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法学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关于备考资料

1、英语:张剑黄皮书(主要是真题系列)。

2、政治:肖秀荣全系列,精讲+1000题+历年真题+时事政治+肖八+肖四。3是专业课:现在很多学校其实并没有指定教材,大家用的所谓的指定教材更多的是约定俗成吧。而且不同学校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不同(你想要报考的学校具体考哪些科目可以通过该校的官网了解),就川大法学考研来说,专业课考试科目分为综合A和综合B,其中综合A包括法理学和宪法,综合B包括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

英语,关键在于真题(因此推荐张剑的真题系列,很详细,有词汇、答题方法),可以通过重复做历年真题解决单词问题(考研重点词汇的重复率特别高)和长难句吧

2、政治

政治的备考不建议长线作战,从九月份开始都不晚,如果是理科生可以适当提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0

本人情况: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刑法学专业拟录取

考研初试成绩:英语70、政治69、综合A 105、综合B 131

一、关于备考资料

1、英语:张剑黄皮书(主要是真题系列)。


2、政治:肖秀荣全系列,精讲+1000题+历年真题+时事政治+肖八+肖四。(肖大爷永远是你肖大爷!)

3、专业课:现在很多学校其实并没有指定教材,大家用的所谓的指定教材更多的是约定俗成吧。而且不同学校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不同(你想要报考的学校具体考哪些科目可以通过该校的官网了解),就川大法学考研来说,专业课考试科目分为综合A和综合B,其中综合A包括法理学和宪法,综合B包括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

(1)法理学推荐教材为卓泽渊的《法学导论》


和《法理学》最好参考使用张文显的《法理学》。

(2)宪法推荐周叶中的《宪法学》(红色封面的),推荐最新版的(能有多新就多新)。

(3)民法在考试中的主要考查总论部分,推荐川大法学院王建平老师的《民法总论》(川大2017版),最好可以结合其他版本的教材对照使用。

(4)刑法推荐马克昌和高铭暄主编的《刑法学》(红色封面+最新版)。

(5)刑事诉讼法强烈推荐樊崇义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最新版),这是一本很好的刑诉法入门教材,值得精读。

(6)民事诉讼法,我备考时使用的是常怡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学》,但是在阅读后,我其实不太推荐这本教材(内容繁简不当,很多问题尤其是常考的知识点其实并没有讲清楚,不太适合备考)。可以参考使用这本书,或者自己寻找一本更适合自己的教材。

(7)关于专业课的资料,有很多淘宝店都在卖,但是根据我自己的使用情况,其实不太推荐在网上购买资料讲义,一是太贵(价格与质量不成正比),二是质量太差(很多所谓的资料其实就是把教材内容浓缩了一下,关键是这种浓缩精简没有技术含量,精简教材内容列出知识框架结构完全可以自己做,最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印象。)当然最值得且一定要买的就是历年真题!

 

二、关于备考经验

1、英语

英语,关键在于真题(因此推荐张剑的真题系列,很详细,有词汇、答题方法),可以通过重复做历年真题解决单词问题(考研重点词汇的重复率特别高)和长难句。

2、政治

政治的备考不建议长线作战,从九月份开始都不晚,如果是理科生可以适当提前。

前期主要是看肖秀荣的精讲,做1000题(看一章精讲做一章题)。

然后就是历年真题,肖八和肖四等,其中肖八和肖四的材料分析题建议背诵。


3、专业课

专业课可以“轮”为单位复习,六门课(七本书)的全部知识完整的复习一遍为“一轮”。为了避免漫无目的的重复看书,还可以制定每一轮的复习计划,包括完成一轮复习的时间(通常情况下越到临近考试完成一轮复习的时间就越短)、每一轮复习的侧重点(比如第一轮复习侧重于知识的整体把握、建立每门课程的知识框架,第二轮复习则侧重于结合历年真题对重点、难点、常考点知识进行归纳,第三轮复习则侧重于结合当前法律热点问题归纳教材内容,以至第四轮第五轮等等)。专业课的复习关键在于理解记忆,最好不要死记硬背。在看书的时候手边放一个草稿本,边看边写,加深印象。

综合A包括宪法和法理学,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对而言更加理论和抽象,理解的难度较大,根据以往的考研情况来说,综合A的分数普遍都不高。而综合B包括民法刑法和两门诉讼法,这一部分的内容则更为具体,理解起来较为容易,根据以往的考研情况来看,用心准备,综合B是可以拿高分的。

具体每一科的备考:

(1)法理学:法理学的内容太多、太杂,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又有差异,比如针对同一概念的表述很多时候都不太一样。而且本科阶段使用的教材受限于篇幅,以及其作为法理学入门教材的编写目的,对很多内容事实上并没有讲清楚,比如在“法的价值”中对法与自由、公正、人权的关系的论述稍显混乱(当然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水平不够,理解不了),这样使得我们应对考试可能有些不方便。因此,在复习期间,可以结合多个版本的教材尽可能地完善整个法理学的知识体系。针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归纳出适合应试的答案。

(2)宪法:宪法的复习以教材为主,一定要注意理论深度,对知识点尽量理解透。

(3)民法:川大法学考研初试的民法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总论部分(可以说总论部分都是重点),在复习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结合刚刚颁布不久的《民法总则》。但是重要的分论部分也应当了解(比如物权法、债权法等)。我国的民法典正在编纂中,所以关于民法典编纂的问题肯定是近些年考查的热点,可能涉及到民法典编纂的问题(比如民法典的体例、人格权单独成编的问题、民法典各编问题等)、新型民事权利的问题、我国民法典与传统大陆法民法典的比较等等。

(4)刑法:刑法同民法一样,主要考查总论部分(总论部分包括刑法论、犯罪论和刑罚论,其中犯罪论是重点),但是也要注意分论部分的重点罪名和相似罪名之间的比较。需要注意的是,考研备考使用的教材的刑法理论主要还是传统的前苏联刑法理论,并不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德日刑法理论),典型的区别就是犯罪论中探讨犯罪构成的要件理论和阶层理论。

(5)刑诉法:诉讼法是川大法学院的优势科目,那么一定会在考研初试的试卷中体现出来,比如所占的分值比重较大、试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应当结合当前的刑诉法立法热点(去年刑诉法经历了一次较大的修改),包括新修订的刑诉法中关于刑事诉讼法和监察法的衔接问题、新加入的刑事速裁程序等等。还要注意我国刑诉法中的部分概念与传统大陆法系刑诉法的比较区别,这部分内容在樊崇义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6)民诉法:根据历年的试题可以看出民诉法相较于刑诉法而言,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在民诉法上可以减少时间,但是一定要注意民诉法特有的内容,以及民诉法与刑诉三。

关于考研的一些常见问题

1、专业课的答题技巧

专业课的答题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复现,更重要的是通过答题(这种对话形式)向阅卷老师展示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等等综合素质,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的时候要做到语句通顺、逻辑清晰(而非简单地罗列课本知识)。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要点:

(1)回答问题以“说清楚这个问题”为最高准则,就是问什么答什么,以及回答清楚。(检验自己答案的方法是否达到这个标准就是看自己写出来的答案有没有把题目的问题说清楚。)

(2)不同类型的问题回答的侧重点不一样,回答问题的字数也不一样,文科学习的三个经典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同样适用于法学专业课的答题。川大法学考研专业课的试题类型有这几种——名词解释、判断分析、简答和论述。就不同题目的字数而言,通常是从名词解释到论述题由少增多。就不同题目回答问题的侧重点来说,名词解释侧重于“是什么”的回答,判断分析则侧重于说明作为你的判断结果的正或误的理由是什么,简答则需要看清楚问题的要求(比如说“简述法律渊源及其构成”则是对“是什么”的回答),论述题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但是论述题更为特别的是需要注意“论”(即说理)的部分。

(3)尽可能的多写(但是绝对不是简单地凑字数)。

(4)书写,不要求字多好,清晰、卷面清洁即可。

2、关于法考和考研

对法学生而言,在准备考研的时候还会受到“法考和考研能否兼得”这一问题的困扰,就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法考和考研在时间上确实有冲突,2018年法考的考试时间是9月和10月,而考研的时间是12月,想要在一年内同时通过法考和考研,那么这两场考试的准备必须同时进行。

不过法考与考研专业课的侧重点不同,可以互补。法考所涉及的知识面广,但是侧重于对法律的运用(对具体法律规定背后的法律原理基本上不要求),考研所涉及的知识面窄,但是更加注重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先准备法考可以帮助你梳理本科三年多学习的法律知识形成较为体系的知识框架,这样在法考完了后复习考研专业课会更加轻松。

总之,量力而行,如果觉得自己的精力足够同时应付两场考试可以同时准备法考和考研,如果觉得自己的精力不足以同时应对,择一而行,通过了任何一场考试都是收获。就我周围同学的经历来说,有的法考和考研都过了,有的只过了一场,有的则是都没过,所以怎么选择主要还是看自己吧。

四、结语

个人不太建议“苦行僧”式复习方式,只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足够,不用把智能手机换成功能机,更不用挑灯夜战或者借着路灯看书。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合理的放松,学习效率会更高。考研复习的正确口号应该是“轻松备考,快乐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