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近现代中国传统礼仪的衰落以及最近兴起的复古汉服和古代礼仪的风潮?自我理解

如题所述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仅创造出令世界瞩目、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更创造出享誉世界、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中国古代礼仪正体现了这种精神文明风貌,也是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古代社会文明道德的重要标志。了解古代礼仪,不仅有助于研究古代社会状况,而且对移风易俗,建设中国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具有现实意义。婚礼作为中国礼仪的一个代表,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今天,中国古代婚礼的复兴不仅映射出中国古代礼仪的复兴,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未被国人所遗忘,在现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深远的现代意义。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承载着无数的文明瑰宝。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一名传承者、发扬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传统婚礼的复兴不仅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礼仪对现代中国人的深远影响,还代表着一种坚持的精神。一味纳新是不值得提倡的,我们必须看到固有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取其长,补其短,可以将其赋予现代元素,却不能将其完全阻隔在过去。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看到中国古代礼仪得到更多的推崇与重视,期待着中国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4
文化复兴,礼仪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九月入汉服坑,我不知道传统服饰是否主要指的是汉服。首先说一下汉服,我所理解的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始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衰败于明末清初的剃发易服。几千年的汉服历史,并不是单单指的汉朝的服装。近代的汉服自2003年11月22日,王乐天第一次把汉民族的传统服装穿上了街头,如一点星火,迅速成燎原之势传遍大江南北。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让大江南北的汉服爱好者成为同袍。与其说是民族服饰的复兴,不如说是一个民族凝聚的旗帜。汉民族这个文化传承几千年还依然屹立东方的民族,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汉族虚无化的今天,汉族的民族归属感弱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民族凝聚力更是不能看,常常被人指责没有信仰,一盘散沙。而汉服的复兴,所折射出的更是汉民族的复兴。如果没有汉服的表,单单只靠枯燥无味的不知被历代阉割了多少传统文化,有怎能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我认为汉服的复兴,是为文化复兴服务的。我并不是说不穿汉服就不能复兴文化,但我觉得身为汉家人,却不识我汉家衣裳的不可能对传统文化了解多少。复兴的不只是汉服,还有汉族的文化,自信,归属。在这个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如果我们不守护我们自己的文化,汉文化消失之时,亦是汉民族灭亡之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汉魂归来,守望相助。
第2个回答  2019-03-04
个人理解,传统礼仪衰落的原因:一是民国时期由上至下的革了传统礼仪的命,五四运动时期由下至上的革了传统礼仪的命(当时的传统礼仪代表了封建制度);二是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传统礼仪完全不适用。
最近兴起的风潮,也是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其代表了一种慢节奏的生活,同时这也算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但个人觉得这一风潮更多的是流于表面的,真正的具有过硬文化底蕴的人占少数。总体而言利大于弊,但是需要真正的大师作代表,而非网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