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观后感600字。

速度!!!!!!!!!

晚上,近八点钟,我激动的坐在了电视机旁,2013蛇年春晚马上就要开始了!!
告诉你,我的生肖是蛇!本命年的春晚,我怎么可能不激动?不知道春晚的演员们会给我怎样的一个惊喜。
开始了,开始了!欢快的歌声响起了!主持人从舞台的各个角落里出现,一首接一首的唱,那热闹的气氛都快把房顶给掀翻了,这个开头真是棒极了!接着,是家喻户晓的“凤凰传奇”组合歌手为大家演唱《中国味道》,我最喜欢那句“摇摆摇摆”了,它显示了中国独有的味道。然后,是王力宏主唱的《十二生肖》,虽然有点听不懂,但是歌调挺好听的。主持人参与,春晚的第一个小品别具一格,真让我大饱了眼福。小品中,平时随处可见的人为了上春晚,纷纷搬出绝技,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接下来的节目就很文雅了,是一场创作音乐《琴筝和鸣》,听介绍,这首曲子是由改编的民间音乐《金蛇狂舞》与一首外国名曲结合而成的,怪不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随后是由蔡明,潘长江主演的《想跳就跳》,这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目了。聪明的蔡明退了休,心里烦不胜烦,用各种手段逼走了麻烦的人,最后还是潘长江帮她找回了生活的意义。蔡明那句“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有点骂人的意思,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
春晚的节目真是太多了,足足有四十个呢!下面只讲下我喜欢的节目吧。
除了《想跳就跳》,我还喜欢相声《这事不赖我》。大家先别顾着笑,这个相声的名堂还大着呢!:它充分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少年们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它教育大家什么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关键是要找方法化解,而不是无止境的抱怨。并列第三的是《茉莉花》加上《我心永恒》,第一朵茉莉花优雅美丽,第二多茉莉花热烈奔放,两相结合,预示着中外文明的结合,更表达了,中外人民的和睦相处。《我心永恒》这首歌真的很好听,虽然我没看过《泰坦尼克号》,但也能感受到这首歌对船上人们的祝福。
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小品《你摊上事了》,我佩服那个保安的正直,也赞扬那个借钱还钱的“赵总”,更惊讶那个借钱的“伪娘”。
看完晚会,已经是半夜了,心想:希望春晚越办越好!祝大家蛇年吉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21
还是那么一个舞台,一年比一年奢侈豪华;还是那么大量现场观众,一年比一年增多;还是那么靠主观决定的内容,而且庸俗节目一年比一年增多,等等。可见,央视所谓的创新,也无非就是内容的雅俗共赏,形式的观众增多、舞台灯光的豪华奢侈这种钱搭建出来的摆设,无实际意义上的创新。

  实际上,春晚谈创新已经谈了十几年了,每一次换导演时总会有创新一说,场地的变化试验过,节目内容的创新试验过,但从观众反馈看并不成功。艾君认为,创新不是信口开河,修修补补,创新要有灵感,创新需要神医来诊断病因对症下药,创新要有超前的思维和意识,打破旧的模式来一次完全的革命--

  春晚走不出固有套路难现新意

  cctv春晚需要形式上来次变革

  虎年春晚落于固有俗套急需形式上的革命

  企盼已久的虎年春晚,在平平淡淡中落下了帷幕。尽管央视调查又会显示,观众满意度占多数,但是网络上、生活中人们的评论不满呼声很高。应该说,虎年春晚,包括艾君在内许多观众期望值很高,可看后要说感受,无论内容和形式艾君只能是说是依旧--依旧的不是精彩也没有创新,依旧的而是内容和形式的俗套。

  是不是央视春晚质量在下降了呢?是不是央视就没有出众的才人了?答案是否定的。艾君认为,其主要原因,20多年来,尽管春晚的内容在不断创新,但春晚的主体形式却始终没有变化;20多年来,社会上各种晚会多如牛毛,人们的欣赏口味、审美意识都在发生着变化,可央视春晚的主体形式、主体内容却万变不离其宗。

  还是那么一个舞台,一年比一年奢侈豪华;还是那么大量现场观众,一年比一年增多;还是那么靠主观决定的内容,而且庸俗节目一年比一年增多,等等。可见,央视所谓的创新,也无非就是内容的雅俗共赏,形式的观众增多、舞台灯光的豪华奢侈这种钱搭建出来的摆设,无实际意义上的创新。

  说心里话,面对着舆论压力、娱乐多样化以及各种形式春晚的挑战,央视春晚该如何走路,如何跳出框框套套,往往成为央视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导演面前的难题。

  尽管担任虎年春晚总导演的金越面对媒体曾经虎视眈眈声称要大打创新牌。但创新一词,人人都会说,说说容易做起来则难。

  实际上,春晚谈创新已经谈了十几年了,每一次换导演时总会有创新一说,场地的变化试验过,节目内容的创新试验过,但从观众反馈看并不成功。

  艾君认为,创新不是信口开河,修修补补,创新要有灵感,创新需要神医来诊断病因对症下药,创新要有超前的思维和意识,打破旧的模式来一次完全的革命。记得1985年左右,艾君曾经写过一篇春晚创新问题的建议文章认为,如果不在形式上下点功夫,春晚要再铸造辉煌几乎是个遥远的梦想。

  春晚到底能不能创新?是不是曾经创造辉煌的春晚已经很难走出禁锢了呢?

  艾君在回顾改革开放30年活动中讲过,“春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电视的普及和发展,由央视打造出来并诞生在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也是春节文艺晚会这种文艺形式中的变异儿。艾君认为,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电视的普及为打造综合文艺晚会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电视主导了大众文化的劲势传播的时代。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电视的普及发展,如果没有电视机的普及,或许也就不存在被广泛认可和引起关注的“春晚”。因此,“春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电视的普及和发展,由央视打造出来并诞生在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第2个回答  2013-02-22
天下文章同样抄 看你会抄不会抄
第3个回答  2013-02-15
这个,无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