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有后人吗?

如题所述


                                   

史书记载,刘备有三子刘禅刘永刘理(亲生的三个,还家一个刘封是养子,后被刘备赐死)。

刘禅就是刘后主,刘备死后,继任皇帝,在蜀地40多年,后来被魏灭。

刘禅还有7个儿子,蜀亡后,有4个跟着刘禅到了洛阳,但都死于永嘉之乱,有2个在蜀亡时死了。有一个在之前就死了。

刘理有有2个儿子,刘永有1个儿子。蜀亡后,活着的都跟着刘禅去了洛阳,后来又经历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等等,大部分在战乱中死掉。活着的,都逃到了乡下。刘永有一个后人还逃回了蜀地,被当时在蜀地自立的政权封了个什么官等等。有一些后人,现在在四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27
历史上的帝王基本上都有后代,像这种帝王的后代,他们肯定是知道了,不像普通人都只供18辈。
但他们生活一般都比较低调,不会说出去,特别是文革时候,这个帝王后裔大都数都挨整了,现在剩的不多了。而且,他们应该都隐姓埋姓,不为人所知了。
近几日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题为《三国英豪后人今何在刘备后人依然卖草鞋》,仿佛刘备的后人就应该重操祖宗的旧业——织席贩履;照这说法,刘备的后人卖完草鞋后是否依然可以做皇帝呢?就像某个暑假,一老农忽然问我为何而读书。我猝不及防,思索再三,想以周总理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对,此情此景好像有些不太适合;而且当初读书确实不是为了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年纪到了,大家自然就都去上学堂了。很多东西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寻根究底,去做就行了,就像一些风俗习惯:“不为什么。”“蠢孩子,读书是为了替父母争气嘛!”只为父母争气,这境界似乎有些太窄,推而广之,我是不是该为我父母的父母……祖宗争气?祖宗皇帝,儿孙农民,这气可该怎么争啊?
身为刘备的后人,我愧居人前,亦耻居人后,因为刘备的后人还是挺多的,他的次子刘永的后裔极为发达,在刘姓最大宗的中山刘氏众多支派中最为兴旺,今日东南闽粤及海外刘氏,十之六七都是刘永的后裔。
新版《三国》我也看了几集,本来是很期待的,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罗贯中如果泉下有知的话,化为厉鬼也不会放过他们;跟《三国志》更没任何关系,黎东方都说,搞历史研究的向来尊重艺术,为何所谓的艺术家却常随意扭曲历史?可惜我又不能像孔子后代一样去告那些狗屁主创人员,人家孔老夫子的家谱世系一直未曾断过;也不能像霍元甲的后人一样上纲上线,人家霍大侠不过谢世百年时间;而我们老刘家在汉朝时尚有宗正负责登记造册,之后就难考于史了。据说随着这部烂电视剧的热播,大家都比较好奇,三国人物的后人今何在?其中有说周润发是周瑜嫡系后人,诸葛亮后人香港当女模。至于后者,早有耳闻,我曾对好友笑说:“如今真是人心不古,否则她应该来拜见我。”就像小孔融拜见李膺,她也应该会会她先人的旧主的后人。然而事实证明我确实过于善信(凡未被证明是假的之前,我都当它是真的)了,她很可能并非诸葛武侯的后裔。
而我凭什么就这么肯定自己是刘备的后代呢?
我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腰陂镇东山村。这个村子以陈姓为主,这里的“主”有2层意思:一是主人;二是数量多,村里仅有的一座宗祠即为陈氏宗祠。其次便是刘、谭二姓,都是外来户,且据上了年纪的长辈说,东山谭姓的崛起有赖于刘氏。而刘氏在这个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同名却不同地的小村落既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
大学时在电脑上看过余世维的讲座(那时校园比较风行),接受了他口中的“家族荣誉感”的概念。他说在英国那些显赫姓氏的拥有者,衣服上会有他们家族的标志——族徽,如果你对此比较好奇,他会非常乐意向你讲述他们姓氏的历史。虽然我没出过国,但我知道这确实是可信的。因为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玫瑰战争即是发生在分别以红玫瑰和白玫瑰为族徽的2大家族之间。一般我们认为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东方淡漠,因为欧美人讲究独立,家人之间关系并不特别亲密;而传统的中国父母对子女百般溺爱,子女对父母万般依赖。然而实际上他们比我们更看重家族、血统,只不过不像中国那么重男轻女。儒家讲“亲亲”,也就是给人际关系设置等级差异,结果中国人在家族这一问题上眼界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家子气;而老外在这一问题上尤显大气,所以他们即使生育不多,家族却越做越大、越做越成功。一好友对此深表赞同,他拿出罗斯柴尔德以及洛克菲勒家族为证,动辄几百年的辉煌,确实有够令“富不过三代”的中国人感到羞愧的;甚至欧洲某些皇室自从建立统治起,一直未被终结过。在蛮夷之邦却实现了秦始皇“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美妙设想;而在中国那叫“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也就汉朝的统治比较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了失而复得;而且纵观汉朝所有的皇帝,几无特别暴虐(如桀纣和明朝的多数皇帝),也无特别孬种(指对外政策,如宋朝的大部分皇帝和清末的皇帝)的,好些位汉帝都能跻身历史一流行列。

刘累是正史上第一位刘姓名人。《史记》也交代得很清楚,“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说明刘累乃是帝尧的直系后裔,正宗的黄帝子孙,再后来建立汉朝的刘邦便是刘累的后代。尽管刘氏作为中华第4大姓,其源头是多源的,但刘累是见于史载的“中华刘氏第一名人”,由于其与刘邦的特殊关系,刘累被称之为“最早、最大、最正宗”的刘氏先祖,并得到海内外刘氏华人的认同与尊崇。中华刘氏与龙文化关系密切,刘氏是中国诸多姓氏中产生皇帝最多的姓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刘氏建立了西汉、东汉、蜀汉、前赵、南朝宋等诸多王朝和政权。尤其是以“刘累御龙”的神秘性为先导,开创大汉基业的刘邦,自诩为“真龙天子”,自此开始了“龙与帝王”的不解之缘。由刘氏建立的汉王朝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并产生了汉族、汉语、汉字的专称。因此,专家在评价刘氏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时,用“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响之巨”三句话12个字来概括。
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刘姓宗族成员,都宣称出自汉朝皇族,自称为汉之子孙、汉室之后,甚至有“汉后无二刘”的说法。因此,汉家刘氏的分布基本上也就成为后世天下刘氏的基本布局。
在汉代各藩系中,由汉景帝第9子刘胜开创的中山刘氏是繁衍最快、支系最多、宗族最大、后裔人口最兴旺的一支。早在西汉中期,中山刘氏即以宗室人丁兴旺著名;三国时期,中山刘氏又因产生了鼎足天下的蜀汉刘备皇族而名扬天下;晋唐之世,中山刘氏搬迁东南,后裔迅速蕃昌,构成今日世界刘氏主干之一的中山刘氏。西晋诗人、爱国将领刘琨便是中山靖王之后;诗豪刘禹锡也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今日我国东南刘氏及海外刘氏,大都属于这一宗派。
史载,刘胜的儿子多达一百二十余人,这是刘氏藩王中子女最多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属罕见。刘胜的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大都传有后裔。因此,中山王族一宗,枝繁叶茂,人丁兴旺,成为汉代分支最多、族系最庞大的藩系。

几年前老家刘氏开始修谱寻根,结果证明我们这一支刘姓是由邻省江西迁徙而来。家谱我也看过,只上溯至从江西迁出的开基始祖,很明显他的名字是不见于史载的。我问参与修谱全过程的父亲,我家到底属于刘氏哪一大分支。我父亲不无自豪地告诉我,我们也是中山靖王之后,刘备的后裔。我家的《三国演义》买了不下10套,常被人借得不知所踪。且我们三兄弟从识字起就被我爸带着读三国,尤其是我特别钟爱这部古典名著,无事的时候就将它翻出来重温一遍。毫不夸张地讲,我原原本本从头到尾看这部书不下10遍。三国时代的人比较喜欢治春秋,如关羽;而我治三国也有数年了,这些年来我先后细读过《裴注三国志》、《资治通鉴》、吕思勉《三国史话》、黎东方《细说三国》、陈迩冬《闲话三分》、《名家解读三国》以及其它白话周边著作、专题论文不下百种,这些天一直在研读《后汉书》和《世说新语》。也许有一天我也可以像郝隆一样挑个好日子,仰躺在太阳底下,过往的人问我干吗,我就说我晒三国。所以你应该能体会到我得知自己是刘备的后代时的心情,并且我做出大胆推测:我家八九不离十也应该是刘永的后代。要证明我所下的结论不假,还得另找证据,二十四史上找不到,只好求助于非官方民间谱:
蜀汉亡国后,刘备次子刘永徙居洛阳,被削去王爵,贬为乡侯、奉车都尉。唐末僖宗乾符年间,刘永25世孙刘祥为避黄巢之乱,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今三明市宁化县),为刘氏入闽始祖(又称唐中代始祖,谱称东派);刘祥十四世孙龙,官授湖广承宣使,升河南宣抚使,任后返籍居宁化石壁。刘龙生九子:名开一至开九。刘开七,原籍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因任职于粤,所以从福建宁化迁居广东潮州、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等处立业,故被尊为客家刘氏之近代肇基始祖;刘开七的儿子刘广传,任江西省赣州府瑞金县令。卒后葬于江西瑞金县金鸡沥三角塘背龙形眼睛穴。广传有十四子、八十三孙、三百六十四个重孙,后裔子孙更是千枝万叶,构成世界刘氏的主体之一。江西后裔主要分布赣州(瑞金)、吉安、抚州等地区。湖南茶陵刘氏自江西永新迁入,永新县隶属吉安市,与湖南省茶陵县交界。
刘姓是江西第一大姓,有人口270余万,基本上是正宗汉室,江西刘氏有着辉煌的历史,有着共同的祖先。早在西汉,江西就是刘姓所建立的长沙国的一部分,长沙刘氏南派的主要部分,就是聚居在江西。西晋末年由于五胡乱华,北方刘姓向东南大迁移过程中,江西又成为各支刘氏迁徙落籍的理想地区之一。明清时期,随着大批刘姓成员参加“江西填湖广”的移民运动,江西又成为湖广地区(今湖南和湖北地区)刘姓的主要发源地。江西刘姓中曾产生了庐陵刘氏、笪桥刘氏、新喻墨庄刘氏、永新刘氏、安成刘氏、泰和刘氏、瑞金刘氏、弋阳新陂刘氏、高安刘氏等众多全国著名的名门望族。在宗族支派上,江西刘姓主要包括三大宗:一是土著的长沙刘氏南派;二是从北方南下的彭城刘氏;三是来自闽粤的中山系客家刘氏。

如此一捋,整条线就顺了。且在我们三兄弟身上,确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尊贵之气,生活在势利的最底层,自命清高与不凡无疑具有某种讽刺意味,也因此而害我们吃了不少苦头,现在看来,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前四史读完,我不由得对我家老祖宗刘邦及刘备进行了一番比较,发现2人共性还是蛮多的。比如他们的个人能力都不及他们的主要对手,但他们最后都成就了一番伟业,原因就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像磁石一样能吸引人。像刘邦有三杰以及曹参、陈平、周勃为之效死力;而刘备有关张2人终日陪侍左右,亲如手足。2人都不甚乐读书,喜声色犬马,大度好施,仁而爱人,能得众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像刘邦对韩信推食解衣;刘备常与寒士同席而坐,同簋(guǐ)而食。2人之所以能荣登九五和他们的平民气质以及亲民路线有莫大的干系,而当他们还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时候,他们又有着常人所没有的雄心壮志;而且2人虽少有大志,但都不擅长宏观规划。刘邦分兵西进,方向并不明确,在张良的建议下才专力攻关,得以先入咸阳;刘备更是东奔西走了大半生,得听诸葛亮之隆中对策,这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2人都是半吊子——一杯未满的水,所以才能虚心听取谋士的意见并吸收他们的长处;慧眼识英且学习能力强,所以千古名相张良、诸葛亮对他们来说亦师亦友亦臣亦弟。2人倥偬一生,均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作出了不俗的贡献。
他们2人所共有的特质在我们身上也有或多或少的体现,所以我们兄弟仨是各自群体中天然的领袖,伙伴们簇拥的中心。只不过我们比2位祖宗更喜欢读书,否则也意识不到他们以及自己所拥有的姓氏的伟大之处。
在我们兄弟当中,以我的性格最为火爆,有棱有角。许多初次见我的人都不禁暗想:“他凭什么就这么狂?”如果他们知道我的血统的话,或许就不会这么惊奇了。虽然现在的我对自己的才学颇为自负,但是我的桀骜不驯并非后天养成的,而是一种溶于血液、深入骨髓的“基因”。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并一直被国人奉之为经典,但在我看来,没有哪句名言能比这句更似是而非了。骨之于气,如神之于形,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作为一个画马名家,徐老应该很明白这个道理:少了马骨或马气,那画的还是马吗?骨气,骨气,只有骨或者只有气,那人还有骨气吗?没有傲骨,自然孕育不出傲气;反之没有傲气,那是因为傲骨还未形成。傲,我觉得和怪一样都是褒义词,天才必怪,大才必傲,恃才傲物嘛,胸中无料的人自然也就没有底气去傲。气,我更愿意将它当成气质、气节解,它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和磨炼的精神状态;而非转瞬即逝的镜中花、水中月。所以内荏色厉的、狗仗人势的、谄上骄下的、窝里横的,都不叫傲气。

前年年底,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堂侄问我在外面做什么。我对他说:“我们刘姓曾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姓氏,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也总少不了我们刘姓,但是刘姓人目前似乎有些没落。要挽回这种局面,需要所有的刘姓人团结起来。拿你来说,你已经有一个小孩了,他是独生子,之后代代单传的可能性非常高,而且你的子孙后代肯定会和我们家的子孙后代日渐生疏,所以家的概念会越来越小,大而化之,我们要重拾家族观念,重塑家族荣誉感。”大侄子点头称是,自从他长大以后我就不太看他了,谁知他竟常抱着他儿子来看我:“叫爷爷!”我见他翅膀也硬了,只好转而“威胁”他儿子:“不准叫爷爷!”内心却也不由得感叹:在堂孙面前,自己毋庸置疑是老了!“我最近几年在研究一些东西,比如说刘德华和我们一样都姓刘,他跟我们很可能是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我就在想也许按辈分论,他还得叫我叔叔,而和你们同辈。”可惜目前尚无机会瞅德华家族谱。不过如上所述,祖籍广东江门的天王巨星刘德华十之八九也是中山靖王一系蜀汉刘氏一派,刘累(见于史载的刘姓第一人)-……-刘邦(汉高祖)-刘恒(汉文帝)-刘启(汉景帝)-刘胜(中山靖王)-……-刘备(蜀汉昭烈帝)-刘永(刘备次子)-……-刘祥(刘氏入闽始祖)-……-刘龙-刘开七(客家刘氏之近代肇基始祖)的子孙后代,和我们一样也是中山系客家刘氏的枝叶。而且很明显,说刘德华是刘备的后人远比“周润发是周瑜的后代”这一说法靠谱。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