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编钟编磬的出土会震惊科学界和世界乐坛

在线等答案...!!

.钟乐绕梁举世无双 国际壮歌震惊东方.

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墓室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场的考古工作者都被这前所未见青铜铸器惊呆了。
曾侯乙编钟出土后,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研究后音乐家黄翔鹏、王汀寺人闻讯赶来现场,日发继夜地对全套钟逐个进行测音。当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时,两位专家喜得手舞足蹈。经与考古专家们分析论证后,大家决定“只见其形、不闻其声”不算认识编钟,要敲响它,才能体现价值。
1978年8月1日。建军节。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日下午,历史上的第一场,也是唯一的一场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音乐会在驻随炮师某部礼堂举行。这是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忆编钟重新向世人发出它那雄浑而又浪漫的千古绝响。那场独一无二的音乐会,是担了风险的。重新组装复原后的编钟重达10吨。木质横梁在水中泡了两千多年如今能否支撑得住;尤其是部队礼堂的地板,能否担得起这前所未有的重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人们在礼堂舞台的地板下层层加固。
首次奏响编钟应该敲什么曲子?作为音乐会主持人的谭老经反复思考决定曲目要表现“古今中外”。于是,音乐会发《东方红》为开篇,接着是古曲《楚殇》,外国名曲《一路平安》、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最后以反映共产主义的《国际歌》乐曲落幕。音乐会持续了两个小时,演出结束时,听从竟一时“痴迷”,停顿数秒,才掌声雷动,许多人泪水涟涟。
编钟是“国宝”,“国宝”当然不能随便敲击。自1979年5月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由湖北省博物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厂研究组,经过4年反复试验、试制,终于在1984年7月成功地复制出形似声似的全套曾侯乙编钟。当年研究及复制所耗资金达百万之巨。

.二十春秋改革开放 沧桑中华情有独钟.

如今,曾侯乙编钟(原件)、尊盘及大量同时出土的珍贵文物保存在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内。该馆共收藏了19件(套)“国宝”级文物,其中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文物就有8件(套)之多。但当年编钟从随州运抵武汉,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史。
曾侯乙墓考古的重大发现,轰动全国。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治秋从北京赶赴现场视察。根据国家文物法规,王老就文物的保管总是提议:“要赶快做木箱,放在一起集中保存。”此语一出,考古现场的“大管家”原随县文教局副局长周永清警觉地意识到,编钟很有可能运至武汉。他以上向县委汇报。
“编钟出于随州大地!理当留在随州!”这是当时随县人上上下下的朴素想法。为了留下编钟,随县采取了种种措施。作为县里考古现场“特派员”的周永清也反复同考古发掘队队长谭维四教授交涉,双方难免唇枪舌战。当时随县的一位负责人在讨论编钟去留问题时,激动之下对周老说:你就是坐在车头前,也要留住编钟!
然而,当时随县没有博物馆,无法保存这批国家文物,也无科技力量进行研究。最终,关于编钟是留在随州还是运往武汉的报告,摆在了当时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的办公桌上。陈丕显书记当即“拍板”,电令随县县委协助考古队将编钟等出土文物运往武汉省博物馆集中保存。
在省委指令下达考古现场的那个夜晚,谭维四与周永清这两位在编钟去留问题上的“对头”,坐在擂鼓墩的山坡上,推心置腹促膝长谈。仰望夜空,繁星点点。周永清双眼闪出泪花:“作为随州人,我对编钟有着独特的感情,作为党员,我无条件服从党的安排。”次日清晨,老周二话没说,亲赴大洪山为文物出运武汉准备包装木材。在100多天的考古发掘中,随县人心地高洁,功不可没。
编钟启运之日,细雨霏霏。数千人伫立随县街头目送车队缓缓驶去。有人泪洒衣襟,这表达了随州人对编钟的感情,也昭示着随州人对编钟的责任。
二十春秋弹指一挥间。“编钟故里”的随州人对编钟至今魂萦梦绕。不久,随州这块当年楚国的土地上,将耸立起一座编钟造型的博物馆,曾侯乙墓墓坑原址也将完成原地脱水保护,复原当年出土时的盛况。
编钟出土二十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风云际会,两千年后,编钟的身上映射出中国国运的沧桑巨变。在香港回归之日维多利亚海湾上空回荡的世纪强声,是编钟的声音,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呐喊。
编钟,是我们的先人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一页。一个复兴的中华民族,也必将为世界贡献得更多。

★昭王有难奔随国鎛钟一尊谢曾侯

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65件曾侯乙编钟里有一件与众不同的,自成一体。这件 钟悬挂在巨大的曲尺形钟架最下层中间最显眼的位置。 钟高92.5厘米,重134.8公斤。其形制独特,花纹繁缛,制作精美,是青铜器中的精品。鎛钟镇部镌刻有31字的铭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3
首先呢这是史无前例的.在中国文化里几千年前就有音乐了,更不逊色于架子鼓等爵士打击乐器。其地位已在世界打击乐界中根深蒂固
第2个回答  2013-09-23
历史说明.中国人早就是音乐的主人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