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以养德的名言警句

如题所述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诸葛亮:《诫子书》

翻译: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自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翻译: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4、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翻译: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出自刘禹锡:《陋室铭》

翻译: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9
1、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2、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

3、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6、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英国

7、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8、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9、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0、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11、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1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论语卫灵公》

1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4、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1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6、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赞同

17、时间不能“增产”,却可以节约。——谚语

18、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诺

19、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20、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21、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谚语

22、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2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24、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谚语

25、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26、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2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28、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29、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30、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31、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32、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第2个回答  2020-11-29
1、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韩非 《韩非子》

2、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恶。 ——韩非 《内储说上·七术》

3、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 ——韩非

4、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6、花开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小窗幽记》

7、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小窗幽记》

8、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11、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12、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

1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4、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

【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15、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16、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

1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19、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

2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2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选自《荀子/劝学》。尝:尝经。思:思考。须臾:一会,片刻。【译文】我曾经整天苦思冥想,还不如我学习一会的收获大。荀子十分注重学习效率,他劝谏我们要善于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2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2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2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译文: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2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