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垂髫 束发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耄耋 期颐...

如题所述

1. 垂髫(tiáo):指3至8、9岁的儿童。
2. 束发:年龄达到15岁。
3. 弱冠:男子20岁。
4. 而立:指30岁的男子。
5. 不惑之年:40岁的代称。
6. 知天命(半百):指50岁。
7. 花甲(耳顺):60岁的称呼。
8. 古稀:指70岁的人。
9. 耄耋:80至90岁之间的年龄段。
10. 期颐:百岁之称。
常言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等,源自《论语·为政篇》中孔子的说法:“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汉代戴圣所编《礼记·曲记篇》中亦提及:“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耄耋”意味着年老有罪不加身。然而,后人通常将“幼学”、“弱冠”等用作年龄的称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