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1952年7月,医院被列为重点工作医院,改名重庆市川东第一人民医院。
1953年1月,更名为四川省川东人民医院,直属四川省卫生厅领导。
1955年2月,医院交重庆市卫生局领导,同年7月,更名为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1958年5月,重庆市第一门诊部并入成为医院第二门诊部。
1959年4月,全院医务人员通力合作,连续作战,成功抢救了英雄民警陈仲良的生命。
1960年,医院受市卫生局委托拟定了全市肝和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的治愈标准。
1962年8月23日,医院划归重庆医学院领导,更名为重庆医学院第二医院。并从重医附一院和校本部抽调了一批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来院充实力量。
1976年,医院外科医师高根五采用自身颈内静脉及人造血管作肠系膜上腔静脉——下腔静脉间H搭桥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获得成功。属国内首创。
1978年,医院相继成立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等12个教研室、40个专科和肝炎、内科、妇产科3个研究室。
1979年,妇产科凌萝达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头位难产及头位分娩评分法”。
1981年,泌尿外科对肾性高血压、左肾动脉狭窄患者成功施行了左肾自体移植手术。
1984年6月,全国肝炎攻关工作会议在医院召开。
1985年,医院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年6月13日经四川省高教局批准,成立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在中华护理协会注册,直到1937年初才完成中央教育部的注册手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