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道路上,你有过育儿焦虑吗?

如题所述

育儿道路上,你有过育儿焦虑吗?育儿焦虑的根源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照书养娃”的年代。这也是一个信息过剩的世界。“油管”、“脸书”和“围脖”横扫一切,印着可爱宝宝的亲子杂志摆满了路边的书报亭,到处都有关于养孩子的知识在抓你的眼球,吸引你的耳朵,教你这样做那样做才算是一个更好的妈妈太多的“箴言”变成了育儿路上的噪音,携裹着焦虑扑面而来。从怀孕我们便开始订阅育儿杂志,翻阅育儿书籍,浏览育儿网站,用知识将自己武装到脚后跟,生怕遗漏了那些孩子最重要最有益的信息。从来没有一个时代会出现如此之多的教育产品和流派,无数专家和“成功者”争相著书立说,分享自己的智慧。在我们祖父祖母那一辈,或者父母那一辈,怎么养孩子也许就是听听长辈们怎么说,而我们这一代,要听长辈的,要听书本上电视上频频露脸的营养学家教育专家的,不但要听中国的声音,还要听外国的声音。

中国传统是孩子裹在襁褓中长大,但西方的专家告诉我们说这样对孩子的骨骼发育不利,应该摒弃,最新的研究则说襁褓因能让孩子重温子宫内的安全感所以利于睡眠。一个小小的襁褓,十年间从“裹”,到“不能裹”到“科学地裹”。东方西方,古老和现代的育儿观念,纷纷冲击着我们。繁衍,本是人的本能和最自然的行为,但当每个细节都被层出不穷的新理论显微镜反复放大再放大后,所有的细节不是变得更清晰而是混乱。我们所生活的年代更是一个盛产焦虑养育的时代,我们比任何一代人都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担心和忧虑。环境污染让我们不知道吃什么,知识的更迭让人不知道应该学什么,东西方的交融让人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新的学科、新的科技、新的知识给人们指出了更多的方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也带来了更多的迷茫。

育儿焦虑症是指父母对孩子过度重视,他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行为都会引发父母的焦虑,根源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因为父母不懂孩子成长的规律所致的深层焦虑。父母为什么不懂得孩子成长的规律呢?原因在于父母们总是自以为懂,自以为是,不能真正地学习了解相关的知识,以“半吊子”的一知半解误导了自己;另外父母自身的高高在上的等级感,很少能在意识中尊重孩子为一个成长中的个体,尽管表层面上父母充满了爱,由此父母和孩子在心理上越来越疏离,并且因为无意识中感触到孩子的远离而恐慌,更找各种精典的借口做控制孩子的事情,从而形成和孩子精神上割裂情感上纠缠的状态,陷入焦虑的泥潭。第二点是因为父母没有实力而导致焦虑。因为自身没有引导孩子的实力,所以只有反复用说教和打骂的方式,尽管事实证明是无效的,父母也不甘心不调整,这种“没有实力的期待”产生了难以克制和排解的焦虑。

第三点焦虑转移的危害是巨大而潜隐的。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父母未来的寄托,关心则乱,当父母看到自己孩子任何的瑕疵和缺点时,都会激发起负性的想像,而不是沉着的面对。没有父母不为孩子焦虑的,但规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是需要父母控制住自己的焦虑,否则,过度的焦虑会毁掉亲子间的和谐关系,而滑入到有形无形的破灭关系中。说起焦虑,用一个倒U字图形来表示它更能说明问题,也正是中国古语中所说的“过犹不及”。不是焦虑不好,而是过度焦虑不好。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父母将自己承受不了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导致对孩子的高压和漠视,孩子极度压抑后总是要爆发的,而他们又没有浓厚的理性和实力来找到合理的途径,于是极度压抑后求解脱,自我毁灭或毁灭他人是一种很好的解脱方式。不少研究发现,高育儿焦虑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排便训练、讲一个完整的句子、整个晚上安安稳稳睡觉、独立吃饭、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等行为的期望值均很高,他们总是希望孩子在行为与心理方面都能及早成熟。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身上具备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来设计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疑,期望值较高的父母,常常会对处于各种年龄阶段的孩子提出稍高于现有发展水平的行为要求,譬如说,孩子会数1了,家长就会设法训练孩子尽快数到10.这种高期望值有助于儿童成就动机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儿童认识水平的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的高期望值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最主要的是由此造成了孩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压力。若处理失当,易导致独生子女的抑郁、焦虑,与父母的要求相抵触或欺骗、撒谎等不良情绪反应。

从总体上看,适度的育儿焦虑加强了亲子间的联系,有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但如果育儿焦虑过于强烈,则易招致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及过高期望,导致儿童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匮乏,或是由于孩子不能满足父母的高期望,从而使父母产生失望与否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步成长,育儿焦虑的内容也会不断变化;同时,随着父母养育经验的逐渐积累,其育儿焦虑也会随之减轻。

帮助孩子学习独立孩子两岁以后,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为他以后能适应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做准备,培养他做个什么都“自己来”的人。

首先,大人得不露痕迹地让孩子享受到自己做事的快乐;其次,注意选择容易穿脱的衣服,多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育儿焦虑肯定或多或少是有的呀,但是转念一想,时代在变化,我现在忧虑的事情,可能两三年它就不存在了。

比如我总是担心,等我们家孩子二三十年后长大了,就业怎么办?应该选哪一个专业更好,但是二三十年后这个专业是否还存在都不一定,更何况对应的工作了。

想得这么远,是不是有点儿杞人忧天,那么就近的惆怅一下吧!

马上我们家老大就要开始入幼儿园了,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又让我产生了忧虑,便宜的私立幼儿园吧,他爸又看不上,担心环境不好,孩子学歪了。公立幼儿园的附近还真没有,唯一的一个公立幼儿园,距离还不算近,还不一定能收。有一个半公里半私人性质的幼儿园直收8月之前的孩子,我们10月出生的孩子就吃了个暗亏,只能等着明年他在招生的时候,看看是否能报上。这应该是目前我比较焦虑的事情了。

幼儿园花点儿钱还能上,关键是小学呀!

众所周知,北京的学区房的房子是死贵死贵死贵的。可是好的教育资源都普及在了学区房的周边啊,将来我们的孩子上哪一所学校直接影响到他的小升初初升高,高考上大学。你说说当妈的能不焦虑吗?这还是老大,还有老二呢,老大的路子铺玩呢,这么冷啊,又是什么样的呢?两个孩子是不是选择出国留学还是留在国内?哎呀呀,焦虑死了算了,不想了,我去睡觉了。


微信公众号:软件萌妹子

绘画界里最会玩软件的,写作圈里最爱玩软件的,妈妈圈里最能玩软件的。用小白的方式,分享职场、应用心得,你还等什么,过来聊吧。

第2个回答  2020-09-18

有,会慢慢好转,我会用这些方式调节:

从觉察情绪到觉察情绪后的想法

当你情绪稳定时,你真实的想法才会出现。也许你真实的想法是“太累,你想休息一会”,而不是“孩子太闹人”或者“孩子不听话”,你只有了解自己真实的想法后,你才能接纳自己和接纳孩子。当你对自己的想法了解的越来越多时,你就可以主动的掌握你跟孩子生活的节奏。

如果今天工作了一天很累,到晚上孩子还在闹不睡觉时,你可能会感觉自己会发脾气。但是你觉察到自己想休息一会的想法后,你可以采取简化流程的方式,不像往常那样唱歌给他听,换种方式直接在手机上放摇篮曲,或者可以把读故事的时间减短,减少自己开口说话的时间,会让你和孩子的晚间轻松度过。当你越来越能够觉察到内心真实的想法之后,你就越来越认识你自己。是自己的规矩要求太多,还是你不懂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还是你因为平时陪伴太少一味的想心理补偿。

在觉察想法有个方式分享一下,在觉察到想法时,要去区分你的想法是客观事实还是你的观点。当你想到孩子不听话让你烦躁时,你要去区别你所谓的孩子不听话是客观事实还是你的观点,如果是客观事实,那么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他不听话的原因是什么,你都了解多少?

如果是你的个人观点,那你要思考为什么你要你的话孩子都听?你的话一定都对吗?孩子的思考方式为什么不对?

区分想法这个角度可以继续深挖下去,这样你会知道接下来你应该采取的行动。

时刻提醒自己:这就是水。

慢慢的,你会拥有一种能力,把刚刚厌倦烦躁、怒不可遏的育儿场景变得对你和孩子都充满意义、神圣无比,你可以决定自己以何种视角去看待你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华莱士认为这,就是真正教育的自由,以及学会如何更好地适应的自由。

“真正重要的那种自由,意味着专注、自觉、自律、不懈努力,以及真诚地关怀他人,并且每天都以无数琐碎微小而乏味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为他人牺牲奉献。”

最后以华莱士演讲中最后一句话共勉:愿你们不止好运相伴。

微信公众号:Cissy育儿思考

第3个回答  2020-09-18

‍天天都在焦虑着……

孩子小的时候,担心他吐奶,担心他发烧,担心他感冒,担心他吃的少,担心他吃的多,担心他吃坏肚子,担心他不会翻身,担心他不会走路,担心他说话慢,担心他从推车上掉下去……

大一点,担心他外出被人拐,担心他路上不注意安全,有时做梦都会梦到,还得赶紧的起床打个电话给孩他爸。

再大一点,担心他不学好,担心他不懂得感恩,担心他脾气坏,担心他对长辈不敬,担心他咳嗽成肺炎,甚至担心他所在的学校会不会像三原色一样……

再大一点,焦虑他为什么总是不听话,焦虑他为什么总是不知道收拾玩具,焦虑他怎么总是和你做对,焦虑他为什么不好好听话,焦虑他怎么那么淘气……

再大一点,我应该会担心他不好好学习,担心他只知道看电视,担心他不懂得为别人着想……

再大一点,我应该会担心他早恋,担心他爱玩手机,担心他叛逆,担心他学会抽烟,担心他学会打牌……

再大一点,我应该会担心他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不上好的大学……

再大一点,我应该会担心他找不到好的工作……

再大一点,我应该会担心他为了工作不注意自己的身体……

再大一点,我应该会担心他找不到好的女朋友,找不到善良的老婆……

再大一点,我应该会担心他和他老婆出现矛盾……

……

我家小朋友现在才4岁,我就已经能想到以后会担心的了,当妈的不容易,天天处于焦虑中……

‍‍

第4个回答  2020-09-18

肯定有啊。毕竟我们是从一个小姑娘长成大姑娘然后再结婚生子。所以当了妈妈后,一切都是从头学起的,一边育儿是一边学习哦。我最焦虑的时候是孩子五个月的时候,有次孩子发烧需要去医院打点滴。因为我儿子比较胖,扎针的时候护士根本在手臂上找不到血管,无从下手,几次针管下去也是无济于事。孩子哭得撕心裂肺,那是一个母亲怎样痛苦和焦虑,至今想起来都会滴下眼泪的。最终,还是在头部找到血管,进行注射点滴的。

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很想买点好吃和好喝的给孩子。这时候才忽然想起,他才五个月,能买啥吃的?这是我育儿路上,非常纠结的一次痛苦和焦虑的经历。上小学的时候,孩子班上有个小霸王,专门喜欢欺负小同学,儿子是班级年纪最小的,也是他的对象。孩子回来告诉我后,心情坏到了极点。但是,作为家长又不能打他。焦虑了整整一天后,只好在第二天放学的时候,等到这位同学放学,才和他好好谈了30分钟左右,软硬兼施,告诉他不要欺负我儿子和别的同学等等。

上初中后,每天开车接儿子回来的时候,正常儿子坐在后排他会看看我的手机,当时也没用太在意,还以为给他放松放松。结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孩子迷恋上的玄幻小说,一坐车就要手机,以至于成绩从年纪前五一路下滑,原本协议的本地第一中学只因少了三分泡汤了,你说能不焦虑吗?之后,开始是严防死守,孩子在家绝对禁止上网,手机也是严格把控等。

总之,育儿的路上,一路走来,是幸福和焦虑并存。然而,这种焦虑可能还要伴随着孩子一路的成长过程。

作者:浩然正气于心,公众号:好妈妈好女儿和好妻子(ID:gh c2efdb631a15)

第5个回答  2020-09-18

相信每个妈妈在育儿这条道路上都会有育儿焦虑,因为我们每天都需要面对来自孩子各种各样的挑战,当我们面对孩子这些挑战时,我们就会有担心、焦虑、烦躁、无助等等感受,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只不过每个妈妈焦虑的点或者程度可能不同。

当我的孩子出生时,我也有很多的焦虑,我害怕他生病,担心他的营养不够,发育不好。孩子一有风吹草动我就紧张的不行,每次半夜经常醒来看看他是否安好。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的担心和焦虑更多是健康方面的,这时我会选择去看书或者看一些公众号来学习更多的幼儿护理方面的内容。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开始焦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我孩子11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很焦虑,因为我不知道有什么好的育儿方法,但是我很肯定那些我从老一辈人身上学到的育儿方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孩子,而且有很多也是我自身不太认同的,所以我我害怕继续用传统的育儿方式会教育不好我的孩子。正在这时,我遇到了正面管教,并且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感觉好才能做得好,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这些正面管教的理念我都是第一次听说,在上课的过程中,内心也有很多触动。正面管教这种全新的育儿理念深深吸引着我,我从内心认可它,并且愿意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去实践。事实证明,正面管教解决了我跟孩子的很多问题。正面管教的很多工具都很有效,赢得了孩子的合作,并且帮助我培养了孩子的品格和能力。它让我不再那么焦虑,而是看到育儿的长期目标,在育儿这条道路上越来越轻松和自信。

当然,在生活中,孩子还是有很多会让我焦虑的事情,比如上哪个幼儿园,上哪个小学,要不要给孩子报个兴趣爱好班?当然有了总体的方向后,我就不会再感到迷茫和无助。我觉得正常的焦虑可以促使我们家长更快地成长和学习,但是过度的焦虑就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