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子女如何面对父母再婚?

如题所述

只要父母开心就好。

随着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进步,离异或丧偶的老年人思想也开放很多了,他们选择通过再婚重新组建家庭。然而,老年人再婚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有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悠扬、动听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到一幅美丽的画卷面前,从容、和谐的画面让人动容。

我们都是凡人,不知道自己未来会遇到什么人和事,不管是谁都希望婚姻幸福,可如果遇到不爱自己的伴侣,就像穿了不合适的鞋一样,会把脚磨得血肉模糊。伴侣,是婚姻最贴身的环境,合适与不合适的伴侣,制造的环境绝对是云泥之别。长期住在恶劣的环境里,生活会变得格外艰难,两败俱伤;而住在相知相爱的环境里,才会懂得什么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和谁相伴一生,生活质量绝对是大不一样。

在经历了一段失败婚姻后,一样有嫁人的权利,寻找爱情的权利,不管是多少岁,只要遇到真正合适自己的男人,可以长时间交往看看,完全合适了就可以嫁给他,不会有错的。因为时间最能够测出人心,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言语,余生很短,过的幸福,过的踏实才是最重要的,不要遇到真心爱你的男人,不去把握不敢去接受,让它直接溜走,那才是一个傻女人的表现。带有孩子就要擦亮自己的双眼,慎重选择就好。

其实老人想再婚,找一个老伴走完余生,这个都是可以理解的。俗话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让父母不受饥寒,是孝父母的身,让父母内心快乐,则是孝父母的心。支持失偶父母再婚,尊重孝敬他的新老伴,这样的孩子,是大孝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都说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抛弃你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人,生自己养自己的人,我不这么认为,可能是我自私或者是我太自我为中心,我自己太多矫情和自负,但是我想说为自己辩解一下,我的这些缺点一半以上都是我的亲人给我带来的,七年父母离异,如今父母再婚,我想我不会结束,至少现在他们这样我不会接受。
七年前,当所有的同龄人还在自己的童话故事里面幻想的时候我被拉出到现实,父母争吵打架不信任互相猜忌让这段长达二十七年的婚姻濒临死亡,那时候我才十二岁,我也是个傻傻的孩子,我不知道怎么去劝说父母,只能跟着弟弟一起哭泣,然后去拉住父亲和母亲,让他们尽量的平静下来,很和平的讲话。一开始母亲是不愿意离婚的,为了是和我弟弟,为了这个家庭,但是错误都是由于我的母亲,我想我知道一些事情但是知道的不全,我对于父母当时的处境我同意他们离婚,只是无论我跟我弟弟什么态度,后来他们离婚都是彼此赞同的。
离婚之后父亲出去打工了,弟弟和我由母亲来照顾,父亲定期会打钱过来负担弟弟生活费,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不下一起了,母亲和父亲也不用下地干活,每天上着不算很累的工作,父亲是一个厨师但是我从来没有吃过他做的饭,从来没有为我做过一次饭,因为没有任何做饭条件。
去年母亲认识了一个男人,比母亲少五岁,这个叔性格很好,对我弟弟挺好,因为我在外面上学,没有怎么接触,但是总而言之对他没有反感也没有好感。今年我回家的时候,母亲突然告诉我要跟这个叔结婚,我吓到了,我没有办法接受这件事情,从一开始我以为母亲只是需要一个人陪伴,有我跟弟弟就足够了,没有想到过母亲会再婚,我无论怎么心里都受不了,我开始反感这位叔叔,但是为了母亲我还要装出一副不反感的样子。这个暑假回来,他们打算结婚了,我没有反对,只是默默的过着日子,我不能去说什么,,因为这是母亲自己选择的人选择的路,比较以后陪伴母亲的不是我跟我弟弟,还是需要这位叔叔来陪这么母亲,母亲都四十五了,身体也不像七年前那么厉害了,现在走路到五楼都要喘一喘,我对于母亲的在婚,我没有明确的表示过,毕竟这是母亲自己的幸福,就像母亲不干涉我的感情一样,我同样不干涉她的感情,没有所谓的该如何面对,只有祝福就好。

第2个回答  2019-10-06

当今社会父亲再婚的影响是很大的,相信没有人会怀疑离婚这一举动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但很少有人注意离婚过程对孩子心灵的摧残。





  对于这些“打”离婚,“闹”离婚的夫妻,分手前后连绵不断的战争,双方相互视若仇敌,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也有的是谁也不想要孩子,不愿带个“拖油瓶”,孩子像皮球似的被踢来题去,无着无落,无依无靠。



 

 采取这种不文明的方式离婚,对孩子的打击和伤害,不亚于亲人的死亡。孩子在父母离婚其间及离婚之后,心理和行为上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和变化,如果这个阶段疏于教育,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和人格变异。



 

 在这种情况下,子女所属的一方重组家庭,有可能使孩子得到温暖和抚慰,也可能使孩子受到更大的伤害。



  这取决于再婚后父母能否与孩子和睦相处,这无疑是个双向问题,仅凭任何一方的付出是无法奏效的。

第3个回答  2019-10-06
五十、六十年代的人,正在向老龄化过度中。逐渐多起来的老年人再婚,成为社会的一大现实。社会在提倡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的同时,也在提倡、关爱着老年人的再婚问题。可是有多少子女能痛痛快快的成全和支持他们再婚呢?

儿女们结婚时,父母大都心甘情愿的倾其一生的财力,为儿女的经济婚姻添砖添瓦,让子女们的婚姻花销尽最大的努力最好化。等到父母渐渐老了时,各类原因使老人孤零零的一个人,心有想法找个能陪伴自己的老伴,不奢求任何经济上的附属和欲望,却难上加难。究其原因,大都是担心老人财产被外人分割,故而老人再婚被子女的各种阻扰而搁浅。老人得罪不起子女,也不敢,更不能轻易得罪子女,成为现实常态。

子女们看不到,也想不到,不懂得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年老时,遇到这样的事情,是要如何面对?其实老年人找个老伴,有的是情感交流需要,有的是生活相伴需要,也有纯粹的生理需要,都是为了解决亲情以外的寂寞和孤独,是亲情无法代替的一种精神安慰和幸福。作为子女,应该尊重老人的选择,支持老人的想法。至少老人再婚后,不再麻烦子女来照顾。至于财产被分割和一方亡故剩下另一个的赡养问题,可以提前订好协议,是完全可以避免之后的争执和纠纷。

老年人在再婚问题上,有些子女的思想上本身是财产被分割问题,而表面上用道德、亲情绑架老人。有些子女认为老人如果不再嫁娶, 才算一往情深,逝者亲属会继续认你为亲人。再嫁再娶,逝者亲属会认为你不念旧情,几乎不会再与你认亲戚走往来。

老人再婚,如能获得子女的理解支持当然最好,这是自己的造化了。但如果遭到子女强烈反对,则不必舍本求末,因小失大。退一步讲,即便为了某种需要与异性接触,宁可精神上偶有出轨,但形式上也不宜公然改弦易辙,否则身败名裂众叛亲离,恐怕带来的精神痛苦会更多。

老龄人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风光已成过去时,晚年活着,对自己来说,更多的只是为了慰藉家人情感。不顾一切寻求自己短暂的快乐,与做一个永远受人敬重的长辈,孰轻孰重,明智人自会惦量。叔哥觉得,老年人若想再婚,只要不给子女带来麻烦,坚持一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为不为过。如果由于再婚,给子女造成很多和很大的负担与麻烦,就要委屈一下自己的想法,打消这样的念头。
第4个回答  2019-10-06
作为子女如何面对父母再婚?我认为作为子女对于父亲或母亲的再婚,子女应该给予充分地理解与支持。倘若子女都已结婚成家,更应体谅老人的这种要求。
儿女再好,终不能代替老伴。虽然父母已步入晚年,他们同样需要一种更深沉的夫妻恩爱。而且这种爱也是父辈们的权力。
的确,有的子女怕旁人一时遭父母的白眼而感到羞辱;有的是怕继父或继母分散自己的家产而坚决反对;致使自己的父或母得不到自己晚年有权得到的幸福。
子女除应给予老人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安慰,父亲或母亲如有再婚的要求,子女更应主动帮助他们履行自己的正当权利,给父母以感情上的安慰,如果子女采取粗暴的干涉,赶父母出门;或乘机敲榨勒索;或是对继父继母百不仅是思想和道德品质问题,而且也是触犯法律的。
所以作为子女对父母的再婚应给与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不能因为自己的小久久而使自己的父母失去幸福的权力。应抛弃旧的观念,旧思想,只要父母愿意再婚,就不要去阻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