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

如题所述

小组合作学习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
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

1、小组规模

2、小组划分

3、小组座次

4、小组重组

小组的优化组合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与基础,也切实关系着自主课堂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并始终将其放在小组建设的首要位置。对于这一间题,我们将从小组规模、小组划分、小组座次和小组合作时间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小组规模

科学研究以及我们的实践均表明.最佳的小组合作人数应在3-5人之间,其中又以两两成对的“四人小组”最为适宜。因为不论对于学习还是管理来说,四人小组都具有很多的好处,如:

.四人小组变成两人一对,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学生的互动。

.四人小组有利于学生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

.小组规模越大,某个学生隐藏或被忽略的机会就越大,而四人小组恰好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四人小组优于两人小组的地方在于有更多的主意和力量去完成任务。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旦小组的人数越过6个,就会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困难:

.有一些学生会承担比他们应该分担的工作量大的工作。

.学生们反而会缺少与大集体合作的能力。

.学生会在小组内部与自己的朋友组成小团体。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建议,合作小组的建立应以“四人合作”为最佳方式。

小组划分

小组的建立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小组的划分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应使每个小组都同时拥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及单科成绩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我们将其称之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原则。“组内异质”能够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因为“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组间同质”又可以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原则的帮助下,结合实践经验,我们推荐两种小组划分的具体方法,供借鉴、参考。

方法一:

1.以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班级名次为依据,以40人为例,1-10名分别为10个小组的1号组长,11-20名为各组的2号组长,21-30名为3号组员,30-40名为4号组员,原则上1与20名,2与19名……搭配,然后根据性别、性格、学科优势等再做微调。

2. 10个小组的再组合:每两个小组组成一个大组。1号组长的班名次即为该小组的序号,那么大组原则上采用1组与10组,2组与9组……的组合方式。

3.大组座次安排:(1、2、3、4为各组组员号)

4

1

1

4

3

2

2

3

这样的座次方式既有利于“一对一”的小组互助,1号与4号,2号与3号,又有利于优生的发展:两个小组的1号2号挨着,可合作解决拓展拔高的疑难问题,再者将相对差的学生隔开,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班级的纪律,也创设了后进生转化的有利条件。

方法二:

探索1: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依据“串麻线”的原则划分小组(即成绩第1名、20名、21名、40名的学生为一组;第2名、19名、22名、39名的学生为一组,以此类推),并根据学习成绩将4个成员编为1-4号,这样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前10名的学生做组长。

问题:10个组长,即各组1号,在学习的时候势单力薄,遇到弱科、难题甚至找不到讨论对象,极不利于优生的个人发展,而且男、女生比例较难调控。

探索2:根据基础成绩将男、女生分别进行排列,依据“串麻线”的方法将两男两女划分为四人学习小组(即男1号、女1号对男20,女20;男2号、女2号对男19、女19,以此类推),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单科成绩等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与此同时迅速结成组内“一帮一”小对子,实现学习合作与互助。

问题:这样组合的10个小组仍然并不完美。不管如何搭配,仍然会有弱势小组的存在,如“男10号、女10号和男11号、女11号”组成的四人小组虽无差生却也没有优生,很难起到带动作用。

探索3:由相对强势小组搭配相对弱势小组形成5个大组(如男、女1号和男、女20号的小组搭配,男、女10号和男、女11号的小组搭配),相邻小组学习上互帮互助,纪律文明则互相竞争,为小组管理及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组座次

在前文的“小组划分”方法中,提到了一种新型的座次安排方法,如果把成排成列的座次方法称之为“插秧式座次”的话,这种新型的座次方法我们将其称之为“方阵式座次”。

为了更有效地协同合作,座次的安排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学生之间必须坐得足够靠近,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更方便地交换信息和小声地讨论问题。这样,座位的安排就促进了合作。我们常常发现,有时候,一个小组效率不高的原因仅仅就是因为他们所坐的位置。例如,一个学生离其他组员太远,或是一个组两头的同学无法方便地沟通。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座次的安排同样重要。

过去,我们的小组活动常常是在前后桌四个学生之间进行的,这样做未尝不可,但当小组合作变成课堂的主旋律时,这种座次的弊端就开始显露出来:因为小组活动过程中,总会有一半的学生始终背对讲台,当小组活动与全班互动相互转化时,他们就必须安静、迅速地转过身子。突然之间转过180度可能会使他们不舒服,有的学生还会对转来转去感到厌烦,这就可能导致他们注意不到老师和其他同学在说些什么或展示些什么,课堂效率受到了极大的考验。避免这种问题的座次安排最好就是让学生能够面对教室的侧面,四个组员两两相对地坐着,即我们所提到的“方阵式座次”(参见下图)。

小组重组

为班级的“小组优化组合”所作出的一系列工作和努力,让我们更想把小组长久地保持下来。学生们也喜欢在已经熟悉的小组中学习,但是,有规律的小组重组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我们建议应该做到每个学期重建一次小组,它会为我们带来如下的好处:

.学生们能够与更多拥有不同经历和能力的同伴儿搭档。

.学生们能够有机会学习如何与新搭档合作,同时也预防了“小集团”的形成。

.学生们能够意识到不仅仅是他所处的小组,而是整个班级都在从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

当然,小组重组之前,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引导学生举行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例如离开之前,让学生给自己的小组成员写下感谢的话语等等。

问题24小组内部为什么要进行分工,怎样进行最优化分工

小组内部为什么要进行分工

怎样进行最优化分工

小组内部为什么要进行分工

利用小组进行学习与班级活动时最容易让人担心的就是个别学生会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不能与其他组员交流交往和共享。这些孤独的孩子,不仅丧失了自己学习的机会,干扰了其他人的思考,而且还严重挫伤了整个小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另外在小组内部,由于以前在班级学习以及各项活动中所积累下的一些负面影响,会使某些组员感觉到在小组内部的地位低下,而小组内地位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总在帮助“迟钝生”的学生被认为是“聪明”的好学生,最终使:

●地位较低的学生发言较少。

●忽略或不在乎地位低的学生的贡献。

●对地位低的学生注意或关照不够。

●地位较低的学生会有挫败感,从而更少地活动。

小组成员地位不同会阻碍全组的学习,还会由于不注意某些人的想法而降低了整个小组的潜在能力。而小组分工就意味着每名组员都对小组的学习和成功负有责任。小组的每名成员都要有为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一旦小组成员都有了这种责任心,那么作为小组的一员,学生就会找到一种归属感。如:当基础较差的学生成功地为小组完成了某件事情以后,其他组员对他的看法就会改变,他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其自信心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就会促使他发自内心地不断为小组尽力,使自己更加热衷于小组的各项活动,也会越来越关注小组各方面的荣辱,这样就会使小组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使自己小组在其他组面前更具有竞争实力。

在实施小组学习之初,有的班级在小组建设探索中,忽略了小组分工,结果出现了在小组内部,所有的事务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活动,只是由所谓的组长去做,而其他组员就表现得有点儿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组长在感觉不公平的情况下最终也就放弃了,这样就使得小组的活动最终只是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小组互助学习的进行。

综上所述,只有对小组进行科学的分工,让每个组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会使小组中的每个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才会使人人都有为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才会不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小组能够更好地去完成更多的任务。

怎样进行最优化分工

实施小组自我管理模式后,如何发挥小组的最大功效,才能使人人都能感觉到一种归属感和强烈的责任感,这就取决于怎样在小组内部进行最优化分工。如:

.围绕小组的建设给组员设置分工。

即在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各一名。

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等。

检查员的职责是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学习提纲、作业完成情况等

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各小组将每日情况进行汇总,件将结果在班内黑板上进行公布

.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

即每个小组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分别设立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政史地生组长,

.根据班级日常事务分工

如:设立纪律组长、卫生组长、作业组长、宣传组长等。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身兼数职,能力弱的学生担任一职,明确职责,人人参与小组管理,努力培养小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还可以每周设立一个值勤小组,从纪律、文明到学习、卫生对每个小组进行全面管理,事无巨细,全企又负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

.根据需要进行混杂分工设置。

即在设置学科组长的同时,也设置各常务组长。如一个学生可以既是语文学科组长,也是卫生组长等。

无论是哪一种分」:设置,各分工组长都要职责明确。

下面是潍坊十中2005级某班的小组分工设置

该班的分工属于任务混杂分工。首先确定每个小组的固定组长,对全组的各项工作全面督促、负责,其他组员再根据各自的学业情况和性格特长担任学科组长和名常规组长,具体负责小组各科的作业检查监督及记录、本小组的纪律及卫生工作的检 查督促及记录、本小组的养花和宣传任务。通过小组内部明确而又具体的分工,增强 了小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确保了人人都是小组的管理者。

各小组设一名1号组长为固定组长,下面再设学科组长和常规组长。

1号组长为小组内的固定组长,是小组的领袖人物,主要负责小组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老师联系,与小组成员的家长联系,以及灵活调控课堂交流合作,以确保课堂交流合作的效率。1号组长直接对班主任负责,是小组凝聚力强弱以及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人物,要将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情况包括交流是否主动、是否敢于大胆质疑、是否敢于积极展示、是否做到当堂落实等,认真、实事求是地登记量化在评比栏内。另外还负责每天小组成员“手拉手伴我成长卡”中“小组要求栏”及“在校表现栏”的具体填写工作:“小组要求栏”应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相应的要求;“在校表现栏”应根据组员当天的在校表现给出中肯的评价。

学科组长包括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以及史地生政组长。各学科组长分管小组各科作业的布置、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地将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课代表,课代表再将各小组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内。

常规组长包括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绿化组长、宣传组长。

(1)纪律组长:负责维持本小组的纪律。对于到校后不能安静下来,学习、课间打闹、课堂游离于小组之外的同学,应及时地给予提醒和制止,另外负责维持课堂讨论的秩序,并做好记录每天登记到小组量化评比栏内。

(2)卫生组长:负责安排监督本小组的值日,小组内的个人卫生及小组的环境保持。对于值日不认真或干值日迟到的同学,应及时地给予提醒并进行协调以确保班级的卫生得到及时清扫,并将卫生情况做好记录,每天登记到量化评比栏内的卫生检查记录表内。

(3)绿化组长:负责小组承包的绿化任务及绿化工具的管理与使用。

(4)宣传组长:一方面负责小组宣传稿件的征集,另一方面负责小组内各项检查评比的记录通报,并及时修正小组的口号。

问题25 怎样进行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

精挑组长人选,培养得力助手

贯彻实施“一帮一”,努力实现“对对红”

用制度规范小组管理

制定严格组规,培养良好组风

评选明星小组,激活竞争动力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的班级规则和规范建设,同样,一个优秀的小组也必须要有优秀的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相扶持。在此方面,我们结合实践经验,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精挑组长人选,培养得力助手

小组长关系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因此这一职务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发现,尽管所有的小组都在努力,尽管所有的小组都不甘落后,现实的情况却是有的小组一路遥遥领先,有的小组却步履维艰,其中的差距就在于小组长的

管理与协调能力的差异。凡是小组长组织能力强、责任心重的小组,小组活动时不仅积极主动,效果好,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反,如果小组长不负责任,小组活动组织得不好,小组长就得不到小组成员的认可,小组内部松松散散,小组成绩也往往处于下降趋势。因此,对于小组长人选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小组长的学习水平,而且还必须注重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

然而,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中,十全十美的小组长往往很难找到,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培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