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108位梁山好汉,他们的籍贯都覆盖了全国的哪些省份?

如题所述

1、宋江:山东郓城县。

2、卢俊义:河北大名府。

3、吴用:菏泽市郓城县车市村。

4、公孙胜:蓟州人氏。

5、关胜:河东解良。

6、林冲:东京人氏。

7、秦明:山后开州。

8、呼延灼:并州太原。

9、花荣:清风寨副知寨。

10、柴进:后周皇裔。

11、李应:郓州人氏。

12、朱仝:郓城县人氏。

13、鲁智深:渭州经略府提辖。

14、武松:清河县人氏。

15、董平:河东上党郡人氏。

16、张清:彰德府人氏。

17、杨志:关西。

18、徐宁:东京人氏。

19、索超:北京大名府。

20、戴宗:江州两院押牢节级。

21、刘唐:东潞州人氏。

22、李逵: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

23、史进:华州华阴县人。

24、穆弘:江州人氏。

25、雷横:郓城县人。

26、李俊:庐州人氏。

27、阮小二:梁山泊旁边石碣村人。

28、张横:梁山泊旁边石碣村人。

29、阮小五:梁山泊旁边石碣村人。

30、张顺:江州人氏。

31、阮小七:梁山泊旁边石碣村人。

32、杨雄:河南人氏。

33、石秀:江南人氏。

34、解珍:登州猎户。

35、解宝:登州猎户。

36、燕青:北京大名府人氏。

37、朱武:定远人氏。

38、黄信:青州慕容知府麾下兵马都监。

39、孙立:琼州人氏。

40、宣赞:郡王府郡马。

41、郝思文:蒲东。

42、韩滔:东京人氏。

43、彭玘:东京人氏。

44、单廷圭:大名府。

45、魏定国:凌州人氏。

46、萧让:济州人氏。

47、裴宣:京兆府人氏。

48、欧鹏:黄州人氏。

49、邓飞:襄阳府人氏。

50、燕顺:莱州人氏。

51、杨林:彰德府人氏。

52、凌振:祖贯燕陵。

53、蒋敬:潭州人氏

54、吕方:祖贯潭州人氏。

55、郭盛:四川嘉陵人氏。

56、安道全:建康府。

57、皇甫端:东昌府。

58、王英:两淮人氏。

59、扈三娘:独龙冈扈家庄。

60、鲍旭:寇州人氏。

61、樊瑞:濮州人氏。

62、孔明:青州人氏。

63、孔亮:青州人氏。

64、项充:徐州沛县人氏。

65、李衮:邳县人氏。

66、金大坚:济州。

67、马麟:建康府人氏。

68、童威:浔阳。

69、童猛:浔阳。

70、孟康:真定州人氏。

71、侯健:祖居洪都。

72、陈达:邺城人氏。

73、杨春:蒲州解良人氏。

74、郑天寿:苏州人氏。

75、陶宗旺:光州人氏。

76、宋清:山东郓城县。

77、乐和:祖籍茅州人氏。

78、龚旺:东昌府。

79、丁得孙:东昌府。

80、穆春:揭阳镇富户。

81、曹正:开封人氏。

82、宋万:梁山。

83、杜迁:梁山。

84、薛永:河南洛阳人氏。

85、李忠:濠州定远人氏。

86、周通:青州人。

87、汤隆:延安府知寨官之子。

88、杜兴:蓟州。

89、邹渊:山东莱州人。

90、邹润:山东莱州人。

91、朱贵:沂州沂水县人。

92、朱富:沂州沂水县人。

93、施恩:孟州牢房管营之子。

94、蔡福:北京大名府人。

95、蔡庆:北京大名府人。

96、李立:江州人氏。

97、李云:江州人氏。

98、焦挺:中山府人氏。

99、石勇:北京大名府人。

100、孙新:琼州人氏。

101、顾大嫂:登州人氏。

102、张青:彰德府人氏。

103、孙二娘:孟州。

104、王定六:建康府人氏。

105、郁保四:青州强盗。

106、白胜:郓城县东溪村。

107、时迁:高唐州人氏。

108、段景住:涿州人氏。

梁山在山东,所以山东人最多,共38人,其次是就近的河南河北,分别是14人和11人。

(一)山东省38人

1、东平(郓城):宋江1、吴用3、朱仝12、雷横25、阮小二27、阮小五29、阮小七31、宋清76、白胜106

2、青州:花荣9、孔明62、孔亮63、周通87、郁保四105

3、东平(郓州):李应11、扈三娘59

4、清河:武松14

5、沂水:李逵22、朱贵92、朱富93、李云97

6、登州:解珍34、解宝35、顾大嫂101

7、陵县(凌州,应为陵州):单廷圭44、魏定国45

8、荘平(济州):萧让46、金大坚66

9、莱州:燕顺50、邹渊90、邹润91

10、曹县(燕陵):凌振52

11、聊城(东昌府):皇甫端57、龚旺78、丁得孙79

12、寇州:鲍旭60

13、昌邑(茅州):乐和77

14、高唐:时迁107

(二)河南14

1、开封(东京府):林冲6、徐宁18、韩韬42、彭玘43、曹正81

2、洛阳(河南府):杨雄32、薛永84

3、安阳(彰德府):张清16、杨林51

4、信阳(光州):陶宗旺75

5、濮阳(濮州):樊瑞61

6、孟县(孟州):施恩93、张青102、孙二娘103

(三)河北省11

1、大名:卢俊义2、索超19、燕青36、蔡福94、蔡庆95、石勇99

2、沧州:柴进10

3、正定(真定州):孟康70

4、邺城:陈达72

5、定州(中山府):焦挺98

6、涿州:段景住108

(四)江西8

1、九江(江州):穆弘24、张横28、张顺30、童威68、童猛69、穆春80、李立96

2、洪都(南昌):侯健71

(五)江苏7

1、南京(金陵建康府):石秀33、安道全56、马麟67、王定六104

2、徐州:项充64、李衮65

3、苏州:郑天寿74

(六)山西6

1、运城(蒲东):关胜5、郝思文41、杨春73

2、太原:呼延灼8、杨志17

3、上党:董平15

(七)安徽4

1、合肥(庐陵):李俊26

2、定远:朱武37、李忠86

3、两淮:王英58

(八)陕西3

1、华阴:史进23

2、西安(京兆府):裴宣47

3、延安:汤隆88。

(九)湖南3

长沙(潭州):蒋敬53、吕方54

重庆(嘉陵):郭盛55

(十)天津2

蓟州:公孙胜4、杜兴89

(十一)海南2

海口(琼州):孙立39、孙新100

(十二)湖北2

襄阳:邓飞49

黄州(黄冈):欧鹏48

(十三)辽宁、甘肃、北京各1人

凤城(山后开州):秦明7

平凉(渭州):鲁智深13

东潞州:刘唐21

(十四)籍贯不详的5人:戴宗20、黄信38、宣赞40、宋万82、杜迁83。

小说中水泊梁山所在地在山东,山东这块宝地也孕育出了不少好汉,分别是宋江、宋清、吴用、花荣、李应、朱仝、雷横、李逵、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解珍、解宝、顾大嫂、乐和、孔明、孔亮、黄信、邹渊、邹润、朱贵、主富、龚旺、丁得孙、樊瑞、燕顺、扈三娘、萧让、金大坚、李云、郁保四、白胜、时迁、鲍旭。看来这将近三分之一的妖星下凡时都说商量好的,见山东风景不错就纷纷在此投胎了。

在外下的人数大户就是河北省了,具体有卢俊义、燕青、武松、施恩、索超、凌振、柴进、宣赞、焦挺、石勇、杜兴、陈达、段景住14人,而段景住的长相很有异域血统,不排除他祖上是从国外迁徙过来的。

河南省也有12人,分别是林冲、曹正、徐宁、张清、杨雄、韩滔、彭玘、杨林、薛永、陶宗旺、张青、孙二娘。

江州位于江西,这个篇章里出现的好汉基本都是江西人,分别是穆弘、穆春、张横、张顺、童威、童猛、李立、戴宗、侯健。需要注意李俊虽然也是扛把子,但他其实是安徽人,同样在安徽的还有朱武、王英、李忠。

江苏省有7人,分别是石秀、郑天寿、项充、李衮、马麟、安道全、王定六。

我的家乡山西也有不少人,打头的自然是运城关胜,其余的还有呼延灼、董平、杨志、刘唐、孟康、杨春。

陕西只有3人,史进、裴宣、汤隆。

四川是秦明和郭盛的地盘,湖南有吕方和蒋敬,你说郭盛和吕布两个人大老远的跑对影山PK,也是很有情调。

湖北人有欧鹏和邓飞,公孙胜是天津人,操着一口天津话,孙立和孙新是海南人。

鲁智深的身上倒是留着甘肃人的血液,自己的作风也很甘肃人。

郝思文施公没说他是哪的人,既然和宣赞一起共事,姑且把他当做大名府人也合适,当又能和关胜扯上关系,或许他也可以是山西人呢。

文/逻辑文史游

欢迎指正和补充~

宋江山东,卢俊义河北,鲁智深山西,可能山东多些,,

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出郓城。其余多是富家后,只因不平山上行。

按籍贯来说,梁山好汉籍贯起码覆盖了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湖南、北京、天津、海南、四川等14个省市。

以前的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梁山108将,72位在郓城。这句话听起来是说梁山好汉大部分都来自山东郓城县。但读过水浒传之后,就会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既然说省份肯定是以今天的行政划分来说。梁山虽然位于山东,但108好汉大半不是山东人。好汉们籍贯所涉及的省份包括了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甚至华南的十几个省市。

首先肯定是看山东省。经过初步统计,山东应该有38人:宋江、吴用、李逵、花荣、李应、朱仝、雷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解珍、解宝、黄信、单廷圭、魏定国、萧让、燕顺、扈三娘、鲍旭、孔明、孔亮、金大坚、宋清、乐和、龚旺、丁得孙、宋万、杜迁、周通、邹渊、邹润、朱贵、朱富、李云、顾大嫂、郁保四、白胜、时迁。

河南(16人):林冲、秦明、张清、徐宁、杨雄、韩滔、彭玘、杨林、凌振、樊瑞、陶宗旺、曹正、薛永、施恩、张青、孙二娘。

河北(13人):卢俊义、柴进、武松、索超、燕青、孟康、陈达、杜兴、蔡福、蔡庆、焦挺、石勇、段景住。武松的籍贯有点疑问,因为从沧州到清河根本就不需要经过景阳冈,有人猜测清河不是今天的清河。

山西(7人):关胜、呼延灼、董平、杨志、刘唐、宣赞、郝思文。

江苏(7人):石秀、安道全、项充、李衮、马麟、郑天寿、王定六。

江西(7人):戴宗、穆弘、童威、童猛、侯建、穆春、李立。

安徽(6人):李俊、张横、张顺、朱武、王英、李忠。

陕西(5人):鲁智深、史进、裴宣、杨春、汤隆。

海南(2人):孙立、孙新

湖北(2人):欧鹏、邓飞

湖南(2人):蒋敬、吕方

四川(1人):郭盛

天津(1人):公孙胜

北京(1人):皇甫端

通过汇总,涉及到的省市应该有14个之多,甚至更多,因为其中有的人没有明确指出他的籍贯,只是说了他在哪当官,比如单廷圭和魏定国等。

不过令人好奇的是,在北宋,海南仍然属于莽荒之地,苏轼就曾被发配海南,写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来苦中作乐,但居然还有孙立和孙新兄弟俩不远万里跑到山东来。北京在当时属于辽国的地盘,梁山好汉里居然还有皇甫端这个辽人。

卢俊义五虎八骠鲁智深这些顶端战力,居然只有花荣和朱仝两个是山东人,山西却有五虎之三。书中单独作传的梁山好汉,只有主角宋江是山东人,史进、鲁智深、林冲、杨志、武松、杨雄石秀等人居然都不是山东人。可能施耐庵认为山东好汉都没啥可写的。

更难以理解的是,梁山好汉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大都听说的宋江,甚至有很多人就是冲着宋江的名声来的。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小人物宋江是如何把自己及时雨的名声传播到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半个中国,让全国各地好汉听到宋江大名就马上倒地下拜口称宋江哥哥的?要知道在三国演义里,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卧龙凤雏都需要别人推荐,才能为刘备所知。

小说属于文学作品,虽然《水浒传》带有 历史 的印迹,却不是正史。既然是文学作品,就属于艺术的一部分,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小说中的人物,皆为塑造的角色。即使真的使用了 历史 上的某些人物名字,那也属于文学的范畴,和现实还是有区别的,所以说,考究文学作品当中虚构人物的籍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更何况,《水浒传》中的很多人物只有名,没有姓氏,如何考究?有些人虽有名有姓,也有籍贯,但他们的籍贯也只是作者为了描述的方便,或者情节的需要才书写的,并不是现实当中的籍贯。《水浒传》也好,《康熙大帝》也罢,看似和 历史 有关系的作品,实则是小说,不能和现实或者正史联系到一起,否则,就会曲解作品的艺术性。

请问,水浒传中的108将,说一说他们的现在的家庭地址。

山东居多,河北,山西!

集中在山东、河北和陕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