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谈话

如题所述

  导语: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活动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日常管理。一个班主任,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怎么才能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工作方法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就是与学生谈话。

  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谈话

   一 谈话前做好准备工作

  找学生谈话,不能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毫无准备。要确实谈话的对象,要真正了解谈话对象,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谈话前认真做好研究工作,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做到心中有数,制定谈话方案,选择最好的谈话方法。在学生的这么多情况中,老师与其接触得最多的是他们的成绩、纪律这两个方面,因此,我在这两方面下的工夫比较多。主要是这样来准备:

  一是关注他们每次检测的成绩。成绩是一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映,从成绩中可看出一个学生学习是否尽力,偏科现象是否严重,或是哪些科目需要加把劲的。所以每次考完试后,我都认真归纳总结学生的成绩,找出原因,个别分析。

  二是注意学生纪律方面的表现。纪律方面主要体现在这几点:上课的表现、课堂纪律、宿舍管理、各项文体活动或劳动等。例如学生经常在课堂睡觉,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就要深入地问清楚学生因何睡觉,或是因身体问题,或是因晚上睡觉比较晚,或是其他的原因等。又如学生经常迟到、宿舍老是扣分等问题,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找学生谈话,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有明确的谈话目标,所谓的“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不然一竿子地打下去,什么“鱼”也收不到。

  二 把握谈话的时机,选择好谈话的时间、地点

  “拿捏”好谈话时机,把握好谈话火候,那么谈话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当学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时,已经自责,需要谅解;当心中充满郁闷,需要排遣时;当取得成绩,满心欢喜,需要认同时;当处于迷茫状态,一筹莫展,需要指点时,都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而这些情况都是属于学生的“隐私”,所以,时间的选择要根据工作安排情况及学生思想状况与情绪表现,不然学生“火”,老师也“火”,两者硬碰硬,收到的反而是负面的效果。

  因此,时机选择方面要当学生心平气和、情绪稳定的时候来进行。另外,场合方面也比较讲究,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找学生谈话,因为那是属于学生的“私隐”,他们一般不愿被别人知道。我们要选择一些比较清净易于安心、不受外来干扰的场所,应尽量避开人多的场合,使学生感到亲切、自在,那样就能使两者畅所欲言。

  三 谈话时要注意方式,讲究艺术

  “谈话要注意自己的对象,点明问题也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此,跟学生谈话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过激的方式,如挖苦式谈话、比较式谈话、轻蔑式谈话、命令式谈话等,这些谈话的方式只能是拉开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我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的:

  1.循循善诱

  交谈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或叙经历、谈感受、或树观点、辨是非,或动之以情,总之,要使学生心悦诚服。这种循循善诱还要求班主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实出现在学生身上的很多问题,都需要老师的.理解,所以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慢慢地诱导他们讲出心声。

  2.欣赏性谈话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包括各学科任课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明显的教育性特点,但能否产生教育性功能则取决于谈话的方式。学生做错事,不是抓住错误不放,而是抱着改进的心态去和学生谈话,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长计议,往往能产生好的效果。学生表现得好,更要懂得表扬,不要吝啬赞美之辞,要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成就感,进而产生更加积极的动力。

  这种欣赏性的谈话其实还包含着一种目标激励,谈话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鼓励,实际上就是使他们认可自己,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班主任就是一种“催化剂”,给予学生充分的信心和勇气,帮助学生扬起远航的风帆,推动他们去勇敢地乘风破浪。对鼓励进步的谈话对象,要帮助其设立恰到好处的奋斗目标,并激励其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生活、学习中的目标。

  3.理解性谈话

  对遭受挫折、打击,或非主观原因成绩骤然下降的学生,一方面要体贴安慰,表示理解,帮助抚平其心灵的创伤,另一方面要帮助其分析原因,使其尽快走出低谷。切忌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甚至讽刺挖苦,恶语相向,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伤害。

  但教师如果用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也感受到周围同学对他们的关爱。例如对于每次考试之后成绩下降比较厉害的学生,我很少盲目地责骂他们,更多的是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他们走出低谷,重新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争取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4.击中要害式的谈话

  对某些问题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学生,谈话时不要回避矛盾,含糊其辞,要单刀直入,击中要害,讲明政策,分析利害,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例如对我班的几个比较调皮的学生,我通常是针对他们的错误来谈话,先是比较严厉的训斥,等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再语重心长地教导他们人生的道理,这样收到的效果就比较好。

  5.有节有度的谈话

  有节有度,话语要注意分寸,适可而止,批评不可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弄得他们垂头丧气,毫无自信。表扬不可把学生说得完美无缺,吹得他们头脑发昏,得意忘形。同时,话语要做到散而不乱、活而有度、张弛相间、进退有序。

  班主任谈话是一种艺术,只有对此投入,讲究技巧,才会感人,谈话才会产生效果。这种投入集中表现在对学生的爱,真正做到“学生在我心中”。只有不断摸索、研究班主任谈话的艺术,掌握这一艺术,才可能在班主任舞台上演出一台台精彩的“戏”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