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倮”这字读什么?

如题所述

倮   [luǒ]

笔划:10

部首:亻

结构:左右结构

笔顺:撇、竖、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捺

释义:赤体

倮,袒也。——《说文》。字亦作倮。

唯人为倮匈而后生也。——《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注:“倮匈,谓无毛羽与鳞介也。”

又如:倮儿(旧称无羽无鳞甲、蔽身的动物为“裸虫”。又指人);倮身(裸体);倮袒(裸露上身);倮体(裸体)

组词:穴倮、徒倮、倮葬、倮体、倮兽

穴倮 xué luǒ:穴居裸体。晋郭璞《山海经图赞·毛民国》:“或贵穴倮,或尊裳衣,物我相倾,孰了是非。”

徒倮  tú luǒ:光身,不穿衣服。《淮南子·齐俗训》:“虽之夷狄徒倮之国,结轨乎远方之外,而无所困矣。”高诱注:“徒倮,不衣。”

倮葬 luǒ zàng:指不用衣衾棺椁而葬。汉刘向《说苑·反质》:“杨王孙病且死,令其子曰:‘我死,欲倮葬以反吾真,必无易吾意。’”

倮体  luǒ tǐ:身体不穿衣物,赤身露体。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衡当面脱下旧破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近赤身亦作「裸身」。

倮兽 luǒ shòu:短毛的野兽,如虎豹之类。一说身无毛羽鳞甲的动物。《管子·幼官》:“饮於黄后之井,以倮兽之火爨。”尹知章注:“倮兽,谓浅毛之兽,虎豹之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