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钱钟书《围城》的

大家有谁看过围城的给点读书心得,或是经典片段赏析,谢啦!!!

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égé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婚姻来谈“围城”困境,显然不是钱锺书的本意。“围城”困境是贯穿于人生各个层次的。后来方鸿渐又重提此事,并评论道:
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

这就是点题之笔。钱锺书在全书安排了许多变奏,使得“围城”的象征意义超越婚姻层次,而形成多声部的共鸣。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围城”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像很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一如钱锺书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不再堕入虚无。

但钱锺书并不是要简单地演绎这个比喻,他还要下一转语,不时地消除“围城”的象征。
钱锺书的夫人杨绛曾经说,如果让方鸿渐与理想中的爱人唐晓芙结婚,然后两人再积爱成怨,以至分手,才真正符合“围城”的字面原义;钱锺书在《谈艺录》中批评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误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方鸿渐想进入唐晓芙的围城却始终不得其门;苏文纨曾经以为已经进入了方鸿渐的围城,其实进入却等于是在外面,而当她与曹元朗结婚并过上真正的市侩生活时——那种生活在钱锺书看来是绝对应该逃离的,她却安之若素;她曾经似乎已经进入了文化的围城,但她只有在成为发国难财的官倒时,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处,你用枪逼着她也不愿意出来的。方鸿渐并不想进入孙柔嘉的生活,可是他糊里糊涂地就进去了;结婚后,他也有想冲出来的冲动,但他是个被动的人,不敢行动,也不会行动。从表面上看,方鸿渐去三闾大学的经历与“围城”的比喻是最相吻合的,但实际上,方鸿渐之无法在三闾大学如鱼得水,是因为他还有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分子操守,或者说最基本的做人的操守。高松年、李梅亭、汪处厚,这些人在那里舍得出来么?

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但要理解《围城》,必须追溯到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大批留学生——钱锺书正是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上具体地、活生生地体现出来,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义。

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锺书几乎必然地要从文化上来认识“围城”的精神困境,从而产生深刻的孤独感和荒诞感,在全书的结束部分,方鸿渐在经历了教育、爱情、事业和家庭(婚姻)的失败后,这样感叹:在小乡镇时,他怕人家倾轧,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觉得倾轧还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条微生虫,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搁它在显微镜下放大了看的。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第324页)

这里已经明显地引入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人生感叹。但这种文化困境、精神困境,却是发生在衰微积弱的老大中国与近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剧烈冲突中的,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令人深省的画面:

经过一家外国面包店,厨窗里电灯雪亮,照耀各式糕点。窗外站一个短衣褴褛的老头子,目不转睛地看窗里的东西,臂上挽个篮,盛着粗拙的泥娃娃和蜡纸粘的风转。(第353页)
还有全书结尾处那只著名的祖传老钟,方鸿渐的爸爸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儿子儿媳的宝贝钟,每小时“只慢7分钟”的“很准”的钟,这会儿已经慢了5个钟头的钟:
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第359页)

有些西方批评家说《围城》写了西方文化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也有中国批评家说表现了西方现代文明在中国的失败,从而证明了资本主义文明不救中国的主题。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钱锺书似乎并不是采取非此即彼的立场,他更着力于嘲讽伪文化人的可笑、可怜和可耻,更多地是要写出中西文化冲突中的尴尬、窘迫和困境。而从更广阔的文化意义上来体认,《围城》更主要的是写“围城”困境,其艺术概括和思想意蕴超出了狭隘的个人经验、民族的界限和时代的分野,体现了作者对整个现代文明、现代人生的深入思考,也凝结着作者对整个人类存在的基本状况和人类的基本根性的历史反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6
作者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参照小说内容,可以看到,作者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者陷人精神“围城”的境遇。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围城》表现出了对世态人情的精微观察与高超的心理描写艺术。作者刻画才女型人物苏文纨的矜持与矫情,小家碧玉式的孙柔嘉柔顺后面深隐的城府,可谓洞幽烛微;而对嘴上机敏而内心怯弱、不无见识而又毫无作为的方鸿渐的复杂性格心态的剖析,则更是极尽曲折而入木三分。《围城》的描写,自始至终又都贯穿着嘲讽的喜剧情调。小说的基本情节,都围绕着方鸿渐展开,小说的诸多人物,场面也大都从方的观点展现,方的观人阅世的挪揄态度,以及隐含在他背后的小说作者的嘲讽口吻,交错交融,使《围城》的讽刺门手法别具一格。

《围城》的叙述并不完全贴紧人物性格与情节线索,作者常常旁逸斜出,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新奇的比喻,警策的句子,层出迭见,使小说语言的知识容量大为增加,但有时枝蔓过多,略有炫耀知识之嫌。
第2个回答  2013-09-26
城里的想出去,城外的想进来!
第3个回答  2013-09-26
文坛流传有很多关于钱钟书先生的轶事。说他只知道读书,不太会待人接物,甚至撒切尔夫人来了,到中国访问,说要见一个叫钱钟书的,他说我不知道撒切尔是谁。这可能只是所谓轶闻故事了,但是钱钟书确实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作家。他写出来的作品,有种智者的风采,也有种好像文明人的懒惰。
《围城》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看过电视或者看过小说,但我还是想简单介绍一下钱钟书和这本书的情况。钱钟书主要是一个学者,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写小说跟一般作家不太一样,是很从容的,这种姿态,对他的作品风格的形成应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他也不是为了稿费,或者为了什么上级给他的任务,或者为了形势的某种需要,他纯粹是为了自己的一种文学上的寄托,他的小说是学者小说。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学问家,是非常有个性的一个人,文坛流传有很多关于钱钟书先生的轶事。说他只知道读书,不太会待人接物,甚至撒切尔夫人来了,到中国访问,说要见一个叫钱钟书的,他说我不知道撒切尔是谁。这可能只是所谓轶闻故事了,但是钱钟书确实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作家。他写出来的作品,有种智者的风采,也有种好像文明人的懒惰。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围城》。
  一直到今,这个《围城》几乎是畅销书,高雅的书店也有,地摊上也有,这个很难得。那是因为电视啊,80年代中期《围城》改编为电视,刚才舒乙先生讲了,电视的作用很大,播放以后,大家都来读这个小说。
  《围城》是抗战后期写的,先是在一个叫《文艺复兴》的刊物上发表,1947年出了单行本。发表以后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解放以后,就没有再出版了。解放后钱钟书主要是搞文学研究,研究古代文化,写过《管锥编》,还有其他一些著作,他基本上就没有创作了,大学里上文学史也不讲钱钟书,他的书在图书馆也找不到。一直到大概是80年代初,开始有人注意钱钟书了。那主要是所谓“出口转内销”。美国有一个汉学家,叫做夏志清,他写了一本《中国现代小说史》,把钱钟书捧得很高,这就引起了大陆一些学者的注意,千方百计找来看,确实觉得不错,就有人开始研究钱钟书。那时在海外也有人做博士论文选钱钟书的。钱钟书在文学界名声大振,是80年代的事。一直到今,这个《围城》几乎是畅销书,高雅的书店也有,地摊上也有,这个很难得。那是因为电视啊,80年代中期《围城》改编为电视,刚才舒乙先生讲了,电视的作用很大,播放以后,大家都来读这个小说。所以说现代传媒在推进文学方面有时候也有作用,当然也有消蚀的作用,看书的人少了,看电视的人多了;但有时候电视对文学也有作用,就是刚才说的起过促进宣传。这是关于《围城》的一些背景和基本情况,下面我就转入讲这个作品。
  《围城》这部小说啊,应该说它跟一般的小说不太一样,它是比较深奥的,它的意蕴或者说主题吧,是比较深的,不是一眼可以看穿的。或者说呢,这样的小说所带有文化的意蕴比较丰厚。凡是碰到这类小说,你千万不要相信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它概括了,绝对不能。越是意蕴比较丰厚的文学作品,越是可以做多种多样的解释;如果说像中学上语文课那样的可以作简单的主题归纳,那么这样的作品一般来说比较单纯。所以这个《围城》就属于一种意蕴比较丰厚的。对这样的小说啊,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思路,不断地发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人生体验,去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分析这样一本小说。

一下使我自己写的一篇读后感,开学要交的

读《围城》有感
——嘲讽背后的大悲凉
拜读过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我首先被他那幽默的比喻和恰到好处的嘲讽所吸引。而后,我才发现这是智者用一种让人容易接受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大悲凉。
读《围城》,最直接的感受是那些幽默的比喻让人读过之后有一种快感,最奇妙的感受是快感之后又会让人产生一种深刻的思考。这正是他嘲讽的成功之处,书中并没有或激烈或锐利的批判的话语,但是读者读过之后,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批判,一种感慨,更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心中的大悲凉,与文中幽默的话语形成鲜明的对比。

《围城》的取意为“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小说以主人公方鸿渐的事业,爱情,婚姻,家庭为线索,讲述了方鸿渐的一些生活琐事,正是这些生活琐事,或荒诞,或悲喜,深刻刻画了一些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根性:懦弱,自私,功利和欺骗性。主人公方鸿渐也成为一类人的符号——旧中国知识分子。比如:方鸿渐刚刚回国的时候,被邀请为学生们作演讲,谁知他的出国留学没有学到半点知识,正像钱钟书先生所说“他是一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就转到了哲学系,最后又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他也只是个出国镀金的人罢了。没有真才实学的他乱讲一气,因为他讲到了鸦片,梅毒,所以学生们倒很爱听,只是对那些士大夫们,那些正襟危坐的人,觉得他是胡闹,对于真正的学者来看,等于非常浅薄的皮毛只谈。钱钟书先生把他当时的窘态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可笑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到中国旧知识分子的无能,虚伪。
如此的一个大悲凉,如何去表达,抒发,如何让读者乐意接受,这是最难的问题。然而,钱钟书先生做到了,这也是《围城》这部作品长盛不衰的原因。钱钟书先生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用读者乐意接受的语言来叙述一个故事,用一个读者乐意接受的故事来表达他内心的无奈,失望和对种种事物的大悲凉。我想,这也是我们在读完《围城》之后,在语言表达上最应该学习的地方——用他人最愿意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种种情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