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七宝”是哪七宝?

我指的是宝石类的

【七宝】
梵语sapta ratna^ni。即七种珍宝。(一)又称七珍。指世间七种珍贵之宝玉。诸经说法不一,阿弥陀经、大智度论卷十等谓七宝即:(一)金。(二)银。(三) 琉璃,又作琉璃、毗琉璃、吠琉璃等。属青玉类。(四)颇梨,又作颇胝迦,意译作水精(晶)。指赤、白等之水晶。(五)车渠,又作砗磲。经常与码瑙混同,概指大蛤或白珊瑚之类。(六)赤珠,又称赤真珠。(七)码瑙,深绿色之玉,但异于后世所称之码瑙。法华经卷四则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真珠、玫瑰为七宝。〔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无量寿经卷上〕(参阅‘宝’6737)

(一)七种珍宝,又称七珍。即金、银、琉璃、玻璃、砗■、赤珠、码瑙。此七宝之名出自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而玄奘译《称赞净土经》则称此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此七宝之名,古代诸经论之译名颇有异同。兹以《无量寿经》为例,将汉、魏、唐、宋译本之译语对照如下∶

┌——┬——┬——┬——┬——┬——┬——┬——┐
│ │金 │银 │琉璃│玻 │砗磲│赤珠│码 │
├——┼——┼——┼——┼——┼——┼——┼——┤
│汉 │金 │银 │琉璃│水精│车渠│珊瑚│琥珀│
├——┼——┼——┼——┼——┼——┼——┼——┤
│魏 │紫金│白银│琉璃│水精│砗磲│珊瑚│码 │
├——┼——┼——┼——┼——┼——┼——┼——┤
│唐 │黄金│白银│琉璃│颇梨│美玉│赤珠│码 │
├——┼——┼——┼——┼——┼——┼——┼——┤
│宋 │黄金│白银│ 璃│颇梨│砗磲│真珠│码 │
└——┴——┴——┴——┴——┴——┴——┴——┘

此外,《法华经》卷四〈宝塔品〉及《佛地经论》卷一所载,则将七宝中之玻璃,代以玫瑰(karketana)。

(1) 金(suvarn%a)∶指黄金。又称为紫金。梵名苏伐刺那(修跋拏),译为妙色或好色。佛典在赞叹佛身端严时,常用妙色身、金色身之语。《翻译名义集》卷三引真谛之释,举出金之四义(大正54·1105b)∶‘(一)色无变,(二)体无染,(三)转作无碍,(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净、我、乐四德耳。 ’

(2)银(ru^pya)∶指白银。

(3)琉璃(vaidu^rya)∶又作毗琉璃、吠琉璃耶、鞞头黎等。译为‘青色宝’或‘不远’。是一种类似玉的宝石。中国、日本常有人误以为是有色玻璃。此词古来多作‘流离’,后代在使用时都加上玉偏旁。《慧琳音义》卷一(大正 54·317b)∶‘须弥山南面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天生神物,非是人间炼石造作,焰火所成琉璃也。’

(4) 玻璃(sphat!ika)∶即水晶。又作萨颇胝迦、飒颇置加、塞颇胝迦、颇梨等。《慧琳音义》卷四(大正54·330b)∶‘古译云是水精,此说非也,虽类水晶,乃有紫白红碧四色差别,莹净通明宝中最上。红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净无瑕点,云是千年冰化作者谬说也。’

(5)砗■(musa^ragalva)∶可能是白珊瑚。梵音牟娑落揭拉婆。《法华经玄赞》卷二(末)云(大正34·685b)∶‘车渠梵云牟娑洛揭婆,青白间色。’后世将白珊瑚及贝壳制成之物,称为砗渠。

(6) 赤珠(lohitamuktika)∶即赤真珠。《大智度论》卷十云(大正25·134a)∶‘真珠出鱼腹中、竹中、蛇脑中。’《佛地经论》卷一云(大正 26·293a)∶‘赤虫所出,名赤真珠,或珠体赤,名赤真珠。’真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则指珠之稍带赤色者。纯赤色之真珠极其难得。

(7)码瑙(as/magarbha)∶此物并非今人所称之码瑙,而是翠绿玉或带有深绿色光辉的宝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