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的类型有哪些

如题所述

有十种举例类型,如下所示:
一、显旨性举例。日常写作中,我们常听领导批评:“这里干巴巴的,没有‘料’,主题不够鲜明、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是在概括了基本的事实情况后,缺少事实材料的支撑,文章的内容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比如,我们要列举当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到底是哪些问题?要说明工作取得的成绩,但具体是什么成绩?要说明智慧新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那么到底在哪些方面可以用到?等等,只有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来“以点带面”,文章的主题才能更突出,也更易为人所接受。当然,举例子,主要列举的是一些突出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情况,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二、诠释性举例。就是阐述的对象、提出的观点可能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令人似懂非懂,甚至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和误解;或者提出了某个思路、要求,但到底如何做呢?内容尚不明确,方向也不确定,如不做进一步的阐释,难免模糊而令人困顿,因此,有必要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但解释又不能“从定义到定义”“从概念到概念”,而举实例正是一种直白、浅显的最佳解释方法。
三、论证性举例。每提出一个观点,尤其是带有个人倾向性的观点、评价、看法,要产生令人信服的力量,就必须通过摆事实来证明。围绕观点来选取事例,尤其要注重两者的一致性,事例必须为观点服务,观点要通过事例来证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进一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四、强调性举例。当我们在代拟有关公文,如领导讲话、工作总结时,往往会涉及很多面上的情况,限于篇幅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又不能一一列举,逐条展开,但某些重点又必须突出,如之奈何?一般的做法是先概述总体情况,再通过列举事例来突出某方面的情况。这实际上是以事例作为重点的写法,一切尽在事例中,而又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叙述笔墨。这类的例子往往用“特别是”“尤其是”“需要指出的是”等启示语引起。
五、导向性举例。有时,公文中所列举的事例看似漫不经心,其实至关重要,因为它代表了单位的意志、领导的意图、工作的意向。这样的事例其实就是下步工作的风向标。特别是在讲话稿中,当领导对某种工作理念、思路还未完全考虑成熟,或者对某种意图没法直接提出来时,尤其是在提出下一步将要做的事项时,往往会借助某个事例所表示的肯定或否定态度,作为将要采取措施的暗示和导向,并启发有关工作对象采取相应的和类似的行动。
六、充实性举例。所谓“充”,就是丰满;所谓“实”,就是实在、不虚空。因此,“充实”,就是丰满、实在。我们写出的公文唯有丰满、实在,有血有肉,才能产生利于表达、便于执行的良好效果。客观来看,不论是哪种公文,光有笼统的陈述、空泛的议论和干瘪的说明还远远不够,必须佐以事例的支撑,否则,就会叙而不清,说而不明,议而不透。如果能有翔实的事例,就能让观念具体化、概念直观化、理念形象化、事情明朗化,也能给读者留下鲜明实在、确切、强烈的印象。
七、启迪性举例。公文写作中的举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为了例而举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摆观点,后举例,这样的举例是为了论证和说明,重点在前;一种是先举例,后分析并得出结论,给人以思考,重点在后。启迪性举例即是后者。它往往在列举事例后,通过分析、比较、假设等方法揭示规律、指出危害、说明趋势等。引起启迪性举例的词语有“如果”“假如”“透过”“通过”“像这样的”等。
八、说明性举例。说明的表达方式在公文写作中甚为常见,在行文中也往往占据较大的比重。运用说明的方法包括作诠释、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举实例,列数字等。公文写作往往会提到一些事实、揭示存在问题、阐明工作思路,但如果不做全面展开,就会泛泛而谈,失之于空,也令人费解,而围绕观点列举相关事例就能起到很好的加强、补充、细化、明确等作用。说明性举例的“列举”内容包括说明构成、措施、思路、数字、问题、方法等,说明内容在结构上往往呈并列关系,在将上述内容梳理出来后,一点一点地分说。常见的引起事例的词语有“包括”“要”“在方面”以及“一是”“二是”“三是”等。
九、典型性举例。这实际上是由面到点、以点带面的写法。公文所表达的内容、反映的问题、阐述的思路、揭示的方法与经验等,可能有很多,但限于篇幅,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为了凸显主题,往往或选取片段,或捕捉细节,或突出重点,对相关内容和事实进行好中选优、多中选精的梳理,使所选的事例更具有典型性、更具有说服力,能够产生以一当十的效果。典型性举例常用的引述词语有“其中”“有些”“最”“特别是”“尤其是”等。
十、直观性举例。很多情况下,公文的举例是奔着“直观性”而去的。因为,不通过举例,有些道理就讲不透,有些事实就道不明,有些问题就说不清。而我们列举的事例本就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倘若事例失去直观性,而与空洞的议论混为一谈,就违背了举例的初衷,失去了内在价值。事例的直观性主要来自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记叙要素的说明,来自相关数据的详实、鲜活,来自相关细节的把握、关键场景的呈现等。常用的引述词语有“曾有”“据”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