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与化学有关吗?

如题所述

百病生于气”,是中医临床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医认为,当气机的运行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郁滞或不循常道时,问题就产生了。中医治病,就是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手段,使气的失衡状态归于正常,进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通过针刺“调气”、 “调神”,使得病人气血趋于平和、神情安定,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百病生于气”的疾病观对于现今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医学中有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六淫七情、形神合一、辨证论治等一系列关于人体的生理观、疾病观、治疗观,都有着独特的理论内涵及临床价值。在疾病观中,《素问·举痛论》中的“百病生于气”,几千年来始终是中医临床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尤其在现代临床,疾病谱已发生明显变化,在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精神疾患、变态反应性疾病、肥胖症、不孕症等发生率急剧上升的情况下,该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更加深刻。本文分析“百病生于气”疾病观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1、中医学中“气”的概念以及气的基本运动形式

气原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在被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引入后,建立了中医学自己的“气”的哲学范畴,并用于分析认识说明一切与医学有关的事物。认为万物的根本在于气,人的生命也在于气,人的生命产生、存在、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等,均离不开气。简而概之,中医学里所说的气,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气存在于人体脏腑组织内,并通过脏腑经络的机能活动表现出来。

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中医认为,不同的气有不同的运动形式,而“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寓于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中。《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各个脏器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活动,又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华收藏,”说明在正常情况下,气的升与降、出与入协调平衡,呈现为“气机调畅”状态,维护和保持人体生命的正常活动。若气的升降出入障碍,出现“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则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2、“百病皆生于气”的中医疾病观

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即是从外感邪气、情志过极、过劳所伤的“九气为病”,论述“百病皆生于气”的疾病观,认为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机理,各种致病因素造成气机失调就会发生疾病。明代杰出医家张景岳释曰:“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致,故百病皆生于气也。”针对“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中医治病,就是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手段,使气的失衡状态归于正常,进而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疗重在“调气”,调气具有明显的纠正脏腑经络气机失调的作用。

情志因素、精神心理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内因

《黄帝内经》中重视情志因素、精神心理(神)与躯体生理(形)的互相影响,此种“形神合一”的生理观具有鲜明特点。而在上述“九气为病”的九气中,怒、喜、悲、恐、惊、思六者均属于情志致病因素,情志所伤,直接伤害相应的五脏,如怒伤肝,思伤脾等,会导致五脏气机升降出入失调,产生种种病变,且情志的波动或刺激,也可加重病情的发展。这与现代心身医学的疾病观中,心理因素对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相一致。

针对情志因素对多种疾病发生的影响,中医治病,强调形神并治,通过调神治疗形病,调神使气的失衡状态归于正常,进而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针灸治疗也重在“调神”,调神也具有明显的纠正脏腑气机失调的作用。

3、针灸治疗的调气与调神

针灸调气

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气”。“调气”就是通过采用各种刺灸方法,刺激一定的腧穴,以激发经气,疏通全身气血,从而使偏盛偏衰的脏腑功能趋于平衡。

对于调气,《灵枢·刺节真邪》云:“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终始》曰:“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均强调了针刺调气是针灸治病的关键,针灸通过调理人体气机,使其恢复正常的运行,进而调节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以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从作用机理上讲,药物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偏重于化学成分直接的参与或干扰;针灸则与药物不同,针灸产生效应之前首先会引起经气的反应,会对刺灸部位的感受装置与外周神经或其他传入途径产生影响。所以,针灸的作用偏重于间接干预,通过针刺或艾灸,调动机体固有的调节机能,使失调紊乱的机体功能得到调整,运行不畅的气血得到疏通,正气得到恢复,从而使病理变化朝着正常的状态转化,综合平衡机体内部各脏器之间,机体和环境之间的协调,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调气贯穿在诊疗的全过程。

1)治疗前,要诊脉查神了解气机之异状,判断病变之虚实、脏腑经络之病位所在。《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治也。”强调针刺之前必先诊脉以了解气机运行状态及气机异常之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针无虚发。不同脏腑、经络的“气机失调”会出现不同的气机失调的症状表现,根据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可以确定病变所在,如肺气失于宣降则喘咳;肾不纳气则喘粗气短,肝气郁结则急躁易怒,抑郁寡欢,心肾不交则失眠多梦,脾胃不和则腹胀纳呆等;再如,阳明经气不通出现前额痛,少阳经气不通出现侧头痛,冲脉之气上冲出现呕恶,带脉经气阻滞出现腰腹肥胖等,均可以根据病变部位,循经选穴组方。

2)选穴处方时,要依据病位所在,病性虚实,选经取穴。对于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者,应平衡气血而抑制过亢功能;对于经络气血逆乱者,或因于气血偏盛偏衰,或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也均应根据病性虚实而选取于恰当的腧穴。

对于针灸调气的取穴,笔者的体会是,根据病位所在、病性虚实,选取恰当的腧穴,更有利于气机的调整。如对于全身性、虚寒性的疾病,可以取膻中、中脘、气海穴上、中、下气海同调,扶助正气,以利于调理气机;对于在肢体、属实证的疾病,可同名经上下配穴,或理气和血的腧穴相配用,疏通经络,以利于纠正气机逆乱;另外,八脉交会穴也是常用的调理气机的配穴典范。

3)施术中,要依据病位所在,病性虚实,采用补虚泻实等针灸手法使经气调和。如《灵枢·官针》曰:“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均说明不同的针灸方法,作用特点不同,补泻作用也就有别。在针灸治疗方法中,毫针是针刺方法的主体,但长短粗细规格不同,刺入的角度深度刺激量等均应以病证而定;艾灸长于补虚散寒,方法多样,作用独特;拔罐依据罐内负压、温热,对经络腧穴产生良性刺激;三棱针有点刺、散刺、挑刺、刺络之不同;火针针对疼痛类疾病、皮外科疾病等也有不同的操作技术要求。如此,因为操作方法不同,治疗作用相异,治疗疾病也就各有所宜。只有选择适宜的针灸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起到条畅气机,调节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平衡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