等的严格控制,使屋面结构板达到抹灰层的平整要求,取消屋面板找平层的目的。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2 操作要点 5.2.1梁板钢筋施工 1.为了避免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板面钢筋下陷,保证板筋的有效高度,在双层钢筋网之间应增设有效的支撑马凳筋,支撑马凳筋不小于φ10,当板筋≥Φ12 时,间距不大于 1000mm×1000mm,当板筋<Φ12 时,间距不大于 600mm×600mm,同一方向上的支撑不少于 2 道,且距板筋末端不大于150mm。 2.钢筋相互间应绑扎牢固,以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使绑扣松散,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3.马凳筋与上、下层钢筋接触点采用点焊,同时在其周边 2~3 道范围内的上、下层钢筋网也采取点焊,以加强钢筋网整体稳定性。 4.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留设保护层,应以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严禁以钢筋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铁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5.2.2 导轨设置(标高控制) 1.导轨采用直径10mm二级钢筋,导轨钢筋上表面即为混凝土面,导轨下用钢筋头焊接支撑,钢筋头不得高出导轨面,支撑间距为500~800mm且每根导轨不得少于3个支撑点。如图 5.2.2-1所示。▲图5.2.2-1 导轨设置示意图 2.屋面梁板钢筋绑扎完毕验收合格后,由测量工程师测量出屋脊、屋面各阴阳角和水沟内边处的混凝土标高,并在焊工的配合下用钢筋头来标识混凝土面的标高,钢筋头固定在已经绑扎好的梁板钢筋上,钢筋头上必须做好混凝土面标高的标记,标识间距不大于5米,在屋脊端部和阴阳角处均需设置。 3.按照标识好的混凝土面标高先焊接屋脊和阴阳角处的钢筋导轨, 如图 5.2.2-2所示。 ▲图5.2.2-2 阴阳角导轨做法示意图 4. 屋脊导轨和吊模按照标高安装好之后,以屋脊和吊模为控制线来增设大面的导轨(拉线处理),板面导轨按3000mm间距设置(不能大于3000mm),导轨下仍用直径10mm的钢筋,按 800~1000mm间距采用钢筋头点焊固定,导轨设置完后用板厚来校核导轨是否设置准确,屋面板厚120mm,最大偏差不得超过4mm。导轨具体设置如图5.2.2-3所示。 ▲图5.2.2-3 屋面大面板钢筋导轨设置示意图 5.2.3 砼的浇筑 1.应从屋檐处开始,从下往屋脊处施工,并以最高处屋脊线为对称轴,两边对称浇筑砼,其间隔时间要小于砼初凝时间(约3小时)。 2.浇筑砼过程中,屋面工程属于重点工程应安排专职人员经常观察模板、支撑、钢筋等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时、移动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要严格按照标高多方向、多点拉线控制砼面标高,保证砼浇筑质量。 3.依靠已经固定好的导轨利用4米刮尺控制混凝土面标高。用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振捣完毕后,用刮尺抹平表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