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智宇曾是“北大天才”,毕业却当了和尚,到底是为什么这样选择?

如题所述

《三国志》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各有志,出处异趣"。是说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志向和愿望,不能勉为其难。

就像有些人,早已站在别人永远达不到的顶峰,自身又属于名校毕业,拥有名师培养的技术和思维方式,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社会上可以获得更多资源的倾斜;但也有人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就算前面一片光明,他也能果断放弃,向往素雅安静的日子。

曾有一位皈依佛门的北大才子——柳智宇,当时他出家时,父母对他的做法非常的不理解,不断地给他做思想工作,甚至是哀求他,但最后还是没能阻挡他皈依佛门的决心。

一家人都对他丧失了信心,父母也权当没有这个儿子,可是时隔9年,他才讲出了为什么会不顾父母反对一心出家的原因。

柳智宇与北大结缘

当时在华师一附中读高一的柳智宇,是一个非常温柔、阳光的小伙子,同时在学习上也表现出了他独特的天赋。后来在第三十一届国际数学匹克循环赛中,夺得金牌的他一度成为学校的热点人物。

那时候他的父亲,也正是在他的高中里,一位高级物理老师,可能受此熏陶,让才高二的他耳濡目染,在世界级比赛中获得金牌,这次让人对他的天赋又有了新的认识。

然而真正让他与北大结缘的,却是高三那年他再次获得了国际奥林匹克赛的满分冠军。

随后北大为他敞开了大门,安排了保送名额,当时可以说能让,无数同龄孩子羡慕与崇拜了,也让他的高中生活轻松了一些。不过他看起来并不快乐,即使是有了人人都羡慕的名校保送名额,潜意识中仿佛这些都与他没有任何关系,显得非常淡然。

空闲时间,柳智宇特别喜欢蔡志忠的漫画,也是一个忠实的漫画粉,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些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刚就读北大的第一年,就报名了学校的社团“耕读社”,可能也正是这个社团让他有了皈依佛门念头。

拒绝名校邀请皈依佛门

在大学期间的柳智宇,不会因为自己得过国际赛冠军而骄傲自得,还如以往高中时的内向模样,常常孤身一人,不交朋友,也没有感情的纠葛,常年吃素,对一些娱乐活动也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但他却经常会参加一些佛教的活动,去寺庙里面去做义工,经常出没在龙泉寺,当父母知道儿子的举动后,异常的苦恼和不理解,担心会影响柳智宇的学习。

好在当时柳智宇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了,才让父母放下心来,同时也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机会,既能让孩子不去过度追求佛教,也拓展了他的发展空间。

但是事与愿违,柳智宇还是毅然决定拒绝了麻省理工的邀请,放弃了所有可能的荣耀和美好的未来,剃度于龙泉寺,在龙泉寺当和尚,正式皈依佛门。

9年后道出原因,令人唏嘘

我们都难以理解,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狠心,不顾父母的哀求,一心向佛?

9年后的采访,他说出了实情,他当时觉得只靠数学救不了当今的乱世,他觉得这些金牌、奖项或是高额的奖学金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和他所在的学校。

他本身就是一个沉默,内敛的人,觉得只有皈依佛门,六根清净,与乱世分隔,才能悟出生命真正的意义。

现在柳智宇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的执照,也在寺庙开设了“佛法心理咨询”课,开导世人。我们不能说完全能明白他的做法,可以说他成长到的一些高度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

真应了那句话“人各有志”,不管是作为孩子还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学习并不是最终目的,能够学以致用才能体现出学习的价值,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行业,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人都是值得人们敬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6
因为当和尚才是他想要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更清静,没有任何人打扰,而且更放松。
第2个回答  2021-02-14
因为他不想再继续为别人活了,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自己的父母和学校,他认为那些荣誉也不是属于自己的,而他更喜欢现在这种生活。
第3个回答  2021-02-12
因为他觉得佛学是一门精深的奥妙的学问,所以他想再深入去研究,将佛学研究的更为透彻一些。
第4个回答  2021-02-12
柳智宇在大学的时候对佛法就非常感兴趣,后来在阅读佛教典籍之后,开觉顿悟,觉得自己适合佛门,因此选择出家做和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