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回向

小时候因为无知,踩死了一只小鸡,我想问下,每当我回向的时候那只鸡能得到解脱吗?得到利益吗 ?我回向的是,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愿有见闻者,昔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我们因为心不净,诵经持咒的功德有限,有限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确实一切众生都能受益的,但那只鸡能得到多少呢?想解脱,也要足够的功德才能行啊。因此,个人意见,回向时,可先回向给这只鸡与您仇怨消释,依此功德业障消除,早日往生极乐或善道。然后可再大回向,也就是您现在的回向词。举个例子,您捐100元钱,如果发心帮助全天下人消除饥饿,发心当然好,功德也极大,只是可能每位都吃不到一口,但如果给一个乞丐,就能帮他一段时间免除挨饿。想先帮某个特定对象时,就要先回向给它,满足它解脱的功德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30
您念诵的是通常经文后的回向偈,属于比较大的回向。当然,修功德回向时鼓励发大心的。但是这需要修学者有相应的心念方才能更好。一方面是对于回向内容有理解,另一方面则是自己真的有这种大胸怀,在回向时真的将心念发出来,这才是真正回向。而不是单凭读回向文,当然,读回向文是回向的一种形式,但是要通过这种形式把自己的真诚回向心发出来。

如果您陈述回向偈,则通常是诵经后都连带着回向偈,顺势发心念送即可,而后例如现代印刷版《地藏经》的最后附加了一段白话的回向文。其中阐述了最基本的回向思路。其中强调了一个词“怨亲债主”,这通常对于初学佛者提供了最基本的针对目标。所谓“怨亲债主”就是泛指自己过去伤害的一切众生,就您而言自然也包括那只小鸡,所以以这个回向思路发心回向,更有利于对应内心解决问题。如果还是怀疑,那就为小鸡回向。

回向不必阐述过多,否则的话很容易有一点贪婪心。回向不是说回向后功德就没有了,而是因为能将功德回向,这本身又是功德。所以能发回向心,功德就不会穷尽。回向的过程中包含了忏悔心,解怨释结心,不贪心,利他心等等积极地发心成分,所以是修学的重要环节。包括念佛菩萨名号,行善事后都可以回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30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如果是你曾经伤害的众生,可以在普皆回向以后再单独回向一遍,回向给你伤害的这只小鸡,愿它早日往生。给它单独诵三遍地藏经回向。这样就可以了,从此以后就把这件事给放下。因为一切唯心所现。你的心牵挂什么,那就是执着什么,你执着放不下,众生怎么能够解脱呢?
第3个回答  2013-01-30
地藏经回向文:
(合掌)
皈依十方一切佛。皈依十方三乘法。皈依十方贤圣僧。
弟子×××愿以此所诵《地藏经》×部之功德。
回向给弟子×××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
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弟子×××真心求忏悔。(念三遍)
此回向文是专门指定回向给自己或亲友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
------
(合掌)
皈依十方一切佛。皈依十方三乘法。皈依十方贤圣僧。
弟子×××愿以此所诵《地藏经》×部之功德。
回向给弟子的××。名叫×××。
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弟子×××真心求忏悔。(念三遍)
此回向文是专门指定回向给亡故的。
------
南无地藏菩萨。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第4个回答  2013-01-31
阿弥陀佛
楼主善心真的是发露了可喜可贺。担心小鸡的路途走的不好,给其回向是对的。
但采用的回向文是针对自己的誓愿,不是给予小鸡功德的。把回向文的含义改成给小鸡功德的内容就可以了,主要你心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去做不一定要拘泥于现有范本。

南无阿弥陀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