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议论文一篇

以《捕蛇者说》中“苛政猛于虎”为论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孔夫子有句名言:“苛政猛于虎。”所谓苛政,就是指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大凡上过中学的国人,对孔夫子的这句话多少会有些印象。

当年孔子经过泰山,看到有个妇女在墓前哭得伤心死了,就停下车,打发子路去问问咋回事,那妇女痛苦地说:“过去我公公死于老虎,我丈夫也死于老虎,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给咬死了。”孔夫子就问她:“那你干吗不离开这儿呢?”这妇女回答得很干脆,就三个字:“无苛政。”孔子回头对学生说:“小子,记住了,苛政猛于虎啊!”[①]

唐代的柳宗元曾怀疑过孔子这话。等他目睹永州捕蛇者的境遇后,也在《捕蛇者说》里感叹,“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意思就是,横征暴敛比永州那咬了人没治的蛇还毒。

轻徭薄赋,曾一直是人们的理想和仁政的象征。哪朝哪代,都没人敢公开说横征暴敛是要得的事。对那种千方百计为君王充实府库的人,孟子甚至称之为“民贼”[②]。孟老先生是主张对百姓要“薄其税敛”[③]的,他对自己认为的重税是深恶痛绝。有一回,他跟宋国大夫戴盈之聊税改的事情。戴盈之说:“实行什一税,免除关卡和商品的赋税,今年还做不到,准备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全面推行,您说怎么样?”孟子的回答很是让人下不了台:“现在有人每天都偷邻居的鸡,有人说他这不是君子的做法,他就讲:‘准备减少,先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就完全不偷了。’如果明明知道这种行为不符合道义,就应该赶紧停止下来,为什么还要等到来年呢?”[④]

可是,什么算是横征暴敛,什么算是轻徭薄赋呢?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倘若让孟子、秦始皇、董仲舒、桑弘羊凑到一起,肯定七嘴八舌意见不一。可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没有税呀,怎么办呢?中国历史上的招数,都是朝廷说了算,百姓只有缴纳皇粮国税的义务,该不该缴,缴多久,缴的是轻还是重等等,只能由收税的朝廷说了算。鞋子再怎么夹脚,只要朝廷说不夹脚,你还得继续穿着。在王朝时代,即使有法律,也从没超越过晚清钦定宪法大纲的层次。它在臣民权利义务里就规定:“臣民按照法律规定,有纳税……之义务。”

有意思的是,中国历史上常常是苛捐杂税的“旧社会”没了之后,“新社会”就把旧社会当成坏榜样,刚开始也能够气象一新,可用不了多久,旧病又会复发。董仲舒上书汉武帝,就批评万恶的秦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⑤]。也不知道说的是真还是假。反正是新旧社会两重天。《汉书·食货志上》就说,“汉兴……轻田租,什五而税一”。你看,多鲜明的对比!可到了汉武帝那里,比秦始皇更厉害。本来,作为向七到十四岁未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税额原本是一人二十钱,可到汉武帝时,不仅增加了三钱,还把起征的年龄降低了。《汉书·禹贡传》里描述了它的祸害:“武帝征伐四夷,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⑥]不能说这都是那三钱惹的祸,只有因为其他重负的存在,口赋才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历史,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财政失控史,刘晏、王安石、张居正,这些改革派都不是等闲之辈,可他们照样阻挡不了中国历史的这种“规律”。

英国、美国,它们的历史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名鼎鼎的约翰·汉普登出身贵族,是克伦威尔的表兄弟,在剑桥上过学,1621年就被选为国会下议员,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可他却是查理一世眼中的刺头。1627年,因为抵制查理一世的“强制性借款”,他就被下过一回狱了。可他好像没长记性,后来在征船税这事上,他又挑头和山民们一起抵制,硬是拒绝缴纳区区20先令。家境殷实的汉普登并不缺那几个小钱。他每年的收入估计超过1500英镑。这回,他又吃上了官司。他的律师就辩称,“如果陛下……可以未经议会批准就向被告征收××[20]先令……那么基于同样的法律逻辑,这一税额又有什么理由不可能是××英镑呢,甚至于无穷大呢?”[⑦]可是在最后,12名法官还是以2票多数判汉普登有罪,缴纳罚金。[⑧]爱尔兰总督托马斯·温特沃斯就说:“我希望汉普登先生之流,因受到这次鞭击而变得清醒起来。”[⑨]可抗税的汉普登成了英格兰的英雄,汉普登之流也没有变成如总督大人希望的那种“清醒”。1640年11月,召开新国会时,汉普登又作为白金汉郡的代表出席。

在英国,毕竟“王在法下”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传统,交税可不只是钱多钱少的事儿。宪政问题哪能含糊?如果税必须获得议会批准这个大前提没了,那还谈什么纳税光荣不纳税可耻呢?英国佬甚至认为征税没有议会批准的话,乖乖交税才可耻可恶嘞。1629年3月,英国下院通过的决议就称,“不论是谁,要是怂恿或者劝告征收未经国会同意的吨税和磅税,要是充当这种税款的征收者,他就是政治上的谋叛,本王国的重要敌人”;“不论商人或其他人,凡自愿顺从或缴纳未经国会同意的吨税和磅税者,就是本王国的敌人和自由的叛逆者。”[⑩]离了议会批准,就根本没有皇粮国税天经地义之类的事。

就是在那个有钱的汉普登连20先令都不肯缴的英格兰,光荣革命后,在威廉三世时代,“税收收入翻了一番,而自此以后英国人承受的税收负担比法国人还重”[11],可英国再也没有出现像对待查理一世那样的激烈抵制了,税负轻于英国的法兰西却陷入了革命的血海之中。可见,单凭税负轻重,是无法判断是否属于国民无法接受的苛政。

政治自由之下的税收反映招公民对国家的高度认同,反之,国民就会对政权表现冷漠,不把人当人看,征收一分钱都嫌多。用中国的俗话来说,谁当皇帝对老百姓不都一样?你可别以为这反映中国人过去观念落后,要知道,美国佬的先人当年也有这样想的。

1761年2月,马萨诸塞的詹姆斯·奥蒂斯在演说提出“征税而不准选举代表是虐政”。第二年9月,他在马萨诸塞立法机构宣读了向总督提出的抗议书,声称“对于人民来说,他们是臣属于乔治,还是臣属于路易,是臣属于英国国王,还是臣属于法国国王,这是无足轻重的。只要这两者都是专制的(这是必然的),只要这两者能够不通过议会而征税,其结果就没有什么差别。”当他读到这里的时候,来自伍斯特的议员蒂莫西·佩因大叫“叛逆!叛逆!”[12]

不管怎样,美洲殖民地的人民认为“无代表权的赋税是暴政”。换言之,没有代表权就是要求征收一分钱也是暴政。在他们眼里,暴政、虐政不等于非得是恶贯满盈得像秦始皇和秦二世父子那样,弄得天下人民不聊生家破人亡。倘若无视了国民的自治权,比如乔治三世向美洲殖民地征税,那就是暴政、虐政。《独立宣言》历数英王的罪状之一,就是“未经同意向我们征税”。

事实上,英国议会想征收的那印花税,并不是压在北美背上的最后一根不堪重负的稻草。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就说,“不论从任何角度来比较,这些殖民地实际上一直是免税的”[13]。实际上,在18世纪60年代,英属北美殖民地每人平均纳税还不到一先令,而英国本土是每人26先令。[14]一个年轻的女仆只需要用收入的1/200用来交税。照当时大清的臣民来看,就为这么几个小钱,犯得着大动干戈么?就这么几个钱,你杰斐逊在起草在《独立宣言》就巧舌如簧地叫嚷乔治三世是暴君?可美国佬硬是造起了反来,但为的不只是几个小钱。日后,美国佬要交给联邦政府的税,比向大英帝国缴纳的多得多了。

这真是应了孟德斯鸠那段名言:“国民所享的自由越多,便越可征较重的赋税,国民所受的奴役越重,便越不能不宽减赋税。这是通则。过去到现在一直是如此;将来也将永远如此。”[15]相比之下,确实像英国政治家柏克所说的那样,“专制的政权,是一个无能的筹款者。”[16]因为在专制国家,永远困惑于无法确知赋税轻重的界线,永远无法让国民交税心甘情愿。十七世纪,英国政治家威廉·坦普尔爵士说过,“西班牙强征于荷兰的赋税,较之荷兰加诸自己的,少十倍不止,荷兰却不接受,而要反抗”。柏克称他“说得没错”。[17]在柏克看来,“人在权利上所受的伤害之深,与在钱袋上受到的伤害之大,是可以同样之甚的。一项剥夺人民之全部自由的法案,未必使其财产大受损失。人在大路上被抢了两文钱,使他大为愤恼的,主要不在于这两便士。” [18]

可见,苛政、虐政也好,暴政也罢,并非得是把人逼得没有活路,榨干最后一滴油。可是,中国历史上,就始终缺乏能够合理衡量税负轻重的机制,比如民意代表、言论自由等等,往往停留在轻重之争上,似乎十税二相对十税一、十税一相对十五税一就是不好。没人去想,如果一个蟊贼从一个家财万贯的人那里抢劫了一文钱,另一个蟊贼抢过他三百文钱,所谓多少不过情节轻重而已,但抢劫是一样,倘若抢了一文的文称自己抢的,比那抢了三百文的,少多了,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都是抢劫,都没有尊重财产所有者的意愿。耕不能说,那财主某年某月一次就给某灾区捐了三百贯钱,我们抢的才那么点儿,怎么能算是犯罪呢?!可见,横征暴敛或轻徭薄赋,不是个百分比多少的数字游戏,如果是愿意,就像当年卢作孚用自己的船队为国家抗战服务,牺牲巨大,可谁见他就此说那是政府横征暴敛了?政府胡乱摊派征缴,无论多少,都属于暴敛横征。倘若以当年汉普登和他家乡山民的标准,或者以杰斐逊们的观念,中国自秦汉至满清覆亡的赋税,无论数量大小,都属横征暴敛,都是苛政、虐政。

--------------------------------------------------------------------------------

[①] 《礼记·檀弓下第四》

[②] 《孟子·告子章句下》

[③] 《孟子·尽心章句上》

[④]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⑤] 《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

[⑥] 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第4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⑦] [美]理查德·派普斯《财产论》第175页,蒋琳琦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⑧]顾学杰等《英国革命史话》第65—6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

[⑨]顾学杰等《英国革命史话》第6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

[⑩]顾学杰等《英国革命史话》第6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

[11] [美]理查德·派普斯《财产论》第184页,蒋琳琦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

[12] [美]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的历程》第564—565页,谢延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第1版

[13] [英]古德温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8卷,第56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4] [英]古德温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8卷,第56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5] 〔法〕《论法的精神》上册,第220页,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版

[16] [英]埃德蒙·柏克《美洲三书》第65页,缪哲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版

[17] [英]埃德蒙·柏克《美洲三书》第65页,缪哲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版

[18] [英]埃德蒙·柏克《美洲三书》第128页,缪哲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版

文章引用自: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c9c8901007y7u.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04
不耻下问是美德
发布: 2007-8-18 08:08 | 作者: 程言宝 | 来源: 语文天地网 | 查看: 1025次

不耻下问是美德
江苏徐州丰县中学 柏立
作为校长,向学生询问学校管理的方法,有人会说这校长没水平;作为老师,向学生问这篇文章如何分段,那个题目如何证明,你会说这老师太无能。真的如此吗?否也。我认为这种态度是可敬的。其可敬之处在于不耻下问,主动求知。
( 利用设问提出论点,观点鲜明而突出.)
不耻下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三人行,则必有吾师焉。”人非生而知之也,谁能一切都知道?孔子周游列国,问两小儿,于是产生了太阳何时离太阳最近的问题;问捕蛇者的家人,在泰山下终于明白“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孔子从两个弟子向老农要马中,明白了说话要看对象,直奔主题,不必拐弯抹角的道理;访九夷,问夷人,明白陋室只要有君子居住就不感到简陋的道理……正是在不耻下问中孔子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只有在不耻下问中才能发现问题,从而主动求索,进而获得新知。俗话说:“不求甚解,满足一知半解的人,在知识的海洋里只能拾到浅滩上的贝壳,永远也得不到海洋深处的珍珠。”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不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吗?历史上的“一字师”“半字师”不都是大有学问的人向农夫、僧侣请教才使学问更完善、人格更完美吗?
( 分论点一 举孔子的例子很有说服力.能把人品与文品结合起来概括评述,在夹叙夹议中,分论点得以强化. 引用名言论证论点. 两个反问句概括举例,令人深思.)
不耻下问的人赢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向艾思奇请教哲学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有疑点,请考虑后当面告诉我。”他这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态度不仅让艾思奇感动,也让我们认识到:学高为师,能者为师。记得有一则材料这样说,一位地理老师不知道大小黄鱼的区别,明确告诉学生“我不知道”,以后请教同行、渔家、水产工作者,终于弄明白了问题的答案。“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怎么办?向农民请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向工人请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小孩请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向盲人请教,“心中有灯,灯中有明”……
(分论点二 引用作文材料恰如其分.最后的排比句一气呵成,既加强了语气,又突出了不耻下问的好处,让人自觉地认同作者的观点.)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不管你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你想求知,你就得放下架子,走下位子,低下头去,多学习,多请教,大胆发问,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有用人才的.
(关联词使用恰当.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总评:这是一篇很有深度的议论文.习作者以“不耻下问”为话题,在否定错误看法的基础上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为什么要不耻下问,不耻下问有何好处两个发面论述,举例有典型性,代表性,引用名言恰当准确,在夹叙夹议中能够突显论点,论述严密,说理透彻.另外语言在准确周密的基础上,力求形象生动,使人能自觉认同作者的观点.( 程言宝老师 荐评)

不知道能不能用,帮你找了很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7-14
这只能作为借鉴,还是自己写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