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今多数国家使用拼音文字,而中国却不是这样?

如题所述

为什么现今多数国家使用拼音文字,而中国却不是这样?

如果有一天——对汉语母语者来说,横向的对外交往远比纵向的历史传承更受重视,自己与世界是平等的这种观念远比自己才是世界中心的思想更得人心,汉语开始变得更容易接纳外语的融入与糅合,汉语的教学与应用不再一味强调“纯洁性”而无视必要的实用性——那么,从那一天开始,日久天长,汉语就会变得越来越需要一套以直接记音的方式来构造图形记号的书面记录工具。

为了适应这种假想的汉语演变过程中实际需要上的变化,渐渐地,传统的表意记号汉字系统要么内部做出平衡的改良,要么整体被更加有优势的外语自然语言文字符号取代,要么兼而有之,总之,汉语母语者所采用的文字体系,将会跟着发生变动。

如果中国真的使用拼音文字,把汉字改成拉丁字母,那么估计南方诸多方言真的都要变成外语了。

要知道中国各地口音不同,在南方甚至隔一个县城就完全不能互通了。在普通话没能普及的年代,
联系这么大一个中国的统一,书同文功不可没。汉字承载着的是一个文化共同体,维系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举个例子吧,还记得梁启超和林献堂在奈良的笔谈吗?梁是粤人,林是闽人。二人因为方言问题,交流困难。但可以在在纸上笔谈的嘛。

汉字这玩意真的是中国人的根,是深入到骨子里的传承,要改真改不来,除非某一天我们真的到了亡国灭种的地步吧。

总结:以前准备过汉文拉丁化,废除汉字,后来国家以稳定、传承为由,没再进行下去,汉语拼音文字没取代汉字,二简字也改回一简字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中文要是这样,我们就看不懂外地的报纸了。


因为一个是在原创基础上的不断修正抽象和演化,一个是借鉴原创文字的二次创作,所以二者各有优势。从历史角度来说,石油时代,各个社会都大规模普及了识字率这之后,已经没有人有法再对文字进行大规模的改动,因为民众都已经习惯了。

我们的汉字是真正的原创文字,和我们一样的文字本来还有古埃及文、楔形文字、玛雅文字等,但除我们之外,其他的都中断了传承。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汉字就是我们的文明,在古埃及被灭、玛雅人支离破碎的情况下,俺们汉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有根的民族了。语素文字,我们的汉字和西亚北非的古文字就是各种字母拼音文字的直接来源,是他们借鉴的对象。

拼音字母文字都是二次创作的文字,基本都是借鉴语素文字创造出来的。在东亚,韩国和日本的拼音文字毫无疑问是借鉴中文创造的,比韩文和日文还要早的是西夏文字,西夏文字虽然看起来像是很多撇和捺的山寨版汉字,但其中已经有拼音的成分了;在西亚欧洲和北非,他们的字母文字源头大体是迦南字母和西奈字母,而这两种字母文字基本上被判定为从古埃及圣书文字借鉴创造而来。

常见的拼音字母,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基里尔字母,阿拉伯字母,希伯莱字母,婆罗米系字母,以及格鲁吉来字母、亚美尼亚字母等等都是一个源流而来。

第2个回答  2016-04-18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跟古老的中国文化有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