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数量对家庭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6

▲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哦~本文系树妖姐姐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 树妖姐姐图 |旅鸽flower 感谢你能来01

昨晚坐公交车回家,到一站后,上车门口听到听不懂的持外地口音的女人和孩子的喧闹声。待他们上车后,一个车厢里像炸开了锅。和我差不多年纪的那个年轻女人手上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在碎碎念着什么,跟着上来一个年长的妇女大声责骂着一个哭哭啼啼四岁左右的小女孩。经过我身边的时候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着小女孩狠狠打了几下,小女孩瞬间坐到地上四肢乱舞,高声尖叫,鬼哭狼嚎,响彻整个车厢。一个车厢的人瞬间都被吓傻了。我坐在门口三人位的中间那个座位,对在我眼皮底下突然发生的这起事件惊得还没缓过神来,就听到抱着小孩的年轻女人站在我侧身高声责骂着坐在地上的小女孩,年长的女人一边在我对面坐下一边继续咬牙切齿地骂骂咧咧,那副嘴脸甚是吓人。这时,虽然她们的声音嘈杂刺耳,让人头昏脑涨,但我感觉到整个车厢的气氛凝固了。我屏着呼吸转头看着车厢里的人们,他们都一脸迷茫震惊地看着眼前突然发生的这一幕。年轻女人骂完后也坐到了对面的三人位上。这时年长的女人骂骂咧咧的同时突然站起来走到坐到地上的小女孩面前把她连拖带拽地拉到三人位旁边,边操着我听不懂的语言破口大骂,边脱了小女孩的裤子就是一顿乱拍。这时小女孩叫声更大哭得更狠了,我被这种压抑紧张的气氛弄得呼吸不顺,顿感疲惫。可是还是没有停。这时年轻女人抱着的小孩被他旁边这一系列都不带停顿的高声打骂哭喊声吓得哇哇大哭起来。没有人出声。就因为她们四个人,整个车厢里面简直乱成了一锅粥,连司机都忍不住回头看,我感觉头快要爆炸了。年轻女人一边哄着手里的小孩一边烦躁地斜着眼睛用普通话跟小女孩说,我去广州了,你跟着姥姥,不要跟着我。吃饭的时候又不吃,又要买这个买那个。年长的女人又开始凶狠地责骂小女孩,又作势要打她。小女孩求助似的看着自己的妈妈,年轻女人直接起身坐到了我的旁边,我赶紧挪了挪。她对小女孩说,你坐开嘛,不要坐在她旁边。于是小女孩离开年长女人身边,跑到了后面的老弱病残座。年轻女人跟年长妇女说,不要再骂了,在车上呢。她没好气地瞅了自己女儿一眼,面露凶光继续朝着小女孩坐的方向咬牙切齿。这让人喘气都没缝隙的一段时间里,让我烦躁得胸口憋闷,整个车厢的气氛压抑至极。过一站后,之前鬼哭狼嚎的那一家人终于下车了。没错,是终于。我深深呼出一口气。可是胸口还是像是被堵着什么,憋闷得慌。到一站后,又上来一家人。一个年轻男人抱着一个男孩子,后面跟着两个长相相像的年轻女人。他们坐到了我对面,也就是之前那一家子坐的位置。这时我旁边也坐满了人。年轻妈妈温柔地笑着跟小男孩说,舅舅骂人啦,怎么办。小孩在舅舅身上不好意思地看着她,没做声。接着她温柔地说,等下我们到了,叫爸爸来接我们好不好,小男孩乖巧地回答,好,等下给爸爸打电话吧。到一站后上来一个孕妇和一个老年妇女,我旁边的女人直接起身把座位让给了孕妇。和年轻妈妈一起的那个貌似姨妈的女人也马上起身温柔礼貌地把座位让给了孕妇一起的那个老年妇女。老年妇女道谢落座后,问小男孩,你多大啦?小男孩探寻地看着陌生的这个老奶奶,没做声。小男孩的妈妈微笑地探头解释到,平时他都会回答,我两岁一个月啦,继而看向小男孩,是吧?小男孩微笑地点点头。于是他们都笑起来。这时,车到站,她们起身和老年妇女道别,全部下车了。在此过程中,我上车后被挑起的烦躁情绪也渐渐得到平复,恢复如初。02到站下车后,我感慨万千。在年长女人打骂小女孩的某一瞬间,我是想上前劝阻的,我感觉无法忍受。但同时无法开口。旁人的偶尔劝说能有什么用呢?更何况,那样泼辣野蛮的女人根本不会讲道理,在公众场合大喊大叫咬牙切齿破口大骂就已经显出她们的素质。我只是感慨,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有多悲哀。我突然很庆幸,我出生于一个思想健康教育健全的家庭。从小到大我也从未亲眼见过如此之素质。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其家庭成员的特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父母身上的影子。这就是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什么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这样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习效仿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社会中和新家庭中的表现。当看到孩子的妈妈――那个年轻女人不自觉地学着自己母亲的样子对坐在地上高声尖叫哭喊的小女孩凶狠责骂时,我就在想,以后这个小女孩会是种什么样的性格,是不是也和她的母亲姥姥一样,如泼妇一般没有素质,公共场合高声打骂自己的孩子。现如今小女孩已经被家庭教育成了这种样子,那她的孩子呢。真心不敢往下想。后面遇到的那个年轻妈妈姨妈和舅舅的做法,不出意外,小男孩一定被被潜移默化地教育成健康温和懂礼的样子。03我有个发小,从小在家属院里一起长大。有次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她弟弟不小心摔倒了。小孩子之间的磕磕碰碰本来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大家眼睁睁看着她爸妈睁眼说瞎话怪其中一个小朋友推倒他,并兴师动众拉着人家的父母带着她弟弟去医院花了大几百去做了全身检查。在那个年代小城里机械器材还没普及,大几百很昂贵不说,她们还气冲冲地责骂了那个小朋友的父母一番,让她赔礼道歉。后来她们两姐弟成绩没考好,也怪我们带坏了他们。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一两次之后,再也没有人敢与她们两姐弟玩了。院里所有小朋友的父母都教育我们,他们全家我们惹不起。他的父母也是我们院里乃至城里出了名的奇葩,就比如他们在河里养的鸭子和别家的鸭子混在一起了,分开后愣说别人分的鸭子大自家分的鸭子小,这样的破事他们都能到城里的宣传栏到处去张贴大字报,把人家告到法院让人断案,结果他们认为断案不公,跑去市里省里上访告政府,弄得小城里的政府和法院的人们都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他们。多年来这样的事情简直数不胜数。整个家属院除了极少数人家之外他们都简直吵遍了。多年来整个城里认识他们的人无不把他们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话,更没人去搭理他们,就这样他们一家人在我们人口几十万的小城里活生生地被孤立了。在这个发小结婚的时候,我们一个院子长大的小朋友们都不知情。整整一个县城,他们的亲戚加上院里单位的同事,四桌都没有坐满,整个场面冷冷清清。更让人感叹唏嘘的是,她那个从小堪比神童,读书特别厉害的弟弟现在每天呆愣愣不说话待在他家的肥料店里,精神已经不正常很多年了。当我和外婆聊到他家的事时,外婆很淡定地说,那有什么,他们全家都是一样。她爷爷奶奶曾经也是这样,把他们一个院子的人都得罪完了,还到处骂人,一点素质都没有。她爸爸也是这样被她爷爷打大的,现在她弟弟也被她爸爸活生生打骂成了癫子,唉。

04众所周知,什么样的家庭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很多人一边随地吐痰一边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讲卫生,一边通宵达旦打着麻将一边叫孩子好好读书,一边没素质地不讲道理破口大骂一边要求小孩懂事听话。我真心无法理解。虽说在学校老师教学生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家父母培养孩子的性情。但是父母从一开始就是孩子的镜子和最好的老师,孩子就是父母的反衬。其实在原生家庭里,小孩子也是会有样学样的,就比如脾气暴躁的父母也很少会有温和有礼的孩子一样。在每个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请先看看自己为孩子言传身教了什么。做人的道理当你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时候,又凭什么要求自己的孩子。母亲总是跟我说,在外结交朋友,可以穷,却不能没骨气;可以没文化,却不能没素质。没素质的人要敬而远之。因为会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嫁人也是一样,看人不仅要看个人,还要看对方家庭是否懂礼,是否有素养。生在怎样的家庭我们无法选择,但是我并不赞成很多生于有问题家庭的人把自己身上那些不好的缺点和坏习惯偏执地把责任全部归咎于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我就曾经听到过一个女孩和丈夫大吵无数次离婚后,跑到自己那对经常吵架打架的父母家里责怪他们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影响――狂躁而易怒。我想,每个人都是可以被自己努力重塑的。如果你的家庭没有给你正确的教育,没有让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没有让你的心灵得到健康成长,没有让你学会和懂得什么是爱,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可以读大量的书籍,纠正改变一些看法和习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在与人交往中学到一些道理,严重者看看心理医生,摆脱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禁锢,一定会有所改观。最后,不管生于温暖有爱或是残破不堪的家庭,都愿大家学着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善待家人,善待他人,同时也善待自己。-End-

第2个回答  2017-12-26

一个家庭的贫穷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是好是坏,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我不这样认为,一个朋友的经历告诉我,贫穷对孩子有着致命的影响,甚至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朋友告诉我,从小家里就很穷,兄妹较多,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如果非要说贫穷带给她什么好处,那就是过早的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和父母的艰辛,但更多的却是深深的自卑,这种自卑甚至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她说从小父母就告诉她,家里很穷,唯有好好学习才能摆脱贫穷,考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所以整个小学一直都在努力的学习,成债也名列前茅,尽管穿的是哥哥姐姐穿过的破衣服,吃的也没别人的好,但她毫不在乎,也从不比较,后来以全校第一的成债考上了乡里最好的学校-乡一中,生活也从此发生了改变。

到了初中,她才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所在的班是整个年级唯一的实验班,班里汇集了整个乡里所有村里学习最好的学生,她第一次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当课余时,同学们都在聊某个名星,某个电视剧,她却完全不知所云,根本插不上嘴,因为家里穷,除了供兄弟姐妹读书外,根本没钱买电视,平时在家除了学习就是帮父母干农活,再看看同学们都穿的漂漂亮亮,而自己却穿的破破烂烂,还穿着母亲缝制的黑方口布鞋,自己看起来是那样的土气,与同学们格格不入,下课时同学们玩跳棋、打羽毛球,而这些在自己在老家见也没见过,不要说会玩了,与同学们聊不到一块,玩不到一块,引以为豪的成债在尖子生云集的班里也只占中等水平,自卑感第一次深深袭来。

朋友说中学六年,她都是在自卑中度过,吃不好,穿不好,成债一直不好也不坏,同学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每当班里组织活动表演节目,自己都是当观众,当啦啦队,因为什么才艺也不会,朋友说这种自卑感几乎影响了她的一生,使她成年以后也不爱交朋友,干什么都缺乏自信和底气。所以她说现在自己有了孩子,既使再难也要满足孩子正常的需求,带孩子多出去走走,让他见识多广,因为金钱和物质的匮乏以及见识的短浅会带给孩子深深的自卑,严重阻碍孩子的交际能力和人脉关系,不需要给孩子多好的条件,中等正常既可,孩子快乐即可。

所以我认为“寒门再难出贵子”。贫穷会让孩子感到自卑,自卑甚至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让我们为了孩子努力拼搏吧!

第3个回答  2017-12-26

一个朋友的女朋友,从小跟着妈妈长大的,他们在一起将近九年,结果,还是分手了,后来,在听这个男主角提起的时候,说是觉得女朋友有恐婚的感觉,我就在想,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父母离异后,有多少孩子因为回到家没有温暖,进到家里就很苦恼,然后就不愿意回家,去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去舞厅、酒吧、网吧。有的没钱去网吧就偷盗,走向犯罪的道路。。。

想要重新创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实在是不容易,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领着,还有的则是跟着爷爷奶奶,通常不能得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就比较容易产生一些特殊的心里现象:

1.自卑: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骄傲,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在家庭里,孩子自然就没有了这份优越感,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的想法,就会促使在交往中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导致他们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2.孤僻:人性情孤独,不合群,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如果与人交往会缺少热情和活力,不愿与人主动交往,孤僻的性格,先天性的因素并不多。主要是后天受到各种主客观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心理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扭曲所致。特别是在重组家庭里,由于父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被忽视,就会产生心理的障碍,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

3.怯懦:表现为害怕,意志薄弱;害怕挫折,情感脆弱;例如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神态也显得极不自然,以致躲躲闪闪,手足无措;在交谈时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从而影响与人建立正常的亲密友谊。有的父母离异后,往往把感情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束缚过紧,管教过严。久而久之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害怕自己使父母失望,因而对父母敬而远之,变得胆小怕事,怯懦退缩。

4.逆反:这类孩子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便于管得太严,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对父母的离婚行为不理解,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出逆反的心理现象。

等等一系列不良的性格特点,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影响着工作、影响着社会、影响着事业。

细细道来,感觉弊大于利啊,所以,小编觉得,幸福的家庭还是很重要的,家庭的温暖是无可取代的。也在这提醒即将结婚或者已经结婚的,希望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话,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别一时头脑发热,受伤的不只是两个人,还会牵扯到无辜的孩子,离异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小孩子都是很脆弱的,要好好保护好他的小心灵哦,毕竟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嘛~

第4个回答  2017-12-26

一个女孩子特别独立,从小就学会了一切事情靠自己,长大后异地读大学四年,没有任何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从未向父母及长辈寻求过帮助,从未向自己的父母聊心,哪怕是咨询一下都没有,一点点的亲子关系都谈不上。

女孩特别的努力上进,从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在为成为更好的自己努力。累但是不敢停下来休息片刻,因为她知道凡事只能靠她自己一个脆弱的女子。

因为父母没有能力解决她的问题,她清楚的意识到只有靠她自己才能改变那个原生家庭,只有靠她自己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活,她再也不想过父母那样的生活,她的内心深处有一颗不断发芽的种子。

为什么呢?其实她生长在一个充满打架和争吵的家庭,父母吵架的时候她坐在他们紧闭的房门前,捂着嘴巴哭,偷偷守着门,怕他们打起来的经历。

她很独立,是因为身边没有任何人事能让她依靠,她潜意识的认为只能靠自己,防备太重,不轻易敞开心扉接纳。

她不相信爱情可以维持一个婚姻半辈子,她更加不会为了所谓真爱要死要活,也不轻易恋爱,她也不相信自己的父母能够给她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这个就是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什么意思的呢?

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这就是原生家庭。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的那个家,这个叫做新生家庭。

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对小孩的成长影响非常的大,不记得的事情对你影响更大。

记得的事情,和当你年幼在原生家庭时一些不记得的事情,哪个对你的影响比较大呢?

是那些我们不记得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人好比一台运行良好的电脑,平时我们看到的电脑界面是我们需要看到的界面,但决定呈现这些界面的程序却隐藏在电脑编好的程序中。因此,我们也受一些看不见的程序的驱使,而表现出现在的行为。

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有些时候也会反其道而行之。由此可以看到我们作为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父母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后半辈子,家庭教育对宝宝的幼儿教育占到了100%的责任,孩子的幼儿教育重心是家长不是幼儿园,父母教的好孩子可能是未来的学霸,未来功成名就;反之,父母教的不好,影响到孩子一生,到最后受害的还是父母和孩子。

由于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对事情的要求有不同的规则。

比如一对新婚夫妻,妻子坚持牙膏要从底部开始挤,丈夫却从中间一捏,就把牙膏挤出来了。妻子会说牙膏本来就该从底部挤,丈夫会说:“你的本来和我的本来,本来就不一样。”

比如:一个原生家庭家教严格、亲密度高的妻子新年陪原生家庭亲子关系疏离的丈夫回家,吃完年夜晚丈夫一家人四散离开,看电视的看电视,玩的玩,留下新媳妇一个人在饭桌边面对满目杯盘,丈夫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妻子感到受伤以致哭泣,而丈夫却觉得不解;

等到丈夫回妻子家的时候,大年初一,一家人早起煮好饺子,穿戴整齐坐在桌前等着父母的新祝福,新女婿却还在床上睡觉,妻子把他匆匆叫下来——妻子感到特没面子,倍受伤害,丈夫还是觉得不解。

对于原生家庭的丈夫来讲,吃完饭就离席,吃饭之前都是很随便的姿态已经是家常便饭,因为丈夫的原生家庭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深深的影响到了丈夫后半辈子的行为,所以丈夫意识不到妻子倍感伤害的原因,这点滴之间的不同为后期家庭矛盾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起点,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不能给孩子一个很好的高度,在教育上不能弥补孩子出生的“高度差”,孩子的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或者无意识中内心受到伤害,伤痕未被抚平,那一直会是个心灵伤口。

就这样当事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很多潜意识中产生的“隐形的内在誓言”会如影随形。

同样的命运在一代一代复制

20年之后,孩子步入社会,父母不能给孩子更多经济上的支持,孩子跟你一样过的会很累,如果孩子事业没有成功的话,那么孩子完全就是父母的复印件。而到时,孩子的原生家庭又同样影响到了下一代人,悲伤的故事又会上演一遍。

养子防老,前30年靠自己,后30年靠孩子。你现在对待年迈父母的“爱”,很多时候不是不爱,而是因为一些因素不能爱的太多。当你老了,孩子后30年对自己的爱可能也是现在你对年迈父母的爱那样。

“龙生龙,凤生凤”,现在我们孩子的诸多问题,都是父母不够合理的教养方式造成的。出生之后的十几年,我们一直在原生家庭的染缸中浸染着,直到逐渐有了独立思想之后,才发现潜意识中早已留下原生家庭的深刻烙印无法改变。

我们的很多价值观、性格特点、处事方式、沟通能力都是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父母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辈子,如果家长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为什么不去改变呢?

如果在多数时候我们能感受到爱,会更有可能发展出健康稳定的人格。如果成长过程中缺乏爱与安全感,我们的心理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0-6岁基本建立了一个人全部的性格和人格,父母的行为和语言原生家庭的影响会伴随着孩子一生。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对0-6岁的宝宝说话做事都需要注意力度和方向的,更加要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

0-6岁是孩子变化最快内在发展能力最强的时候,如果我们在孩子心中种下恶魔的种子,十多年后开花结果得到的必然是不好的答案。

3岁之前的大脑发育占到整个脑部发育的60%,这时拥有着对事物天才般的吸收能力!

6岁之前达到脑部发育的80%,这个时期每天只用一点游戏学习时间就能培养宝宝的优秀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6岁之后开始,则需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

幼儿的心智是吸收性的,他会不知不觉的吸收接触到的人的意识状态和精神层。理想化的看,教0-6岁孩子的应该是最优秀的人,应该是一个真善美的心理学家。同时未来的学霸是父母教出来的,而不是幼儿园教出来的。

想做孩子的好父母,先做自己的好父母。每个父母也需要通过学习并且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