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春秋五霸的两说法哪个是对的,一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越王

二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就是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个是对的 真是搞不懂啊 历史迷们进来解释一虾O(∩_∩)O哈!

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因为这些都是后人评的,不是客观事实。 就如杨贵妃之死,有人说是死在马嵬坡,有人说是跑去日本了。 这不能说明问题,你信哪种就是哪种。 但是心中高祖的教科书大字部分是写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然后旁边写了个注,还有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越王这种说法。 但是应该更流行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这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5
关于春秋五霸的问题,原创者孟子并未说明五霸具体是说哪五人,因此后人诸多猜测,单就战国及汉代至少已有四种不同的排列:

墨子、荀子称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为五霸;
《左传》、《史记》、应劭、赵岐以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为五霸;
《白虎通义》以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吴阖闾为五霸;
《汉书》颜师古注引江以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为五霸。

在讨论春秋五霸之前,大家必须先搞清楚一个前提:在历史上是孟子最先提出“五霸”这个概念。而当时他的原话是“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五霸的强权政治是不符合儒家的“仁义”主张的。故有儒者论“春秋五霸,一霸不如一霸”之说。和后世不同,孟子当时提出这五霸来,是准备给他们来个大批判而不是为了给他们表功。所以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宋襄公会在五霸之列——如果要在春秋的众多盟主中选出5个来批判,这个将迟到的鄫国国君烹了去祭次睢之神的宋大脑袋绝对是首选。

但是对于后世来说,春秋五霸已经不是一种批判而是一种推崇。孟子如果有灵怕是会气的吐血。因为立论的不同,荀子解释孟子所称的五霸,和后世所推崇的五霸本就不应该是相同的五个人。

想平王东迁之初,存千二百国,见于春秋经传者,百有余国,会盟争伐者约十四国,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如果按照会盟诸侯者称霸,那称霸者大大不止五个。而如果是要周天子册封才算的话,则只有齐桓公、晋文公、勾践够格。桓公九合诸侯,文公有践土之盟,勾践有徐州之会,受过周天子册封为“伯”的也就这三个,凑不够五霸之数。

个人倒是认为春秋五霸这个提法在孟子说出来时未必有确实的所指,不过是因为先秦学者接受五行之说,其数尚五,因此凑出来的五霸。类似的还有“五色”,“五音”,“五味”,“五辛”等提法,可见在先秦时代的五字和三,六,九一样是虚数,未必有实指,所以按照文言文虚指的用法去理解这个五字就好了,实在不必去深究具体是哪五人。
第2个回答  2013-09-25
在山东省东明县有一个村叫五霸岗,听老人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五霸在此争战,留下的村名。    春秋五霸形势图(公元前453年)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此说见之于《白虎通·号篇》。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此说见之于王褒的《四子讲德文》。还有人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b>另有人认为,所谓“五霸”,应是一种虚指,并非实指五位国君。
第3个回答  2013-09-25
实际上无所谓5霸,那些人都是曾经改变了历史的人物,不是排名能抹杀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