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吕不讳故事的成语典故,具体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叫吕不韦。他在赵国做生意时,帮助秦国的庄襄王(他的名字叫子楚),并把自己的小妾赵姬送给子楚做妻子。庄襄王在位仅三年,就病死了。他的13岁的儿子郑(赵姬所生)继位,史称秦始皇。吕不韦被视为他的父亲,所有行政权力都掌握在吕不韦和赵姬手中。

吕不韦是乱世英雄,他的一生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从原来的一个商人混迹于信口开河,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就是一个草根大翻身tuhao啊。但很多人只看到吕不韦崛起的结果,却不知道他的人生故事。

吕不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虽然他经商赚了一些钱,但还不足以满足他的野心,所以他开始谋划一个更大的计划,那就是当官。当时他正好在邯郸做生意,而秦国的王子作为赵国的人质在邯郸。于是他决定把赌注押在这个陌生人身上。

异人这个高枝,吕不韦开始向他靠拢,在吕不韦和异人之间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为了赢得非人的青睐,吕不韦曾经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爱妾赵姬献给了非人,可见吕不韦还是蛮拼的。吕不韦妻子的事情还造成了一个 "悲剧",那就是秦始皇嬴政的身世之谜,赵姬本来是吕不韦的妻子,但是跟了一个陌生人之后,事情就可以呈现了,这送了一个妻子也许还带了一个孩子,这么大的绿帽子带着应该很不舒服。难怪后人读来也觉得可笑,关于秦始皇的身世已经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吕不韦制造了很多谜团,一个是秦始皇的身世之谜,连他自己都是一个谜,一个有野心的人,但最后饮酒自杀,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可能是秦朝的皇帝太威风了,所以连吕不韦也扛不住,最终自杀而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4
吕不韦的成语典故是一字千金。成语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形容诗文的价值极高,以表示对文辞的赞美。

  吕不韦在秦国做了宰相,但因他过去从商,文武百官既看不起他,也不服他。于是,吕不韦听从别人的建议,准备效仿前人,著书一部,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又可以为后人做些贡献。他招纳名士,把每个人写的编成一部书,取名为《吕氏春秋》。后来,吕不韦下令把一千金和《吕氏春秋》一起挂在都城咸阳的城门上,并宣布道:“谁能指出本书错误,删去一字或增加一字者赏给千金。”“一字千金”的故事也就由此而来。
第2个回答  2022-01-18

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第3个回答  2022-01-18
了解还是比较多的,他是来自战国末期的一个大商人,他在赵国从事商业活动的时候帮助过秦庄襄王,其中有一个典故是奇货可居,主要讲述的是他将价格比较少,数量比较少的货物囤起来,等到价格比较高的时候卖出。
第4个回答  2022-01-18
与吕不韦有关的成语就是一字千金。吕不韦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编了一部书名字叫做吕氏春秋。他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并且说各方人士有谁能在书上增一字或减少一字,就赏1000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