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宋仁宗为什么被人称作“官家”?

如题所述

大家好,我是六安,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回答:听说这跟宋太祖赵匡胤有关。当年赵匡胤被“黄袍加身”后,他本身是前朝的大将军,觉得与前朝皇帝一样自称为“朕”有些不太合适,于是想到了“官家”这个称呼。

一、由来已久的官家

翻阅文献的话,官家这个词其实历史也比较长了,但是这个词的意思,一开始其实不是专指皇帝,而是代指公家,也就是政府。比如东汉末年荀悦的《汉纪》里就有“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的说法,这里的官家显然就是指东汉朝廷。

汉献帝,把皇帝称作官家这种说法,目前最早见到的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石邃。《晋书》里有记载石邃和臣子李颜等人的一段对话:“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这里的官家指的是石邃的老爹石虎,大概是说石邃想要效仿匈奴冒顿单于的旧事,杀爹造反了。可见把皇帝称作官家,最早可能是受到少数民族的一些习惯影响。再后来,经南北朝到隋唐,传世文献中零星的也有见到称皇帝为官家的,但大多不是什么很正式的称呼,和我们在《清平乐》里看到的那种情况,还不一样。可见到了宋代,“官家”这两个字的使用,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

二、“官家”已不只是官和家

宋代皇帝对官家这个称呼的使用,开始与宋太祖赵匡胤。在苏轼的好友王巩的笔记《闻见近录》里,记载了当时流传的宋太祖的一个故事。就说太祖陈桥兵变后来夺了天下,一起打江山的有些老兄弟有些转不过弯来,意识不到当年的大哥已经是皇帝了。于是有一回借着出游,宋太祖就敲打他们,说:“此处无人,尔辈要做官家者,可杀我而为之。”这里的官家,自然是指代皇帝。实际上宋太祖是在提醒这些老兄弟,要注意君臣的分别了。不过考虑到此时说话的环境,这里的官家,也不是太正式的用法。

宋太祖,“官家”二字正式变成皇帝专属,大概是从宋太宗时期开始的。在宋代的文人笔记里,记录了几次宋太宗和文人臣子的对话,大概都是太宗问:“你们都称皇帝为官家,这官家二字是什么意思啊?”然后臣子就回答:“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所以皇帝就叫官家了。”

宋太宗,“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这是宋太宗以后,逐渐确立下来被人们认可的,关于“官家”二字的解释。但是咱们前面也说了,官家二字在文献中的含义,早年间可不是这样。作为能在宋太宗御前答对的文臣,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的?他们会不知道官家二字的本意吗?所以这个君臣问答的故事,其重点本身也不在于解释官家到底是什么,而是要确定一下“官家”这两个字应该是什么。

很高兴今天在百度知道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和我一起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8
那个年代就是如此称呼皇帝为官家的,官为百官之首的顶头上司,其实《知否》里也是如此称呼皇帝的。
第2个回答  2020-05-08
因为官家是皇帝的代称。虽然是皇帝的代称,但不是什么人都能这样称呼皇帝的,也不是什么场合都允许怎么称呼皇帝的。
第3个回答  2020-05-07
因为这是根据历史来的,在宋朝皇帝就是被称为官家。
第4个回答  2020-09-18

在《清平乐》里,我们会发现,不管是臣民们还是宋仁宗,都会把宋仁宗称为“官家”,不少人都会觉得很疑惑,为什么不称为陛下呢?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官家最早是出现在汉代,而之后的朝代便一直沿用了。而宋朝是个儒学氛围很浓厚的朝代,相信大家看电视剧的时候也发现了,宋朝人说话都文绉绉的,就连太后都不称自己为“我”,而是以“吾”自称。此外,这其实还跟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宋太祖赵匡胤出身于武将,他利用陈桥兵变的机会,夺取了后周的权力,建立了宋朝。但是,赵匡胤并非后周第一大将,夺权过程也非常突然和偶然。为了拉拢人心,他便让人称呼“官家”,以示亲近之意。 

不过,大宋臣民对皇帝的称呼有多种,官家只是皇帝的称呼之一而已。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大宋的一些称呼。

1、宋代皇子皇女对父亲的语称呼不是“父皇”而与寻常百姓一样是“爹爹”。例:上(高宗赵构)至奉卮白太后(韦氏)以“烛颇惬圣意否”?太后谓上曰:“你爹爹每夜常设数百枝诸人阁分亦然”。

2、皇子皇女只能对嫡母也就是皇后才能称娘娘,对于身为妃嫔位的生母只可以以姐称呼。比如在《清平乐》中徽柔管苗娘子不叫娘娘,而是叫姐姐,这里的姐姐,其实就像徽柔称呼宋仁宗爹爹一样,都是一种比较亲近的称呼。  

3、皇帝一般自称朕,大臣、太后、皇后、妃嫔、宦官、宫女及平头百姓,平时都称皇帝为“官家”,也可称“大家”、“主上“和”圣上”等。

不知道你还知道宋代哪些有意思的称呼呢?快来分享一下吧~

相似回答