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指的是一种积极的、能够使人们不断进步的心理状态。

除了疾病而言,还应该具备一些特点,比如可以持续学习,持续进步,可以良好的适应社会关系,良好的发展和保持亲密关系,能够有比较好的自我认知,并且能够在挫折中、困难中应对,使自己度过困难跟挫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接纳自己的不足。

此外,还要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比如在一些压力和极端环境下,能够调适自己的身心情况,去适应极端情况,这些都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而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心灵统一、和谐,能够适应好社会环境,并且使人发挥到最好的功能。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扩展资料: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全;

4、行为协调;

5、人际关系适应;

6、反应适度;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1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第2个回答  2020-12-21
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2、情绪协调,心境良好:情绪在心理异常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
  3、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健康的意志品质往往具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人际关系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5、能动地适应环境:对现实环境的能动适应和改造是很积极的处世态度,与社会广泛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其心理行为能顺应社会文化的进步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以达到自我实现与对社会奉献的协调统一。
  6、保持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
  7、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快的结果,这就是人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活动的健康水平。
第3个回答  2021-03-30
【心理健康的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第4个回答  2020-09-2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