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战国策 .魏策》原文及译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8
《战国策·魏策》原文及译文

原文: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曰:“韩北有巩、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常樊之塞,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地方九百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此皆射之善者也。若夫临难取死,前死不顾,仆地而斗者,韩之勇也。方今之时,天下之卒未尝敢横行于韩之者也。且韩之兵于天下勇且强矣,而大王之威亦不弱于天下。夫以韩国之强,大王之贤,与天下并争,天下不足独当也。然则大王之万乘之国也,韩之兵可天下独当也。而居臣之贱,是韩无天下之心也。夫以大王之贤是韩之兵,而乃西面事秦,交臂而服,羞社稷而为天下笑,无大于此者矣。是故愿大王熟计之也。

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买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为大王羞之。”

译文:

苏秦为楚国合纵之事,游说韩王说:“韩国北边有巩县、成皋的固守据点,西边有宜阳、常樊作为要塞,东边有宛县、穰县和洧水作为据点,南边有陉山作为屏障,国土纵横九百里,能征调的军队有几十万,天下的强弓劲弩都出自韩国。韩国的溪子、少府、时力、距来这些良弓,射程都在六百步之外。韩国的士兵脚踏弩机张弓搭箭,百发百中而不曾休止,远射能穿透胸膛,近射能射中心头,这都是善于射箭的射手。至于说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倒地就斗的,都是韩国的勇士。如今,天下的军队,没有敢于在韩国境内横行的。再说韩国的军队在天下是既勇猛又强大的,而大王您的威望,在天下也是没有谁能够比得上的。凭着韩国强大的军队,和大王您的贤明,足以和天下诸侯国一道去争雄天下,天下诸侯国是不足以单独同韩国相匹敌的。然而您却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韩国的军队足以单独同天下诸侯国相匹敌。但是您却身居卑下的地位,这就说明韩国没有统一天下的决心。凭着大王您的贤明和韩国的强大军队,却反而面向西方侍奉秦国,拱手交出政权,使国家蒙受耻辱而被天下诸侯所耻笑,没有比这再大的了。因此我希望大王您认真地考虑一下。

大王侍奉秦国,秦国一定要索求宜阳、成皋。今年给了它,明年它又会来索要割地。给它吧,却没有土地来满足它的贪欲;不给它吧,又会前功尽弃,并受后祸。再说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贪欲却无止境,拿有限的宜阳、成皋等土地去迎合那贪得无厌的秦国,这正是人们所说的用财物去招怨和买祸啊。不经过战争而割让土地,韩国的土地将削减。我听说过一句鄙语:‘宁做鸡嘴,不做牛后。’如今大王您面向西方,拱手侍奉秦国,去称臣作仆役,这和做牛后有什么不同呢?凭着大王您的贤明,拥有强大的韩国军队,却得到做牛后的名声,我替大王您感到羞耻啊。”

《战国策·魏策》是《战国策》中的一部分,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魏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和策略。在这段原文中,苏秦在为楚国游说韩国合纵抗秦的过程中,以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向韩王阐述了韩国自身的优势和实力,以及侍奉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