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被我们叫做“南霸天”,“灭绝师太”的老师们现在怎么样了?

如题所述

《老师,好》这部电影的热播,勾起了无数人对自己学生时代的怀念,大家都在电影中寻找自己的原型,寻找当年老师的原型,在我们那一代人心目中,老师就是窗外那双严厉的眼睛;是犯错误时举起的戒尺;是有时让我们咬牙切齿,有时让我们敬重仰慕的人……那时候,老师是可以惩罚甚至体罚孩子的,那时候的学生是不敢在课堂上吃烧烤喝啤酒的,那时候,家长们见到老师还是很尊重的。

小的时候,虽然爸爸妈妈都是老师,但是我没得到过什么特殊优待,犯了错反而是加倍惩罚,因为父母早就对任教师交代好了。那时候,大多数孩子都是要受惩罚的,没做完作业,打架,没背书,做错题,考试不及格等等都可以成为首发的原因。惩罚花样繁多,至今想起来仍然印象深刻,具体因为什么受罚大多数是记不清的,惩罚的方式倒是记忆犹新。

蹲马步,跑圈,做俯卧撑是比较司空见惯的,一般性的错误基本都用这样的方法来惩罚。蹲马步要蹲到脚发颤,跑圈要跑到大汗淋漓,做俯卧撑做到哭。老师在旁边看着,现在想来,应该是在关注我们的承受能力,一旦承受不住,就往屁股上踢一脚,让我们滚蛋。如果犯的错误比较严重,那惩罚也就升级了,记忆比较深的有一种我们叫“喷气式”的惩罚,脖子上,两只手上各挂一个书包,还要把一只脚翘起来,再挂一个,人就像要起飞的飞机一样,三下两下就大汗淋漓,大喊大叫下次不敢,坚决完成作业什么的,老师往往在你承受不了的时候往屁股上一脚,让你滚蛋,这样一次下来,至少一星期不敢再犯了。

当然,严重的错误老师才会动手,一般是打手心,打屁股,老师说,这些地方伤皮不伤骨,只是疼,并没有什么影响。实在是打的狠了,家长也会追到学校,找老师理论,但争论的焦点不是应不应该打,而是应该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最后,总是以老师承诺下次揍得轻一点收场,临走时,家长一定要说,老师,以后你可不能不管我家孩子,该打还打,下手轻一点。

在学生中间,老师们都有外号的,根据他们的外形特点,严厉程度,外号也不一样。戴眼镜的叫“四眼”;脸上有点雀斑什么的叫“麻团”;脖子比较长的叫长颈鹿”……我们初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不苟言笑,铁面无情,所以我们叫他“南霸天”,这个词大概是从《水浒传》中看来的吧,只要犯错,考试不及格,打架什么的,换来的必然是他一顿狂喷,然后他陪着我们一起蹲马步,跑圈,说是学生没教好,他也一起受罚。还有一个语文老师,女的,眼神特别凌厉,任何的小动作都逃不过的的眼睛,目光如炬,神目如电,由此得名“灭绝师太”。不过,这些外号是绝对不敢当着老师的面叫的,偶尔被老师听到那就自认倒霉,等着跑圈就是,觉得供出同伙,牵连他人。

时过境迁,是十年过去,一代严师垂垂老矣,纷纷退休,即便还有在工作岗位的,也是接近退休了。现在,我自己也是老师了,我不知道自己在学生中间有没有外号,我想大概是有的吧。但是我们还敢像我们的老师那样严厉要求学生,放手实施惩戒吗?不能了。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我们变得佛系,因为管教成本太高了。不仅我不敢,我的那些老师们也不敢了,有时候聚在一起,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要退休了,别等到上天吃狗肉,安全着陆吧,学生们要闹腾口头批评一下就是。以前的“南霸天”,“灭绝师太”已经变成“弥勒佛”了。前车之鉴不远,不变也不行,我们纵然有十分的心想对学生严厉起来,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但是不能落实到行动,只能靠鼓励,批评,如此而已,对有些同学这样的方式有作用吗?

此文成文之际,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安徽太和中学李老师因为管教学生方式不当,从副高5级降到7级,连降两级,并且调到农村中学任教。不得不说,又一个“南霸天”要变成“弥勒佛”了,而且必然会引起其他老师警醒,何苦来哉?佛系一点,大家平安,只是教育怎么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6
我当年的老师对学生非常地严厉,如今她们已经老了,满头的银丝,但精神矍铄。
第2个回答  2020-06-16
老师们还是那样,坚守在岗位上,有些可能已经退休了,他们还是像往常一严厉的教育着新的学生
第3个回答  2020-06-16
其实这些老师们现在还是在他们的岗位上教书,有可能还会变得更高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