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的期限结构的定义,主要解释的是什么经验事实,以及主要的利率期限理论?

如题所述

1. 定义:利率的期限结构表现为某一时点上因期限差异而有所不同的一组利率所构成的利率体系,同一类金融工具不同期限的利率构成了该金融工具利率的期限结构。
2. 利率的高低取决于金融工具的到期收益率和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3. 期限结构理论主要解释三个经验事实:
①不同期限的债券,其利率随时间变化同向波动;
②短期利率低,收益率曲线更倾向于向上倾斜;短期收益率高,收益率曲线可能向下倾斜;
③收益率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
4.主要的利率期限理论
(1)预期假说理论
①基本假设是:不同债券完全可替代,投资者并不偏好某种债券。在此前提下,短期债券价格和长期债券价格就能够相互影响,因为投资者会根据不同债券收益率的差异在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进行套利,从而使得不同期限的债券价格具有相互影响、同升同降的特性,这解释了第一个经验事实。
②若短期利率处于高位,则未来各年远期利率下降的可能性要远高于趋于上升的的可能性,从而使得长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要低于短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收益率曲线倾向于向下倾斜。若短期利率处于低位,则未来各年远期利率上升的可能性要远高于趋于下降的可能性,从而导致长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要高于短期债券的带去收益率,收益率曲线倾向于向上倾斜。这解释了第二个经验事实。
PS:预期假说理论能够很好得解释前两个经验事实,但是无法解释第三个经验事实,即收益率曲线通常会向上倾斜,因此有人提出市场分割理论来解释第三个经验事实。
(2)市场分割理论 = 期限偏好理论
①假设前提:不同期限的债券不是替代品,不同投资者会对不同期限的债券具有特殊偏好。一般情况才,人们会偏好期限较短、利率风险较小的证券。
②对于偏好期限较短的投资者,只有提供更高的收益率才能促使投资者去持有其通常并不偏好的长期债券。
PS:市场分割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第三个经验事实,但是由于该理论假设过于极端,认为不同期限的债券根本不可替代,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处于互相不受影响的分割状态,无法解释长、短期债券收益率会相互影响的第一二经验事实。
(3)期限选择与流动性升水理论
①假设前提:不同期限的债券是替代品,但并不完全可替代,投资者通常会更加偏好流动性更高,风险更小的短期债券,要让投资者持有流动性更低,风险更大的长期债券,必须向其支付流动性升水以补偿其增加的风险。
②由于不同期限的债券是替代品,使得长、短期债券的收益率可以出现联动,预期因素也能够实现长、短期利率之间的关联和传递,这能够解释第一二个经验事实。
③由于短期利率的所处的位置不同(低位或高位),本来收益率曲线是可能向上倾斜,也可能向下倾斜的。当考虑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因素时,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向上倾斜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亦即收益率曲线通常表现为向上倾斜。这解释了第三个经验事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